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144568-29-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144568-29-6
化学式
C18H10Cl3FeN4O2*H2O
mdl
——
分子量
494.524
InChiKey
YVHBHBBAXSFUCO-UHFFFAOYSA-K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在 [Bu4N]OH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以78%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四齿吡啶酰胺平面内配体的单体和μ-氧桥联二聚铁(III)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能。[Fe(bpc)Cl(DMF)] [H2bpc = 4,5-二氯-1,2-双(吡啶-2-甲酰胺基)苯]的X射线结构
    摘要:
    摘要[CNt4] [Fe(bpc)Cl2] [H2bpc = 4,5-dichloro-1,2-bis(吡啶-2-甲酰胺基)苯]与AgClO4的受控亲核卤化物置换反应在MeCN中提供了结晶铁( III)Fe(bpc)Cl·H2O络合物1.混合的氯-二甲基甲酰胺(DMF)轴向连接的络合物[Fe(bpc)Cl(DMF)](在从DMF重结晶1的过程中获得;但是,它很容易失去DMF至恢复到1)已在结构上得到了表征。它仅属于少数具有去质子化吡啶啉酰胺配体的单核高自旋铁(III)配合物。铁(III)中心在赤道平面上被配体的两个吡啶氮和两个去质子化的酰胺氮配位,并且两个轴向位点被氯离子和DMF分子配位。金属原子具有扭曲的八面体几何形状。1与[nBu4N] [OH]在MeOH中反应,制得μ-氧桥联二铁(III)络合物[Fe(bpc)] 2O·DMF·2H2O,2。 1和2中的铁(III)中心是通过固态下的温度依赖性(25–300
    DOI:
    10.1016/s0277-5387(98)00436-7
  • 作为产物:
    描述:
    [Fe(bpc)Cl2][Et4N] 在 AgClO4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以50%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四齿吡啶酰胺平面内配体的单体和μ-氧桥联二聚铁(III)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能。[Fe(bpc)Cl(DMF)] [H2bpc = 4,5-二氯-1,2-双(吡啶-2-甲酰胺基)苯]的X射线结构
    摘要:
    摘要[CNt4] [Fe(bpc)Cl2] [H2bpc = 4,5-dichloro-1,2-bis(吡啶-2-甲酰胺基)苯]与AgClO4的受控亲核卤化物置换反应在MeCN中提供了结晶铁( III)Fe(bpc)Cl·H2O络合物1.混合的氯-二甲基甲酰胺(DMF)轴向连接的络合物[Fe(bpc)Cl(DMF)](在从DMF重结晶1的过程中获得;但是,它很容易失去DMF至恢复到1)已在结构上得到了表征。它仅属于少数具有去质子化吡啶啉酰胺配体的单核高自旋铁(III)配合物。铁(III)中心在赤道平面上被配体的两个吡啶氮和两个去质子化的酰胺氮配位,并且两个轴向位点被氯离子和DMF分子配位。金属原子具有扭曲的八面体几何形状。1与[nBu4N] [OH]在MeOH中反应,制得μ-氧桥联二铁(III)络合物[Fe(bpc)] 2O·DMF·2H2O,2。 1和2中的铁(III)中心是通过固态下的温度依赖性(25–300
    DOI:
    10.1016/s0277-5387(98)00436-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Low-spin iron(III) complexes of a tetradentate bis-amide ligand and X-ray crystal structure of trans-[Fe(bpc)(1-MeIm)2]ClO4 (H2bpc=4, 5-dichloro-1, 2-bis(2-pyridinecarboxamido)benzene; 1-MeIm=1-methylimidazole)
    作者:Chi-Ming Che、Wa-Hung Leung、Chi-Keung Li、Cheng Hei-Ying、Peng Shie-Ming
    DOI:10.1016/s0020-1693(00)82958-8
    日期:1992.6
    A series of low-spin iron(III) complexes [Fe(bpc)(L)2]+ (H-2bpc=4,5-dichloro-1,2-bis(2-pyridinecarboxamido)benzene; L=Bu3P, Im, 1-MeIm, (t)Bupy) have been synthesized. These iron complexes display reversible one-electron oxidation and reduction couples. The stable one-electron-oxidized species [Fe(bpc)(Bu3P)2]2+ has been generated electrochemically. The complex trans-[Fe(bpc)(1-MeIM)2](ClO4) has been characterized by X-ray crystallography: space group P1BAR; a=8.425(l), b=9.512(l), c=18.413(19) angstrom; alpha=96.91(4), beta=95.83(4), gamma=90.44(1)-degrees; V=1457(2) angstrom3; Z=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