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1092072-34-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1092072-34-8
化学式
C36H54AgBClP3
mdl
——
分子量
733.878
InChiKey
PJWROCGSCDTXHV-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o-(iPr2P)C6H4]3Bsilver(I) chloride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90%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源自三膦-硼烷的第 10 和 11 族金属硼烷(Ni、Pd、Pt、CuCl、AgCl、AuCl 和 Au+)
    摘要:
    两亲性三膦硼烷配体 1 {TPB = [o-iPr2P-(C6H4)3B} 容易与所有第 10 和 11 族金属配位以提供完整系列的金属硼烷 (TPB)[M] 2-8 (2: M = Ni, 3: M = Pd, 4: M = Pt, 5: M = CuCl, 6: M = AgCl, 7: M = AuCl, 8: M = Au+)。光谱和结构表征明确地确定了所有这些复合物中 MB 相互作用的存在。提供了硼烷与铜和银配位的第一个证据,并且显示出 Au-->B 相互作用在氯化物提取后持续存在。实验和理论考虑表明 M-->B 相互作用在 Pt 和 Au 配合物中最强。证实了金属的氧化态和电荷的影响,并讨论了相对论效应的后果。发现 σ 受体硼烷配体的配位引起 UV-vis 光谱的显着红移,Ni、Pd 和 Pt 络合物在可见光范围内呈现强吸收。此外,所有 10 族和 11 族金属硼烷在固态和溶液中均采用
    DOI:
    10.1021/ja807007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