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itrosyl chloride | 14988-98-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itrosyl chloride
英文别名
——
nitrosyl chloride化学式
CAS
14988-98-8
化学式
ClNO
mdl
——
分子量
66.4524
InChiKey
VPCDQGACGWYTMC-VQEHIDDO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91
  • 重原子数:
    3.0
  • 可旋转键数:
    0.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29.4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itrosyl chloride 、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生成 [((CH3)3CSi(CH2P(CH3)2)3)Ta((15)NO)2Cl]
    参考文献:
    名称:
    (trimpsi)M(CO)(2)(NO)配合物的不同反应性[M = V,Nb,Ta; trimpsi =(t)BuSi(CH(2)PMe(2))(3)],带有卤素和卤素源。
    摘要:
    用1当量的PhICl(2)或C(2)Cl处理(trimpsi)V(CO)(2)(NO)(trimpsi =(t)BuSi(CH(2)PMe(2))(3)) (6)或2当量的AgCl以中等收率提供(trimpsi)V(NO)Cl(2)(1)。同样,(trimpsi)V(NO)Br(2)(2)和(trimpsi)V(NO)I(2)(3)通过(trimpsi)V(CO)(2)(NO)的反应形成分别具有Br(2)和I(2)。当(trimpsi)M(CO)(2)时,可以中等至低产率分离出(trimpsi)M(NO)I(2)(PMe(3))(M = Nb,4; Ta,5)复合物(NO)化合物依次用1当量的I(2)和过量的PMe(3)处理。(trimpsi)V(CO)(2)(NO)与2当量的ClNO的反应低产率形成1,但(trimpsi)M(CO)(2)(NO)的反应(M = Nb,Ta )和1当量的C
    DOI:
    10.1021/ic020340g
  • 作为产物:
    描述:
    亚硝酸钠-15N盐酸 作用下, 以 硝基甲烷 为溶剂, 生成 nitrosyl 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Onium ions. 32. Intermediacy of the parent diazonium ion (protonated dinitrogen, N2+H) in the diazotization of ammonia and its derivatives with nitrosonium tetrafluoroborate (15NO+BF4-) giving 15N14N+
    摘要:
    DOI:
    10.1021/ja00304a04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Kuhn, L. P.; Butkiewicz, C.,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1961, vol. 65, p. 1084 - 1085
    作者:Kuhn, L. P.、Butkiewicz, C.
    DOI:——
    日期:——
  • Haub, Elaine K.; Lizano, Ana C.; Noble, Mark E., Inorganic Chemistry, 1995, vol. 34, # 6, p. 1440 - 1444
    作者:Haub, Elaine K.、Lizano, Ana C.、Noble, Mark E.
    DOI:——
    日期:——
  •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Cl: SVol.B2, 89, page 510 - 512
    作者:
    DOI:——
    日期:——
  • Seel, F.; Ficke, B.; Riehl, L., Zeitschrift fur Naturforschung, 1953, vol. 8 b, p. 607 - 608
    作者:Seel, F.、Ficke, B.、Riehl, L.、Voelkl, E.
    DOI:——
    日期:——
  •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Cl: SVol.B2, 92, page 516 - 517
    作者: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