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u(di-n-hexyl 2,2'-biquinoline-4,4'-dicarboxylate)2]BF4 | 1021924-94-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u(di-n-hexyl 2,2'-biquinoline-4,4'-dicarboxylate)2]BF4
英文别名
[Cu((C9H5NCO2C6H13)2)2]BF4
[Cu(di-n-hexyl 2,2'-biquinoline-4,4'-dicarboxylate)2]BF4化学式
CAS
1021924-94-6
化学式
BF4*C64H72CuN4O8
mdl
——
分子量
1175.65
InChiKey
SMRYRPVLRVXUB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tetrabutylammonium tetrafluoroborate 、 di-n-hexyl 2,2'-biquinoline-4,4'-dicarboxylate 以 further solvent(s) 为溶剂, 以85%的产率得到[Cu(di-n-hexyl 2,2'-biquinoline-4,4'-dicarboxylate)2]BF4
    参考文献:
    名称:
    与含联喹啉基聚合物配体的新型Cu(I)配合物作为醇中氧化O 2的电催化剂
    摘要:
    使用牺牲性铜阳极,详细阐述了一种电化学方法,该方法基于一种基于聚酰胺酸的聚合物主链中能够与Cu(I)离子配位的联苯二甲酰基(biQ)片段的新型电活性催化体系。所得的Cu(I)聚合物配合物的氧化还原性质通过伏安法进行了表征。每个Cu(I)中心仅具有一个biQ配体的多核Cu(I)络合物在空气中将脂肪族和芳香族醇氧化为相应的羰基衍生物时表现出很高的氧化酶活性,同时将分子氧还原为水。反应在乙腈或N-甲基吡咯烷酮中以Cu II / Cu I的电位进行电还原(相对于Ag / AgCl / KCl为-0.55 V),制备产率和电流效率高。当含铜聚合物固定在石墨表面上时,电催化效率得到提高。吸附的聚合物配合物的化学计量组成是通过对表面上存在的电活性biQ片段和Cu(I)的电量进行库仑分析确定的。讨论了获得的氧化还原活性大分子模拟某些能够可逆结合和激活双氧的含铜酶活性位点的可能性,从而为催化过程的机理提供了一些见识。
    DOI:
    10.1016/j.electacta.2007.11.06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