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arbonyl)(pyridine)(2,7,12,17-tetra-n-propylporphycenato)ruthenium(II) | 1078092-15-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arbonyl)(pyridine)(2,7,12,17-tetra-n-propylporphycenato)ruthenium(II)
英文别名
——
(carbonyl)(pyridine)(2,7,12,17-tetra-n-propylporphycenato)ruthenium(II)化学式
CAS
1078092-15-5
化学式
C38H41N5ORu
mdl
——
分子量
684.846
InChiKey
XMKAOGRSOZFVMF-IZYIMXBC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钌卟啉配合物和卟啉类似物的氧化还原梯度:轴向和大环配体效应
    摘要:
    本文报道了六配位钌卟啉异构体的合成和电化学,包括六种新型卟啉配合物,在轴向位置具有取代的吡啶,其中...
    DOI:
    10.1246/cl.2008.906
  • 作为产物:
    描述:
    吡啶(2,7,12,l7-tetrapropylporphycenato)carbonylruthenium 反应 3.0h, 以88%的产率得到(carbonyl)(pyridine)(2,7,12,17-tetra-n-propylporphycenato)ruthenium(II)
    参考文献:
    名称:
    钌卟啉配合物和卟啉类似物的氧化还原梯度:轴向和大环配体效应
    摘要:
    本文报道了六配位钌卟啉异构体的合成和电化学,包括六种新型卟啉配合物,在轴向位置具有取代的吡啶,其中...
    DOI:
    10.1246/cl.2008.90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olecular structures, redox properties, and photosubstitution of ruthenium(II) carbonyl complexes of porphycene
    作者:Toru Okawara、Masaaki Abe、Shiho Ashigara、Yoshio Hisaeda
    DOI:10.1142/s1088424614501120
    日期:2015.1
    nm or shorter wavelength region) of a benzene solution of 1 and 2 containing external pyridine leads to dissociation of the carbonyl ligand from the ruthenium(II) centers to give the corresponding bis-pyridine complexes. The identical reaction has been also studied for a porphyrin derivative (carbonyl)(pyridine)(2,3,7,8,12,13,17,18-octaethylporphyriato)ruthenum(II) (3). The first-order kinetic analysis
    卟啉的两个(II)羰基配合物,(羰基)(吡啶)(2,7,12,17-四正丙基卟啉)(II)(1)和(羰基)(吡啶)(2,3, 6,7,12,13,16,17-octaethylpor-phycenato)ruthenium(II) (2) 已通过单晶 X 射线衍射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循环伏安法表明,卟啉配合物在二氯甲烷中经历了多次化和还原,与卟啉类似物相比,还原电位高度为正。含有外部吡啶的 1 和 2 的溶液的紫外光照射(400 nm 或更短波长区域)导致羰基配体 (II) 中心解离,从而得到相应的双吡啶配合物。还研究了卟啉生物(羰基)(吡啶)(2,3,7,8,12,13,17,18-八乙基卟啉(II)(3)。一级动力学分析表明,所有化合物的光取代发生在 10-3s-1在 298 K,但卟啉(1 和 2)的配合物比卟啉(3)的配合物进行得更快。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相关结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