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RuCl2(xantphos)(DMSO) | 1313371-86-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RuCl2(xantphos)(DMSO)
英文别名
Ru(P,O,P-xantphos)(S-dmso)Cl2;RuCl2(xantphos)(dimethylsulfoxide)
RuCl<sub>2</sub>(xantphos)(DMSO)化学式
CAS
1313371-86-6
化学式
C41H38Cl2O2P2RuS
mdl
——
分子量
828.741
InChiKey
OMFYZKVMCNBFLV-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RuCl2(xantphos)(DMSO)三苯基膦氯仿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94%的产率得到RuCl2(xantphos)PPh3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of RuCl2(xantphos)L (L = PPh3, P(OPh)3, DMSO) complexes, and their catalytic activity for the addi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onto olefins
    摘要:
    Readily synthesis of a series of RuCl2(xantphos) L (L = PPh3, P(OPh)(3), DMSO) was achieved. Thus, RuCl2(xantphos) PPh3 was synthesised by the reaction of RuCl2(PPh3)(3) with xantphos. PPh3 in this complex is easily exchanged with P(OPh)(3) and Dimethylsulfoxide (DMSO) to give RuCl2(xantphos) {P(OPh)(3)} and RuCl2(xantphos)(DMSO), respectively. (C) 2015 Elsevier B.V. All rights reserved.
    DOI:
    10.1016/j.jorganchem.2015.04.016
  • 作为产物:
    描述:
    dichlorotetrakis(dimethylsulfoxide)ruthenium(II) 、 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97.8%的产率得到RuCl2(xantphos)(DMSO)
    参考文献:
    名称:
    Ru(II)黄磷配合物作为羰基化合物转移氢化的有效催化剂
    摘要:
    摘要 在使用异丙醇-氢氧化钾混合物作为氢供体的芳香族/脂肪族羰基化合物的转移氢化中,研究了由黄磷配体和 RuCl2(dmso)4 制备的混合配体 Ru(II) 配合物。此外,Ru (II) 配合物的固态结构是使用 X 射线单晶学确定的。该配合物的催化反应性非常显着(高达 99%),并且该催化剂在还原酮类方面的效率高于醛类。
    DOI:
    10.1016/j.inoche.2011.04.013
  • 作为试剂:
    描述:
    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RuCl2(xantphos)(DMSO)异丙醇 、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反应 24.0h, 生成 二甲氧基苯甲醇
    参考文献:
    名称:
    Ru(II)黄磷配合物作为羰基化合物转移氢化的有效催化剂
    摘要:
    摘要 在使用异丙醇-氢氧化钾混合物作为氢供体的芳香族/脂肪族羰基化合物的转移氢化中,研究了由黄磷配体和 RuCl2(dmso)4 制备的混合配体 Ru(II) 配合物。此外,Ru (II) 配合物的固态结构是使用 X 射线单晶学确定的。该配合物的催化反应性非常显着(高达 99%),并且该催化剂在还原酮类方面的效率高于醛类。
    DOI:
    10.1016/j.inoche.2011.04.01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