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W(CO)4(1,3-di(allyl)imidazolidin-2-ylidene) | 173466-85-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W(CO)4(1,3-di(allyl)imidazolidin-2-ylidene)
英文别名
——
W(CO)4(1,3-di(allyl)imidazolidin-2-ylidene)化学式
CAS
173466-85-8
化学式
C13H14N2O4W
mdl
——
分子量
446.115
InChiKey
HXRUKIMRNKNAL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二(氰基苯)二氯化钯W(CO)4(1,3-di(allyl)imidazolidin-2-ylidene) 以0%的产率得到trans-dichlorobis(1,3-diallylimidazolidin-2-ylidene)palladium(II)
    参考文献:
    名称:
    金属离子介导的二氨基碳烯配体的转移和裂解
    摘要:
    在温和条件下,(CO)5 M C [N(R)CH 2 ] 2 [M = W,Mo,Cr; R = Et,烯丙基,苄基,4-戊烯基]与(PhCN)2 PdCl 2,(PhCN)2 PtCl 2,[((CO)2 RhCl] 2,(Me 2 S)AuCl,[(CH 3 CN)4 Cu] BF 4和AgBF 4通过卡宾配体转移提供相应的二氨基卡宾配合物。所得的Pd(II),Pt(II),Rh(I)和Au(I)卡宾配合物稳定且已分离。Cu(I)和Ag(I)配合物容易发生酸诱导的MC裂解,得到咪唑烷基-2-基亚胺盐。研究了两个膦供体的卡宾转移反应:(CO)m(L)W C [N(R)CH 2 ] 2 {R = Et,苄基; L = PPh 3,m = 4;L = dppe,m = 3}。(CO)5 W C [N(CH 2 C 6 H 5)CH 2 ] 2(1c),顺式-(CO)4(PPh 3)W C [N(CH
    DOI:
    10.1021/om981023d
  • 作为产物:
    描述:
    pentacarbonyl(1,3-di(allyl)imidazolidin-2-ylidene)tungsten 以 neat (no solvent, solid phase) 为溶剂, 以88%的产率得到W(CO)4(1,3-di(allyl)imidazolidin-2-ylidene)
    参考文献:
    名称:
    环状二氨基取代的金属碳配合物的合成
    摘要:
    M(CO)6(M = Cr,Mo,W)与RNH(CH 2)n N PPh 3(R = H,Et,Ph; n = 2 ,3、4)形成相应的异氰化物配合物,随后对其进行分子内环化,以高收率得到(CO)5 M CN(R)(CH 2)n NH。卡宾络合物均未与胺-膦亚胺RNH(CH 2)n N PPh 3进一步反应得到双(卡宾)配合物。卡宾配合物的NH的去质子化,然后烷基碘的反应提供了N-烷基化的产物。在N-烯丙基取代的配合物(CO)5 M CNR(CH 2)2 N(CH 2 CH CH 2)(M = Cr,Mo,W)的情况下,碳-碳双键经历了分子内配体的置换羰基配体产生相应的π配位络合物。与第VI族金属羰基配合物不同,用2摩尔当量的Ph 3 P N(CH 2)2 NH 2处理ReBr(CO)5提供了双(卡宾)配合物fac-(CO)3 BrRe(CNHCH 2 CH 2 NH)2。所有配合物均通过
    DOI:
    10.1021/om950735q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