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体(spirochetes)是一类革兰氏染色阴性的原核细胞微生物,形态细长、柔软,弯曲为螺旋状,能进行活跃的螺旋运动。它们的生物学特点介于细菌与原虫之间,根据其螺旋的数量、大小和形态等特征可归入不同的属。
对人类具有重要致病作用的螺旋体包括:
螺旋体包括外膜(细胞壁)、菌体和轴丝3部分。外膜蛋白作为螺旋体最外层结构,具有较强的抗原性,并与螺旋体的毒力和致病性相关。这些蛋白质还能引发宿主产生相应的抗体以应对感染;轴丝参与了螺旋体的运动。
螺旋体病是人类历史上的古老传染病之一,至今仍然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例如,钩端螺旋体病继续威胁着广大农民的健康与生命,在一些地区回归热和莱姆病等新疾病也在逐渐增加。
螺旋体通常通过细小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并以独特的螺旋运动方式引发感染。它们侵入人体后会在局部形成特征性的皮肤和黏膜损害,随后经血管或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并繁殖,进而侵犯相应的靶组织和器官,导致多种临床表现。部分疾病可发展为慢性感染,留下后遗症。
诊断螺旋体病的技术包括:
螺旋体对多种抗生素敏感,尚未发现耐药株的报道。初次使用杀菌性抗生素治疗某些螺旋体病时,可能观察到赫氏反应,即病情暂时加重的现象。
因此,应采取综合预防措施以控制和预防螺旋体病的发生与流行,包括原虫控制、疫苗接种及化学预防等策略。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结构式图片 |
---|---|---|---|---|
碱式水杨酸铋 | bismuth subsalicylate | 14882-18-9 | Bi*C7H4O3*HO |
|
咪唑-4-甲酸乙酯 | ethyl 1H-imidazole-4-carboxylate | 23785-21-9 | C6H8N2O2 |
|
—— | Disodium 4,4'-(diarsene-1,2-diyl)bis{2-[(sulfomethyl)amino]phenolate} | 618-82-6 | C14H14As2N2Na2O8S2 |
|
—— | Sodium;2-amino-4-[4-hydroxy-3-(hydroxysulfanyloxymethylamino)phenyl]arsanylidenearsanylphenolate | 457-60-3 | C13H13As2N2O4S*N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