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Re(CO)5(η1-P(Cl)N(isopropyl)2)] | 851517-10-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Re(CO)5(η1-P(Cl)N(isopropyl)2)]
英文别名
[Re(CO)5(η1-PClN(iPr)2)]
[Re(CO)5(η1-P(Cl)N(isopropyl)2)]化学式
CAS
851517-10-7
化学式
C11H14ClNO5PRe
mdl
——
分子量
492.87
InChiKey
MWUDSMOETZTFF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终端亲电亚膦配合物的反应性:第一铼亚膦的合成,[的Re(CO)5(η 1 -PN我Pr 2)] [AlCl 4 ]以及与偶氮苯的新反应
    摘要:
    第一终端铼亚膦配合物[的Re(CO)5(η 1 -PN我Pr 2 ]] [AlCl 4 ],是通过从[Re(CO)5 {P(Cl)(N iPr 2)}]。通过在不饱和磷中心处添加膦以及与偶氮苯PhNNP的新反应证明了末端次膦基配体的亲电特性,该新反应通过CH活化以及PN和PC键的形成生成配位的苯并二氮杂磷配体。阳离子[Re(CO)5 P(PPh 3)N iPr 2 ] +和[Re(CO)5 {P(PhNNHC 6 H 4)N iPR 2 }] +已晶体学表征它们的AlCl 4 -盐。相应的后期金属端子亚膦配合物[Co(CO)3(PR 3)(η 1 -PN我Pr 2)] [AlCl 4 ](R = Ph,Et)也可以通过与PhN NPh反应得到配位的苯并二氮杂磷。
    DOI:
    10.1021/om0401307
  • 作为产物:
    描述:
    sodium[rhenium(pentacarbonate)]二氯-N,N-二异丙基亚磷酰胺 以 not given 为溶剂, 以55%的产率得到[Re(CO)5(η1-P(Cl)N(isopropyl)2)]
    参考文献:
    名称:
    终端亲电亚膦配合物的反应性:第一铼亚膦的合成,[的Re(CO)5(η 1 -PN我Pr 2)] [AlCl 4 ]以及与偶氮苯的新反应
    摘要:
    第一终端铼亚膦配合物[的Re(CO)5(η 1 -PN我Pr 2 ]] [AlCl 4 ],是通过从[Re(CO)5 {P(Cl)(N iPr 2)}]。通过在不饱和磷中心处添加膦以及与偶氮苯PhNNP的新反应证明了末端次膦基配体的亲电特性,该新反应通过CH活化以及PN和PC键的形成生成配位的苯并二氮杂磷配体。阳离子[Re(CO)5 P(PPh 3)N iPr 2 ] +和[Re(CO)5 {P(PhNNHC 6 H 4)N iPR 2 }] +已晶体学表征它们的AlCl 4 -盐。相应的后期金属端子亚膦配合物[Co(CO)3(PR 3)(η 1 -PN我Pr 2)] [AlCl 4 ](R = Ph,Et)也可以通过与PhN NPh反应得到配位的苯并二氮杂磷。
    DOI:
    10.1021/om040130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markable two-step, four-electron oxidative addition reactions at phosphorus [P(I)–P(V)] in terminal electrophilic phosphinidene complexes
    作者:Todd W Graham、Konstantin A Udachin、Marek Z Zgierski、Arthur J Carty
    DOI:10.1139/v07-119
    日期:2007.10.1
    investigated. These result in unprecedented four-electron oxidative addition reactions, affording complexes containing the P(V) ligands η1-P(=S)(Cl)(NiPr2) and η1-P(=NR)(Cl)(NiPr2), respectively. DFT calculations support the proposed mechanism.Key words: electrophilic phosphinidene, low coordinate phosphorus, rhenium, oxidative addition, P(I) ligand.
    已经研究了末端膦叉化合物 [Re(CO)5η1-P(NiPr2)}]AlCl4 对氧化剂 S8 和 Me3SnN3 的反应性。这些导致前所未有的四电子氧化加成反应,分别提供含有 P(V) 配体 η1-P(=S)(Cl)(NiPr2) 和 η1-P(=NR)(Cl)(NiPr2) 的配合物。DFT 计算支持所提出的机制。关键词:亲电子膦,低配位,氧化加成,P(I)配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