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i2(OPiv)4(H2O)(N,N,N',N'-tetramethylethylenediamine)2] | 695152-05-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i2(OPiv)4(H2O)(N,N,N',N'-tetramethylethylenediamine)2]
英文别名
[Ni2(OPiv)4(H2O)(tmen)2]
[Ni2(OPiv)4(H2O)(N,N,N',N'-tetramethylethylenediamine)2]化学式
CAS
695152-05-7
化学式
C32H70N4Ni2O9
mdl
——
分子量
772.309
InChiKey
KGJCOXHPHUMIRM-UHFFFAOYSA-J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六氟磷酸钾1-羟基哌啶-2,6-二酮[Ni2(OPiv)4(H2O)(N,N,N',N'-tetramethylethylenediamine)2]甲醇 为溶剂, 以48.5%的产率得到[Ni2(OPiv)2(O(N)(O=C)2(CH2)3)(N,N,N',N'-tetramethylethylenediamine)2][PF6]
    参考文献:
    名称:
    双核模型水解酶和异羟肟酸酯抑制剂模型的结构变化:合成,光谱和结构研究
    摘要:
    结构模型水解酶[M2(OAc)4(H2O)(Im)4]的反应;M = Mn(E'); M = Co(D'); M = Ni(B′)和[M2(OPiv)4(H2O)(tmen)2];M = Mn(E″);M = Co(D″);M = Ni(B'')与许多异羟肟酸,RHA(乙酰-(R = CH3),苯并-(R = C6H5)和N-苯基乙酰异羟肟酸(NPhAHA))给出了一系列异羟肟酸酯双桥配合物[M2( OAc)(RA)2(Im)4] [OTf]和[M2(OPiv)(RA)2(tmen)2] [OTf];M = Co,Ni,其中桥接的异羟肟酸酯显示出新颖的键合模式,其中去质子化的异羟肟酸酯羟基仅桥接两个金属中心。由NPhAHA形成的这种类型的结构是涉及仲异羟肟酸的第一个实例。这些复合物是产气克雷伯菌脲酶(KAU)的乙酰氧肟酸抑制的C319A变体的良好结构模型,其结构与先前报道的含有tmen封端
    DOI:
    10.1016/j.ica.2003.08.021
  • 作为产物:
    描述:
    四甲基乙二胺 、 [Ni9(μ4-O)3(μ3-OH)3(HOOCCMe3)4(OOCCMe3)12] 以 甲醇 为溶剂, 以71%的产率得到[Ni2(OPiv)4(H2O)(N,N,N',N'-tetramethylethylenediamine)2]
    参考文献:
    名称:
    双核模型水解酶和异羟肟酸酯抑制剂模型的结构变化:合成,光谱和结构研究
    摘要:
    结构模型水解酶[M2(OAc)4(H2O)(Im)4]的反应;M = Mn(E'); M = Co(D'); M = Ni(B′)和[M2(OPiv)4(H2O)(tmen)2];M = Mn(E″);M = Co(D″);M = Ni(B'')与许多异羟肟酸,RHA(乙酰-(R = CH3),苯并-(R = C6H5)和N-苯基乙酰异羟肟酸(NPhAHA))给出了一系列异羟肟酸酯双桥配合物[M2( OAc)(RA)2(Im)4] [OTf]和[M2(OPiv)(RA)2(tmen)2] [OTf];M = Co,Ni,其中桥接的异羟肟酸酯显示出新颖的键合模式,其中去质子化的异羟肟酸酯羟基仅桥接两个金属中心。由NPhAHA形成的这种类型的结构是涉及仲异羟肟酸的第一个实例。这些复合物是产气克雷伯菌脲酶(KAU)的乙酰氧肟酸抑制的C319A变体的良好结构模型,其结构与先前报道的含有tmen封端
    DOI:
    10.1016/j.ica.2003.08.02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