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1622994-26-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1622994-26-6
化学式
C34H26ClN2O3PRuS
mdl
——
分子量
710.155
InChiKey
SQXWXNQKCKLULY-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2-氨基-6-甲基苯并噻唑甲醇乙醇 为溶剂, 反应 18.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spectral, dna binding and cleavage properties of ruthenium(II) Schiff base complexes containing PPh3/AsPh3 as co-ligands
    摘要:
    一种二羟基苯甲醛希夫碱配体(L1-L3)及其钌(II) 配合物的元素分析、1H、13C、31P NMR、质谱、UV 分析、1H、13C、31P NMR、质谱、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与 钌(II)络合物的结合情况进行了研究。 光谱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所有化合物都能通过静电模式和本征模式与 DNA 结合。 通过静电模式与 DNA 结合。 在类似的实验条件下估算出了本征结合常数(Kb)。吸收光谱 吸收光谱研究表明,钌(II)配合物的本征结合常数在 1.6-6.5 之间。 范围为 1.6-8.6 X 104 M-1。其中[Ru(CO)(PPh3)2(L3) 的结合力比其他复合物更强。此外,对所有 裂解特性进行了测试。
    DOI:
    10.2298/jsc121201073s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