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362682-18-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362682-18-6
化学式
C20H11Cl2N3O2Pt
mdl
——
分子量
591.312
InChiKey
JWIOJTBJRAPVGV-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4-ethynyl-benzyl)phenothiazinecopper(l) iodide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铂生色团的光诱导电荷分离系统:人工光合作用的分子设计方法。
    摘要:
    光诱导的电荷分离是光化学能转化的基本步骤。在基于分子的光到化学能转化系统的设计中,通过构建两组分和三组分体系(二重体和三重体)来研究这一步骤,该系统具有合适的电子给体和受体部分,位于电荷的特定位置上-转移生色团。在这方面,最广泛研究的生色团是具有共同3MLCT激发态的钌(II)三(二亚胺)系统,以及相关的钌(II)双(叔吡啶基)系统。该论坛的贡献着重于另一种生色团的二重体和三重体,即具有乙炔配体的铂(II)二-和三亚胺系统。这些d8发色团全部具有3MLCT激发态,其中最低的未占据分子轨道是杂环芳族配体上的π轨道。这些Pt(II)生色团的激发态能量通常高于三(diimine)钌(II)系统发现的电荷态,并且电荷转移的方向性更加确定。通过将吩噻嗪供体连接至生色团的芳基乙炔配体并将硝基苯基受体连接至生色团的5-乙炔基菲咯啉而构建的第一个铂二亚胺双(芳基乙炔)三单元组显示了75 ns的电荷分离状态
    DOI:
    10.1021/ic0505605
  • 作为产物:
    描述:
    bis(benzonitrile)dichloroplatinum(II) 、 N2C12H7C2C6H4NO2氯仿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铂生色团的光诱导电荷分离系统:人工光合作用的分子设计方法。
    摘要:
    光诱导的电荷分离是光化学能转化的基本步骤。在基于分子的光到化学能转化系统的设计中,通过构建两组分和三组分体系(二重体和三重体)来研究这一步骤,该系统具有合适的电子给体和受体部分,位于电荷的特定位置上-转移生色团。在这方面,最广泛研究的生色团是具有共同3MLCT激发态的钌(II)三(二亚胺)系统,以及相关的钌(II)双(叔吡啶基)系统。该论坛的贡献着重于另一种生色团的二重体和三重体,即具有乙炔配体的铂(II)二-和三亚胺系统。这些d8发色团全部具有3MLCT激发态,其中最低的未占据分子轨道是杂环芳族配体上的π轨道。这些Pt(II)生色团的激发态能量通常高于三(diimine)钌(II)系统发现的电荷态,并且电荷转移的方向性更加确定。通过将吩噻嗪供体连接至生色团的芳基乙炔配体并将硝基苯基受体连接至生色团的5-乙炔基菲咯啉而构建的第一个铂二亚胺双(芳基乙炔)三单元组显示了75 ns的电荷分离状态
    DOI:
    10.1021/ic050560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oward a Molecular Photochemical Device:  A Triad for Photoinduced Charge Separation Based on a Platinum Diimine Bis(acetylide) Chromophore
    作者:James E. McGarrah、Yong-Joo Kim、Muriel Hissler、Richard Eisenberg
    DOI:10.1021/ic015559u
    日期:2001.8.2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