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methyl-N'-phenyl-4,4'-bipyridylium | 131171-77-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methyl-N'-phenyl-4,4'-bipyridylium
英文别名
——
N-methyl-N'-phenyl-4,4'-bipyridylium化学式
CAS
131171-77-2
化学式
C17H16N2
mdl
——
分子量
248.327
InChiKey
KMYXAXISUBJBA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在 chromium dichlorid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生成 N-methyl-N'-phenyl-4,4'-bipyridylium
    参考文献:
    名称:
    由四面体排列的联吡啶单元的二聚化驱动的超分子结构的分级增长。
    摘要:
    已经合成了具有四个联吡啶鎓单元的形状持久分子,由于分子的刚性结构,还原后会发生分子间二聚化。熔接过程已通过多种技术进行了研究,例如吸收测量,EPR光谱以及伽马射线和脉冲辐解,并与模型化合物的行为进行了比较。还进行了计算研究以支持实验数据。四聚体的最有趣的特征是,与模型化合物相反,四聚体化仅发生在单还原物种的阈值浓度以上。此外,通过增加还原的联吡啶鎓单元的浓度,增加了表观二聚体常数。这些结果已经被以下事实解释了:由于协同作用机制,四面体形状的分子有利于二聚化。每个倍数还原的分子确实可以经历多个分子间相互作用,从而增强系统的稳定性,还导致分级的超分子生长。如简化的建模方法所表明的那样,由这种分子间二聚作用形成的超分子体系应表现出菱形结构。四聚体中发生的二聚体化过程的分子间性质已通过脉冲放射分解实验测量相应的双分子速率常数得到了证明。每个倍数还原的分子确实可以经历多个分子间相互作用,从而增强系统
    DOI:
    10.1002/chem.20170013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es and Spectroelectrochemistry of 2-Cyanobipyridinium Derivatives
    作者:Tetsuyuki Saika、Tomokazu Iyoda、Takeo Shimidzu
    DOI:10.1246/cl.1990.1955
    日期:1990.10
    Novel 2-cyanoviologen derivatives having highly anodically shifted reduction potentials were synthesized. The colors of their cation radicals showed a variety of colors as same as those of corresponding viologen derivatives.
    新合成的 2-基紫罗兰烯衍生物具有高度阳移还原电位。其阳离子自由基的颜色与相应紫罗兰烯衍生物的颜色相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