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opper(1+);triiodide | 30549-83-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opper(1+);triiodide
英文别名
——
copper(1+);triiodide化学式
CAS
30549-83-8
化学式
CuI3
mdl
——
分子量
444.26
InChiKey
CASXLVLVCUZXBN-UHFFFAOYSA-K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8.99
  • 重原子数:
    4.0
  • 可旋转键数:
    0.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0.0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0.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copper(l) iodidesodium hydroxide 、 sodium iodid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生成 copper(II) iodide 、 copper(1+);triiod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氧化亚铜的制备研究。八。卤代铜 (I) 配合物在 5 M Na(ClO4) 水溶液中的分光光度研究
    摘要:
    在从酸性到碱性的 pH 值范围内,通过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在 5 M (1 M = 1 mol dm-3) Na(ClO4) 水溶液中铜 (I) 与溴化物和碘化物离子的络合物形成。在酸性溶液中 0.05–5 M 溴离子的浓度范围内,发现了 CuBr2- 和 CuBr32- 复合物。另一方面,在碘化物体系中,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发现了 CuI2-、CuI32- 配合物和更高级的配合物,尽管在本研究中无法确定最后一个配合物的组成和形成常数。对于溴化物和碘化物配合物,反应的平衡常数 CuX2-+X-=CuX32- 分别为 13 和 1.6。在两个系统的碱性溶液中发现了铜 (I) 的水解物质 Cu(OH)2-。形成常数,β−22=[Cu(OH)2−][X−]2⁄[CuX2−][OH−]2,
    DOI:
    10.1246/bcsj.53.251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up>63</sup>Cu High Resolution NMR of Cu(I) Halides in Aqueous Solution and Suspension
    作者:Kazunaka Endo、Kyonosuke Yamamoto、Kenzo Deguchi、Kazuhiro Matsushita
    DOI:10.1246/bcsj.60.2803
    日期:1987.8
    In an aqueous solution, 63Cu chemical shielding order ([CuCl4]3− \simeq[CuBr4]3−<[CuI4]3−) and line widths (10 to 30 kHz) for CuX–KX systems(where X=Cl, Br, I) have been obtained. The chemical shift(−694 ppm) between [CuCl4]3− and [Cu(CN)4]3− is interpreted by the paramagnetic term which depends mainly upon a 3d-hole on a Cu(I) atom by using perturbation theory with an average excitation energy approximation. The linebroadening of Cu(I) halide complexes in aqueous solution is explained dominantly by a Cu(I) nuclear quadrupole interaction with the electric field gradient which arises from a 3d-hole on a Cu atom. For the abnormal increasing metal shielding order of [MX4](4−i)−([MCl4](4−i)−≤[MBr4](4−i)−<[MI4](4−i)−), a possibility of the heavyatom effect in the metal shielding of [CuI4]3−(649 ppm, using the lowest excitation energy of the diatomic molecule) and [CdI4]3−(1941 ppm using the lowest excitation energy of the diatomic molecule), is evaluated.
    溶液中,获得了 CuX-KX 系统(其中 X=Cl、Br、I)的 63Cu 化学屏蔽顺序([CuCl4]3- (simeq[CuBr4]3-<[CuI4]3-)和线宽(10 至 30 kHz)。利用平均激发能量近似的扰动理论,[CuCl4]3- 和 [Cu(CN)4]3- 之间的化学位移(-694 ppm)可以用顺磁项来解释,该顺磁项主要取决于 Cu(I)原子上的 3d 空穴。在水溶液中,Cu(I) 卤化物配合物的线宽主要由 Cu(I) 核四极与电场梯度的相互作用来解释,而电场梯度是由 Cu 原子上的 3d 孔产生的。针对[MX4](4-i)-([MCl4](4-i)-≤[MBr4](4-i)-<[MI4](4-i)-)金属屏蔽顺序的异常递增,评估了重原子效应在[CuI4]3-(649 ppm,使用二原子分子的最低激发能)和[CdI4]3-(1941 ppm,使用二原子分子的最低激发能)属屏蔽中的可能性。
  • Horváth, Ottó; Fendler, Janos H.; Stevenson, Kenneth L., Inorganic Chemistry, 1993, vol. 32, # 2, p. 227 - 230
    作者:Horváth, Ottó、Fendler, Janos H.、Stevenson, Kenneth L.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