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Re(I)(CO)3Cl(4-(4-methylphenyl)-2,2'-bipyridine)] | 400729-32-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Re(I)(CO)3Cl(4-(4-methylphenyl)-2,2'-bipyridine)]
英文别名
——
[Re(I)(CO)3Cl(4-(4-methylphenyl)-2,2'-bipyridine)]化学式
CAS
400729-32-0
化学式
C20H14ClN2O3Re
mdl
——
分子量
552.003
InChiKey
AKOOCNLKHPCSCU-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Re(I)和Ru(II)二亚胺配合物与pyr共价连接的光物理:配体内部电荷转移态的贡献。
    摘要:
    介绍了包括双联吡啶基py配体的Ru(II)和Re(I)聚吡啶基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配合物([[(bpy)(2)Ru](2)bpb)(4+)和[(CO)(3)ReCl(bpb)](bpy = 2,2'-联吡啶,bpb = 1,6-设计双-(4-(2,2'-联吡啶基)-py)的目的是检查分子复合体上的MLCT状态与pyr局部化的(3)(pi-pi)状态之间的分子内能量迁移。两种含有bpb配体的配合物的吸收光谱表明,除了MLCT和以pyr为中心的(1)(pi-pi)跃迁之外,两种配合物在400 nm附近均观察到新的吸收带。 (I)配合物强烈暗示the(pi)向bpy(pi)配体内电荷转移(ILCT)过渡的存在。含有bpb配体的Ru(II)和Re(I)配合物在室温和77 K下的发射光谱几乎相同。与不含the的配合物([[(bpy)(2)Ru](2)bpb)(4+)和[[CO( 3)ReCl(bpb
    DOI:
    10.1021/ic010522v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