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蛋白酪氨酸激酶

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PTK

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PTK)是一组能催化ATP上的磷酸基转移到许多蛋白质酪氨酸残基上,使其发生磷酸化,并激活各种底物酶的酶系。通过一系列反应影响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研究表明,许多PTK抑制剂具有抗癌活性,部分可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与其他抗癌药物联合使用治疗癌症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受体酪氨酸激酶(RTK)

受体酪氨酸激酶是一类重要的细胞表面受体家族,由胞外结构域、跨膜区和含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胞内区域组成。已发现超过50种不同的RTK,按其结构可分为6个亚族。这些受体以可溶性或膜结合多肽或蛋白激素为配体,如胰岛素、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等。

受体酪氨酸激酶的激活

受体酪氨酸激酶的激活是一个复杂过程。首先,需要配体介导的二聚化形成同源或异源二聚体,并在二聚体内相互磷酸化胞内区域的酪氨酸残基,即自磷酸化。发现配体介导的受体二聚化是激活一次跨膜酶偶联受体的普遍机制。不同类型的配体作用机理略有差异:一些配体自身为二聚体(如PDGF),而另一些则形成1:2比例的配体-受体复合物。

甲磺酸伊马替尼

甲磺酸伊马替尼是一种新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属于苯氨嘧啶衍生物。约95%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有Pb染色体阳性,导致ABL原癌基因与BCR结合形成融合蛋白p-210,具有较高的酪氨酸激酶活性。本药能强烈抑制ABL酪氨酸激酶活性,特异性地抑制ABL表达和BCR-ABL细胞增殖,用于治疗CML。此外,它还能抑制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和干细胞因子(SCF)受体的酪氨酸激酶,并抑制这两种因子介导的生化反应。

酪氨酸激酶受体通路

酪氨酸激酶受体是细胞信号传导网络中最重要的通路之一,多数生长因子通过此通路行使调控功能。这类受体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或通过结合膜内酪氨酸蛋白激酶发挥作用。当激动剂与细胞外识别部位结合后,膜内酪氨酸蛋白激酶被激活并磷酸化自身和效应器。

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

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RTPK)通过使底物蛋白中酪氨酸残基磷酸化起作用,分为受体型和非受体型。它们的配体多为细胞生长因子,如PDGF、EGF、FGF等,能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及代谢。

受体酪氨酸激酶联系

这类受体本身不具酪氨酸激酶活性,但胞质侧含有蛋白酪氨酸激酶位点。当与配体结合后,可激活JAK类蛋白酪氨酸激酶,启动细胞内信号转导。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结构式图片
—— receptor protein-tyrosine kinase —— —— ——
—— bacterial tyrosine kinase —— —— ——
—— non-specific protein-tyrosine kinase 114051-78-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