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中国化学会第二届全国能源化学学术会议(2025.11.21~11.23 上海)

  • 能源化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化学会
中国化学会 8小时前

重要日期:会前缴费优惠期至2025年8月31日 征稿截止2025年11月1日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驱动下,能源化学作为化学、材料、能源等学科交叉融合的前沿领域,正成为破解能源危机、推动绿色发展的核心引擎。为促进我国能源化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技术创新,中国化学会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等机构,共同发起并举办第二届全国能源化学学术会议。

中国化学会第二届全国能源化学学术会议将于2025年11月21-23日在中国上海召开。由中国化学会能源化学专业委员会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同主办,大会主题是:“材料筑基能源化学,创新驱动低碳未来”。本届大会聚焦能源存储与转换、新能源材料设计、低碳催化技术、太阳能转化利用、先进表征技术、AI材料创制等关键方向,搭建“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应用”全链条交流平台,助力我国能源化学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重大需求。

本次大会设置了包括“锂、钠离子电池材料;固态电池与界面工程;水系电池与液流电池;电、光、热催化材料;有机电合成;含能材料”在内的27个会议分论坛。现已邀请60位院士、55位杰青等共计200余位国家级人才参会,并吸引宁德时代、广东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参展。中国化学会电化学专业委员会和本次大会组委会诚挚邀请国内外从事能源化学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开发及产业界的同仁共聚上海,共同探讨能源化学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推进能源化学的发展与创新。热忱欢迎广大师生及从事储能化学相关领域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及企业代表积极参会,踊跃投稿。

会议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能源化学专业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

承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协办单位: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Energy Materials期刊

大会主席:丁奎岭(上海交通大学)

大会副主席:丁文江(上海交通大学) 樊春海(上海交通大学) 黄富强(上海交通大学)

会议顾问委员会:

委员(按拼音顺序):

包信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成会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陈 军(南开大学)

陈立东(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陈立泉(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陈小明(中山大学)

陈忠伟(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丁文江(上海交通大学)

窦世学(上海理工大学)

樊春海(上海交通大学)

高 松(中山大学)

郭再萍(阿德莱德大学)

顾 辉(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

韩布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黄 维(西北工业大学)

黄 震(上海交通大学)

江 雷(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康 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李 灿(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李亚栋(清华大学)

李永舫(苏州大学)

李玉良(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凌 文(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刘化鹍(上海理工大学)

刘云圻(复旦大学)

欧阳晓平(湘潭大学)

彭慧胜(复旦大学)

乔世璋(阿德莱德大学)

施剑林(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孙宝德(上海交通大学)

孙立成(西湖大学)

孙世刚(厦门大学)

孙学良(宁波东方理工大学)

唐本忠(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唐 勇(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田 禾(华东理工大学)

田中群(厦门大学)

王连洲(昆士兰大学)

王继扬(山东大学)

吴骊珠(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吴明红(福州大学)

夏永姚(复旦大学)

谢素原(厦门大学)

熊仁根(南昌大学/东南大学)

徐政和(南方科技大学)

严纯华(北京大学)

杨金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衣宝廉(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俞书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于吉红(北京师范大学)

张 荻(上海交通大学)

张洪杰(清华大学)

张 锦(北京大学)

张文清(南方科技大学)

张 跃(北京科技大学)

赵东元(复旦大学)

赵进才(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郑南峰(厦门大学)

朱美芳(东华大学)

朱为宏(华东理工大学)

邹志刚(南京大学)

……(持续更新中)

会议学术委员会:

主 席:丁奎岭(上海交通大学)

委员(按拼音顺序):

曹余良(武汉大学)

陈红征(浙江大学)

陈立桅(上海交通大学)

陈 玲(北京师范大学)

陈小龙(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陈雪波(北京师范大学/河南大学)

程方益(南开大学)

侴术雷(温州大学)

崔光磊(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邓德会(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董安钢(复旦大学)

杜春雨(哈尔滨工业大学)

杜亚平(南开大学)

付宏刚(黑龙江大学)

付永柱(郑州大学)

傅 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高 超(浙江大学)

葛子义(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巩金龙(天津大学)

龚学庆(上海交通大学)

谷来丰(上海交通大学)

郭少军(北京大学)

郭玉国(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何湘宁(浙江大学)

洪樟连(浙江大学)

胡 征(南京大学)

黄佳琦(北京理工大学)

黄云辉(华中科技大学)

江海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江莉龙(福州大学)

姜学松(上海交通大学)

姜 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焦丽芳(南开大学)

兰亚乾(华南师范大学)

雷爱文(武汉大学)

李朝升(南京大学)

李春忠(华东理工大学)

李 峰(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李福军(南开大学)

李广社(吉林大学)

李 泓(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李剑锋(厦门大学)

李 隽(清华大学)

李 伟(复旦大学)

李先锋(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林天全(上海交通大学)

刘 彬(香港城市大学)

刘海超(北京大学)

刘洪阳(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刘建军(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刘 攀(上海交通大学)

刘 勇(北京化工大学)

刘 志(上海科技大学)

罗军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马 丁(北京大学)

马紫峰(上海交通大学)

麦立强(武汉理工大学)

麦亦勇(上海交通大学)

梅天胜(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潘世烈(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彭章泉(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齐利民(北京大学)

戚亚冰(上海交通大学)

乔锦丽(东华大学)

秦 勇(兰州大学)

邱介山(北京化工大学)

覃小红(东华大学)

曲良体(清华大学)

沈睦贤(Wiley出版集团)

史 迅(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施思齐(上海大学)

水江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Stefano Passerini(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苏良碧(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孙大林(复旦大学)

孙俊良(北京大学)

孙 强(北京大学)

