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rans-[CoCl(dimethylglyoximate)2(4-cyanopyridine)] | 56954-00-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rans-[CoCl(dimethylglyoximate)2(4-cyanopyridine)]
英文别名
——
trans-[CoCl(dimethylglyoximate)2(4-cyanopyridine)]化学式
CAS
56954-00-8
化学式
C14H18ClCoN6O4
mdl
——
分子量
428.781
InChiKey
ILBPCXWITPRYHE-DVTASQICSA-K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trans-[CoCl(dimethylglyoximate)2(4-cyanopyridine)]potassium selenocyanate乙醇 为溶剂, 以47%的产率得到trans-[Co(dimethylglyoximate)2(4-cyanopyridine)(SeCN)]
    参考文献:
    名称:
    电子和溶剂对反式-硒氰基双(二甲基乙二肟基)(取代吡啶)钴(III)配合物中硒氰酸根离子键合方式的影响
    摘要:
    已经合成了通式反式-[Co(dmg)2 L(SeCN)]的配合物(dmg =二甲基乙二肟的单阴离子; L =吡啶,4-叔丁基吡啶,4-氰基吡啶,4-氨基吡啶)。与相应的[Co(NH 3)5 NCSe] 2+络合物不同,硒氰酸酯基团通过所有dmg络合物(固态)中的硒原子键合,从而证明了其他配体对硒氰酸酯键合模式的共生电子控制。存在于协调领域。硒键在CH 2 Cl 2中也占主导地位溶液与Marzilli等人的结果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发现相应的硫氰酸盐配合物的CoNCS/CoSCN比对L的性质非常敏感,随L的pK a的增加而增加。发现[Co(dmg)2(t-bupy)SeCN]配合物的键合模式对溶剂介电常数的变化不敏感,这再次与相应的硫氰酸酯配合物的行为形成对比。Marzi !! i报道,后者的CoNCS/CoSCN比随着溶剂介电常数的增加而增加。所有这些结果与Se结合的硒氰酸酯部分具有更
    DOI:
    10.1016/s0020-1693(00)91711-0
  • 作为产物:
    描述:
    4-氰基吡啶 、 cobalt(II) chloride hexahydrate 、 2,3-butanedione dioxime monoanion 在 air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以93%的产率得到trans-[CoCl(dimethylglyoximate)2(4-cyanopyr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电子和溶剂对反式-硒氰基双(二甲基乙二肟基)(取代吡啶)钴(III)配合物中硒氰酸根离子键合方式的影响
    摘要:
    已经合成了通式反式-[Co(dmg)2 L(SeCN)]的配合物(dmg =二甲基乙二肟的单阴离子; L =吡啶,4-叔丁基吡啶,4-氰基吡啶,4-氨基吡啶)。与相应的[Co(NH 3)5 NCSe] 2+络合物不同,硒氰酸酯基团通过所有dmg络合物(固态)中的硒原子键合,从而证明了其他配体对硒氰酸酯键合模式的共生电子控制。存在于协调领域。硒键在CH 2 Cl 2中也占主导地位溶液与Marzilli等人的结果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发现相应的硫氰酸盐配合物的CoNCS/CoSCN比对L的性质非常敏感,随L的pK a的增加而增加。发现[Co(dmg)2(t-bupy)SeCN]配合物的键合模式对溶剂介电常数的变化不敏感,这再次与相应的硫氰酸酯配合物的行为形成对比。Marzi !! i报道,后者的CoNCS/CoSCN比随着溶剂介电常数的增加而增加。所有这些结果与Se结合的硒氰酸酯部分具有更
    DOI:
    10.1016/s0020-1693(00)91711-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