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 “化学生物学系列青年论坛”
第3期
分子探针:疾病化学干预
“化学生物学系列青年论坛”由中国化学会化学生物学学科委员会发起,中国化学生物学青年组织委员会组织,旨在为青年学者提供工作交流的舞台,关注青年人才成长需求,并邀请国内化学生物学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担任点评专家,共同讨论化学生物学前沿研究方向。
论坛面向国内化学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广大师生,第二届“化学生物学系列青年论坛”定于2024年11月至2025年02月(每)周六上午08:30-12:00在线直播。
本期论坛时间及形式
2024年12月14日(星期六)
08:30-12:00
扫码预约观看
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观看
日程安排
主办组织
中国化学会化学生物学学科委员会
中国化学生物学青年组织委员会
承办组织
天然药物及核药基础与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
论坛召集人
胡海宇 研究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余志义 教 授 山东大学
分子探针:疾病化学干预
论坛信息及摘要
周璐 教授
复旦大学
报告题目:
靶向糖脂代谢酶的化学干预与药物开发
报告摘要:现代社会重大疾病包括肿瘤、慢性炎症等和代谢异常密切相关,其中糖脂代谢酶在这些疾病的重大诱因或在疾病进展中扮演重要作用。为了阐明糖脂代谢通路新靶标的功能并开发分子探针进行疾病干预,我们开发了基于蛋白质组学和DNA编码化合物库联用的ABPP-CoDEL策略,用于全新靶标的共价分子探针筛选;针对肿瘤糖酵解关键酶磷酸甘油酸变位酶(PGAM1)和炎症相关脂代谢酶鞘磷脂合酶2(SMS2)开发了高活性及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揭示了其分子作用机制,利用这些分子发现了全新的疾病适应症并开展研究者发起临床研究。
张崇敬 研究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报告题目:
血红素靶向的化学生物学研究
报告摘要:血红素是至关重要的活性物质。例如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就是通过结合在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传输。本报告将介绍课题组基于过氧化物血红素靶向的创新药物和分子探针的研发。
余斌 教授
郑州大学
报告题目:
靶向P-gp/EGFR正反馈调节机制的先导化合物发现
报告摘要:正反馈调节机制在肿瘤耐药等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靶向这一调节机制已成为一类重要的治疗新策略。课题组围绕P-gp/EGFR正反馈调节机制开展了系统的先导化合物设计、优化及活性机制评价,获得了多个高活性成药性好的先导化合物,为靶向这一调控机制的候选药物开发提供物质基础。
冯欣欣 副教授
湖南大学
报告题目:
“抗耐药性”抗菌机制探索
报告摘要:细菌感染及其耐药性问题已成为严重威胁公共卫生的全球性难题。冯欣欣课题组围绕“抗耐药性”抗菌机制发掘这一关键科学问题,以“配体-受体互作诱导的多重组装”策略为基本化学原理,在抗菌机制研究上取得了以下成果:(1)利用“外膜诱导的协同组装” 突破耐药的屏障性;(2)通过“配体-多槽受体的多价组装”和“原位受体诱导的分子自组装” 抑制耐药的进化性;(3)采用“内体膜融合组装” 克服耐药的隐匿性。本报告将重点分享团队在“原位受体诱导的分子自组装”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白昊天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报告题目:
生物电子转移调控与生物功能化学干预
报告摘要:生物过程是细胞和分子相互作用的集合,其中氧化与还原反应的耦合、精巧的电子传递链形成了生命活动和生物合成的基础。近期,我们基于有机光电分子材料的可控生物组装新方法,发展了生物微环境中电子转移过程调控与生物功能化学干预新技术,在肿瘤细胞检测、乏氧肿瘤细胞凋亡等重大疾病诊疗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侯卫 副研究员
浙江工业大学
报告题目:
Se-N交换点击化学工具的开发与应用
报告摘要:点击化学简化并加速了功能分子的发现,在化学生物学等领域应用广泛。现有的点击化学均已构成生命的元素 C、S和P为连接中心,以人体必需微量元素Se为连接中心的点击化学此前未见报道。团队基于“依布硒啉与Cys间的共价交联反应”,提出了“Se-N交换(SeNEx)点击化学”的学术概念,并发展了系列Se-N交换点击化学工具。利用SeNEx实现了生物大分子精准硒化修饰,并率先实现了含硒DNA编码化合物(SeDEL)和含硒原位组合库的构建,据此发现并确证了多个含硒小分子探针。
欢迎扫码看直播
【免责声明】发布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业内人士投稿以及微信公众号等公开资源,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所有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和交流使用。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