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1'-ferrocenyl bis(methylene lipoic acid ester) | 1439402-48-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1'-ferrocenyl bis(methylene lipoic acid ester)
英文别名
——
1,1'-ferrocenyl bis(methylene lipoic acid ester)化学式
CAS
1439402-48-8
化学式
C28H38FeO4S4
mdl
——
分子量
622.718
InChiKey
JGWCUVNYWFWARU-WFEKIRLU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1,1'-dihydroxymethylferrocene 、 Thioctic acid 在 4-二甲氨基吡啶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62%的产率得到1,1'-ferrocenyl bis(methylene lipoic acid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Gold nanoparticles decorated with a ferrocene derivative as a potential shift-based transducing system of interest for sensitive immunosensing
    摘要:
    1,1′-二茂铁二甲醇与硫辛酸缩合生成二茂铁衍生物(FcD):1,1′- ferrocenyl bis(methylene lipoic acid ester),这是一种用于聚合金纳米粒子(AuNPs)的双偶联剂连接体。FcD/AuNP 聚集体显示出与二茂铁氧化为二茂铁有关的非常清晰的信号。研究发现,这种聚集体形成了一种高效的传导系统,可用于基于二茂铁氧化电位移动的新型免疫传感概念。αHIgG/FcD/AuNP或鸡αGIgG/FcD/AuNP生物共轭物与碳SPE一起用作免疫传感平台,检测作为模型分析物的HIgG或GIgG。如 CV 和 DPV 所示,抗原的添加会引发二茂铁氧化峰的显著阳极电位偏移(高达 75 mV),作为对 Ag-Ab 识别的免疫反应。使用牛血清白蛋白、卵清蛋白和α-乳清蛋白作为 HIgG Ag 的潜在干扰蛋白进行的选择性和特异性实验结果表明,这些电位偏移完全是由于 Ag-Ab 识别事件引起的,在存在高达 1000 倍的竞争蛋白的情况下具有极佳的选择性和特异性。
    DOI:
    10.1039/c3tb20503g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echanical Stretching-Induced Electron-Transfer Reactions and Conductance Switching in Single Molecules
    作者:Yueqi Li、Naomi L. Haworth、Limin Xiang、Simone Ciampi、Michelle L. Coote、Nongjian Tao
    DOI:10.1021/jacs.7b08239
    日期:2017.10.18
    molecule to its structure. Here we show experimentally that fine changes to molecular structures by mechanically stretching a single metal complex molecule via changing the metal-ligand bond length can shift its electronic energy levels and predictably guide electron-transfer reactions, leading to the changes in redox state. We monitor the redox state of the molecule by tracking its characteristic conductance
    电子转移理论的中心思想是分子的电子态与其结构的耦合。在这里,我们通过实验表明,通过改变属-配体键长机械拉伸单个属络合物分子,对分子结构的细微变化可以改变其电子能级并可预测地引导电子转移反应,从而导致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我们通过跟踪其特征电导来监测分子的氧化还原状态,确定由于属-配体键的机械拉伸引起的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并执行模型计算以提供对观察结果的见解。这项工作表明,机械力可以改变分子的氧化还原电位,改变其氧化还原状态,从而允许操纵单分子电导。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