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取代的
2,2'-联吡啶配体(即
6,6'-二甲基-2,2'-联吡啶、5,5'-二甲基-
2,2'-联吡啶、6,6'-二甲氧基-2 ,2'-联
吡啶和
2,2'-联吡啶)对所得 Cu I均配络合物的可逆氧化作用通过多种技术方法(电子和振动光谱、DFT、电
化学)进行了研究。在四种测试的配合物中,[Cu I (6,6'-dimethyl-2,2'-bipyridine) 2 ] (PF 6 ) 在被有机过氧化物(即
叔丁基过氧化氢,t布欧)。在基于 DFT 的计算的支持下,同时使用 UV-Vis-NIR 和拉曼光谱方法和循环伏安法,可以识别 (i)
铜离子氧化态的变化和 (ii)
铜离子的局部结构的一些特殊修改
金属导致形成 [Cu II OH] +物种。后者能够氧化模型分子(即
环己烯)并显示原始 Cu I配合物的恢复和
环己酮的形成,证实了这些简单的均配 Cu I配合物作为部分氧化反应的模型催化剂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