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177427-49-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177427-49-5
化学式
C34H28Au2FeP2S
mdl
——
分子量
980.39
InChiKey
SXLQOZTWWKYUI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tris(pentafluorophenyl)(OEt2)gold(I) 、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85%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多核硫为中心的金(I)-金(III)相互作用。[S(Au 2 dppf){Au(C 6 F 5)3 }]和[{S(Au 2 dppf)} 2 {Au(C 6 F 5)2 }] OTf(dppf = 1 ,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
    摘要:
    [S(Au 2 dppf)](dppf = 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与金(III)前体[Au(C 6 F 5)3(OEt 2)]和[Au( C 6 F 5)2(OEt 2)2 ] OTf提供混合价复合物[S(Au 2 dppf){Au(C 6 F 5)3 }](1)和[{S(Au 2 dppf)} 2 {Au(C 6 F 5)2 }] OTf(2)。已经确定这些衍生物的晶体结构,并显示短金(I) -金(III)的3.404(1)触点的在1和3.2195(8)和3.3661(10)一种在2。DFT计算(包括相关性和相对论性校正)表明,在硫桥接三个金原子的这些化合物中,它倾向于变成金字塔状而不是平面状,并且Au(I)-Au(III)距离表明可能存在弱相互作用。EH计算表明,这种相互作用的起源与经过充分研究的Au(I)-Au(I)弱相互作用相似,并且它可能发生在某些实际化合物中。
    DOI:
    10.1021/om970114s
  • 作为产物:
    描述:
    lithium sulfide 、 (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二金乙醇 为溶剂, 以90%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硫中心的亲热性。复合物 [S(Au2dppf)] 的合成和反应性;多核硫为中心的配合物的形成。[S(Au2dppf)]·2CHCl3、[(μ-Au2dppf){S(Au2dppf)}2](OTf)2·8CHCl3和[S(AuPPh2Me)2(Au2dppf)](ClO4)2·3CH2Cl2的晶体结构
    摘要:
    [Au2Cl2(μ-dppf)](dppf = 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在乙醇中用 Li2S(摩尔比 1:1)处理得到黄色固体 [S(Au2dppf)] (1)。配合物 1 中的硫原子可以配位几个中性或阳离子金 (I) 碎片,产生三核中性 [S{Au(C6F5)}(Au2dppf)] (2) 或阳离子衍生物 [S(AuL)(Au2dppf)]ClO4 [ L = CH2PPh3 (3)、PPh3 (4)、PPh2Me (5)]。五核配合物 [Au{S(Au2dppf)2}]ClO4 (6) 由 2 当量的配合物 1 与 1 当量的 [Au(tht)2]ClO4 反应获得,其中中心金原子与两个硫原子。用摩尔比为 2:1 的 [Au2(OTf)2(μ-dppf)](OTf = 三氟甲基磺酸盐)处理化合物 1,得到六核复合物 [(μ-Au2dppf){S(Au2dppf)}2](OTf)
    DOI:
    10.1021/ja951767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Tetranuclear Sulfur-Centered Complexes with Mixed-Valent Gold Atoms:  [S(Au<sub>2</sub>dppf){Au(C<sub>6</sub>F<sub>5</sub>)<sub>3</sub>}<sub>2</sub>] (dppf = 1,1‘-Bis(diphenylphosphino)ferrocene) and [S(AuPPh<sub>3</sub>)<sub>2</sub>{Au(C<sub>6</sub>F<sub>5</sub>)<sub>3</sub>}<sub>2</sub>]
    作者:Fernando Canales、M. Concepción Gimeno、Antonio Laguna、Peter G. Jones
    DOI:10.1021/om960153o
    日期:1996.7.23
    The reaction of [S(Au(2)dppf)] or [S(AuPPh(3))(2)] (dppf = 1,1'-bis(diphenylphosphino)ferrocene) with 2 equivs of [Au(C6F5)(3)(OEt(2))] leads to the tetranuclear gold(I)-gold(III) derivatives [S(Au(2)dppf)Au(C6F5)(3)}(2)] (1) or [S(AuPPh(3))(2)Au(C6F5)(3)}(2) (2), which contain a mu(4)-sulfur moiety. The crystal structure determinations reveal a tetrahedral coordination at the sulfur center, more distorted in complex 1 as a consequence of a short gold(I)-gold(I) interaction of 2.9561(7) Angstrom and a gold(I)-gold(III) contact of 3.534 Angstrom.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