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途 牛抗菌肽是从牛嗜中性粒细胞中分离出的一种有效的含12个氨基酸的环状抗菌肽。它能够抑制细菌和酵母菌的生长,并能杀死真菌红毛癣菌,同时还能增加膜的通透性,抑制假苹果芽孢杆菌的生长和生物膜的形成。
分类 根据分子结构特征,牛抗菌肽主要分为两大类:防御素和cathelicidins。前者含有6个保守半胱氨酸,形成3个分子内二硫键;后者则含有保守cathelin区域,形成结构各异的抗菌肽。牛抗菌肽共有13种,主要包括牛β一防御素、气管上皮抗菌肽、舌抗菌肽、肠上皮细胞抗菌肽(即肠肽素)及牛肽聚糖识别蛋白。
作用机理 尽管关于牛抗菌肽的作用机理尚不明确,但大多研究者认为,其抗病原微生物的过程是由于分子表面所带的正电荷与靶细胞表面带相反电荷发生反应,形成电压依赖性的离子渗透性膜通道,破坏细胞膜完整性,从而导致细胞死亡。
靶点 Bacteria; Yeast; Fungus
体外研究 牛抗菌肽(Bactenecin)是由固相肽合成法合成并重折叠成完全二硫键结合形式。它能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浓度与从牛嗜中性粒细胞纯化得到的肽相同,并且还能抑制其他重要细菌和酵母菌的生长,杀死红毛癣菌。Bactenecin 是一种十二肽,对大鼠胚胎神经元、胎儿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及人脑胶质瘤细胞表现出强烈的毒性。它与脂多糖(LPS)结合力强,并诱导活细胞内膜紊乱。与模型膜的相互作用导致膜流动性变化和渗透性增加,从而引起跨膜染料泄漏。
参考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