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thyltriphenylphosphonium pentachloridooxidorhenate(VI) | 1166850-60-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thyltriphenylphosphonium pentachloridooxidorhenate(VI)
英文别名
——
ethyltriphenylphosphonium pentachloridooxidorhenate(VI)化学式
CAS
1166850-60-7
化学式
C20H20P*Cl5ORe
mdl
——
分子量
670.824
InChiKey
CDBRKDUTMLTZTD-UHFFFAOYSA-I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ethyltriphenylphosphonium pentachloridooxidorhenate(VI) 在 air 作用下, 反应 0.25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五氯氧化高锰酸盐(VI)的分解-处于不同氧化状态的of络合物的来源仍未得到充分研究
    摘要:
    摘要描述了五氯氧化高锰酸盐(VI)分解的研究。产物是带有阴离子[Re V OCl 4 X]-(X =溶剂分子)或[Re V OCl 4 Re VII O 4] 2-的rh(V)盐,或者在适当条件下,还有六氯高hen酸酯(IV)与[ReOCl 5] 2-或[ReOCl 4]-阴离子形成的盐。在选定的情况下,列出了产品并通过X射线衍射研究或TGA / IR进行了表征。
    DOI:
    10.1016/j.ica.2014.04.041
  • 作为产物:
    描述:
    盐酸 、 ethyltriphenylphosphonium rhenate(VII) 以 异丙醇 为溶剂, 生成 ethyltriphenylphosphonium pentachloridooxidorhenate(VI)
    参考文献:
    名称:
    五氯氧化高锰酸盐(VI)的分解-处于不同氧化状态的of络合物的来源仍未得到充分研究
    摘要:
    摘要描述了五氯氧化高锰酸盐(VI)分解的研究。产物是带有阴离子[Re V OCl 4 X]-(X =溶剂分子)或[Re V OCl 4 Re VII O 4] 2-的rh(V)盐,或者在适当条件下,还有六氯高hen酸酯(IV)与[ReOCl 5] 2-或[ReOCl 4]-阴离子形成的盐。在选定的情况下,列出了产品并通过X射线衍射研究或TGA / IR进行了表征。
    DOI:
    10.1016/j.ica.2014.04.04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ew insight into the reduction of rhenates(VII) with hydrogen chloride and into the structure of the product
    作者:Małgorzata Hołyńska、Tadeusz Lis
    DOI:10.1016/j.ica.2009.01.035
    日期:2009.7
    Rhenate(VII) anion is reduced by gaseous HCl to yield pentachloridooxidorhenate(VI) anion. Several pentachloridooxidorhenate( VI) salts have been crystallized and the anion structure has been investigated in detail. The ReOCl5- anion structure has been compared with the ReOCl52- structure and conclusions concern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central atom d electrons number on the anion geometry have been drawn. (C) 2009 Elsevier B.V. All rights reserved.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