孙晓明(北京化工大学)

陶新永(浙江工业大学)

唐永炳(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汤卫平(上海交通大学)

万 颖(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汪长春(复旦大学)

王 博(北京理工大学)

王 丹(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王 峰(北京化工大学)

王久林(上海交通大学)

王双印(湖南大学)

王晓慧(清华大学)

王永刚(复旦大学)

魏建华(上海华谊(集团)公司)

魏子栋(重庆大学)

吴长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吴 凯(上海交通大学/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吴宇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吴宇平(东南大学)

吴忠帅(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邢 巍(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邢献然(北京科技大学)

徐冰君(北京大学)

徐 军(清华大学)

徐 强(南方科技大学)

徐维林(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薛冬峰(电子科技大学)

薛玉瑞(山东大学)

严 锋(苏州大学)

严启龙(西北工业大学)

杨恩东(南通江海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杨化桂(华东理工大学)

杨 辉(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杨全红(天津大学)

杨四海(北京大学)

杨文革(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

杨 勇(厦门大学)

余家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余 倩(浙江大学)

余 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臧双全(郑州大学)

曾海波(南京理工大学)

翟天佑(华中科技大学)

张 兵(天津大学)

张金龙(华东理工大学)

张金星(北京师范大学)

张礼知(上海交通大学)

张 强(清华大学)

张铁锐(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张亚文(北京大学)

张 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章福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赵 显(山东大学)

赵一新(上海交通大学)

赵予生(宁波东方理工大学)

赵 震(中国石油大学)

郑耿锋(复旦大学)

支春义(香港城市大学)

庄 林(武汉大学)

周豪慎(南京大学)

周欢萍(北京大学)

邹建新(上海交通大学)

邹如强(北京大学)

……(持续更新中)

会议组织委员会

主席:林天全(上海交通大学) 姜学松(上海交通大学)

秘书长:梅大江(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吕希蒙(上海交通大学)

委员(按拼音顺序):

毕辉、曹宵鸣、陈晨、陈俊超、陈露、陈劭力、陈悦天、陈征、种丽娜、崔香枝、董春阳、董武杰、窦鑫维、方为、方裕强、杲祥文、龚鸣、关安翔、韩庆、胡春、胡传刚、胡志刚、蒋昆、纪亚、况敏、赖伟鸿、李林森、李永、梁佳、梁正、林羲、刘家旺、刘鹏飞、刘添彪、罗丹、马元元、缪炎峰、潘林枫、沈水云、盛弘源、田静宜、田章留、汪圣尧、汪尧进、王飞、王家成、王瑞琦、王生浩、王鑫、王昱沆、吴昊、吴洋、夏广林、徐吉健、徐鹏涛、杨建平、杨阳、仰志斌、叶天南、叶子纬、张黎明、张林娟、张世从、张智涛、章晔、赵婕、赵培尧、赵伟、赵再望、钟秋燕、周万海、祖连海……(持续更新中)

会务组:巩家旭、李涛、刘铮铮、吕卓然、潘军、彭芦苇、王远、邢爽、蔚明辉、赵雨薇

会议主题与内容

会议围绕以下分会展开深度研讨:

会议亮点与特色活动

1、顶尖学术报告

(a) 大会特邀报告人(部分):包信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永舫(苏州大学)、彭慧胜(复旦大学)、孙立成(西湖大学)、唐本忠(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按拼音顺序);

(b) 邀请200余位国内国际顶尖学者分享前沿成果。

2、产学研深度融合

能源化学技术展示:吸引宁德时代、广东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等多家领军企事业单位参展,展示最新技术产品与装备。

产业需求对接会:发布企业技术难题榜单(如“长寿命固态电解质开发”“低成本电解水制氢工艺”),组织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现场对接。

3、特色学术活动

“双碳”战略圆桌论坛:联合业内头部企业与顶尖专家,探讨新能源产学研合作与未来发展战略。

参会信息

线上注册截止日期:2025年11月14日(含)

现场注册日期:2025年11月21日至23日

会议交流形式:大会报告、主题报告、邀请报告、口头报告、特色论坛、墙报展示等

论文、墙报截稿日期:2025年11月1日(含)

会议官网:https://www.chemsoc.org.cn/meeting/NCEC2025/

投稿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各个分会涉及的能源化学、材料与先进表征技术研究内容。重点包括离子电池、水系电池、能源化学新理论、能源材料设计合成、能源催化、新能源技术与先进表征、燃料电池、氢能源化学、太阳能转化利用、生物质转化与利用、化石能源转化、原位表界面机制研究及其他交叉领域等。

未尽事宜请联系:王远,email: wangyuan01616@163.com;吕希蒙,email: ncec2025@163.com;

会议缴费信息

缴费方式:

本次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收取会议费并出具会议费发票。

(1)缴费方式1:银行转账。

开户行:中国银行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支行

账户名称:上海交通大学

银行账号:439059226890

汇款备注(请务必标注):能源化学会+单位名称+姓名

(2)缴费方式2:会议网站扫描二维码支付。

(3)缴费方式3:现场缴费。

住宿费:住宿费用自理。

其它未尽事宜将在第二轮通知中说明。

联系方式

1. 学术联系人:

吕希蒙 电话:18817363018(微信同号) 邮箱:ncec2025@163.com

2. 赞助与合作联系人:

梅大江 电话:15021295691(微信同号) 邮箱:meidajiang@163.com

3. 财务联系人:

邢爽 电话:18811367259 邮箱:xsgalaxy@163.com

4. 会场联系人:

巩家旭 电话:18381676003 邮箱:gongjiaxu@sjtu.edu.cn

【免责声明】发布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业内人士投稿以及微信公众号等公开资源,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所有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和交流使用。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删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