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u(hydrotris(3-cumenyl-5-methylpyrazolyl)borate)(OH) | 195157-64-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u(hydrotris(3-cumenyl-5-methylpyrazolyl)borate)(OH)
英文别名
Tp(Cum,Me)CuOH
Cu(hydrotris(3-cumenyl-5-methylpyrazolyl)borate)(OH)化学式
CAS
195157-64-3
化学式
C39H47BCuN6O
mdl
——
分子量
690.199
InChiKey
NKJKBQNYBHRDNY-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甲醇Cu(hydrotris(3-cumenyl-5-methylpyrazolyl)borate)(OH) 在 O2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生成 [NN-SQ(OMe)]CuTp(Cum,Me)
    参考文献:
    名称:
    第一排 MII(硝基硝基氮-半醌)配合物的金属-双自由基交换相互作用的趋势
    摘要:
    我们报告了异自旋三重基态双自由基配体的几种新金属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和温度依赖性磁化率数据。配体由硝酰基-硝基氧化物 (NN) 和半醌 (SQ) 自旋载体组成。五种化合物是五配位 M(II) 配合物 (M = Mn、Co、Ni、Cu 和 Zn),一种是六配位 Ni(II) 配合物。对五种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在铜配合物形成过程中,会发生与甲醇的反应,形成一个独特的甲氧基取代的 SQ 环。变温磁化率研究与强内配体(NN-SQ 和 NN-PhSQ)铁磁交换耦合一致。对于五配位的 Mn、Co 和 Ni 配合物,S = 1 配体与金属反铁磁耦合。对于五配位铜配合物和六配位镍配合物,根据轨道对称性参数,配体与金属自旋铁磁耦合。尽管具有低分子对称性,但基于扩展的 Hückel 计算的自旋二聚体分析支持了金属-配体交换相互作用的预测趋势。对于 (NN-SQ)NiTp(Cum,Me)() (Tp(Cum,Me)()
    DOI:
    10.1021/ja020715x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ocket Semiquinonate Complexes of Cobalt(II), Copper(II), and Zinc(II) Prepared with the Hydrotris(cumenylmethylpyrazolyl)borate Ligand
    作者:Michael Ruf、Bruce C. Noll、Markus D. Groner、Gordon T. Yee、Cortlandt G. Pierpont
    DOI:10.1021/ic970244t
    日期:1997.10.1
    pyramidal structure, the complexes of Zn and Co have structures that are closer to a trigonal bipyramid. Parent catecholate complexes of all three metals are unusually stable in air but undergo slow oxidation in solution to give the semiquinonate products characterized structurally. Copper(II) and SQ spins of Tp(Cum,Me)Cu(3,5-DBSQ) are located in orthogonal orbitals, and the complex has a S = 1 spin state
    制备了Co(II),Cu(II)和Zn(II)的3,5-二叔丁基1,2-半醌(3,5-DBSQ)配合物,其中含有氢三(枯烯基甲基-吡唑基)硼酸盐(Tp(Cum,Me))大肠杆菌。通过处理母体氢氧化物Tp(Cum,Me)M(OH)制备Tp(Cum,Me)Zn(3,5-DBSQ)和Tp(Cum,Me)Cu(3,5-DBSQ),M =,以及3,5-二叔丁基邻苯二酚。通过(Tp(Cum,Me))(2)Co与3,5-DBCat之间的反应制备Tp(Cum,Me)Co(3,5-DBSQ)。(Tp(Cum,Me))(2)Co在该反应中的身份通过结构确定[[Tp(Cum,Me))(2)Co:正交晶系,Pbcn,a = 17.7189(4)Å, b = 17.4806(3),, c = 25.7123(6),V = 7964.1(3)(3),Z = 4,R(F)= 0.054]。吡唑硼酸酯配体的相交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