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s(acetylthiomethyl)dimethylsilane | 918904-50-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acetylthiomethyl)dimethylsilane
英文别名
S-[[acetylsulfanylmethyl(dimethyl)silyl]methyl] ethanethioate
bis(acetylthiomethyl)dimethylsilane化学式
CAS
918904-50-4
化学式
C8H16O2S2Si
mdl
——
分子量
236.431
InChiKey
BPILFVQHCDBIN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33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5
  • 拓扑面积:
    84.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bis(acetylthiomethyl)dimethylsilane 在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盐酸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反应 22.5h, 以80%的产率得到二(巯基甲基)二甲基硅烷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双-,三-和四-(巯基甲基)硅烷的铁结合配体的[FeFe]氢化酶中活性位点的模型
    摘要:
    从相应的(氯甲基)硅烷开始,合成了一系列通式为R n Si(CH 2 SH)4- n(n = 0-2; R =有机基)的多官能(巯基甲基)硅烷。它们被用作多齿配体,用于将十二碳三铁Fe 3(CO)12转化为羰基铁配合物,其中去质子化的(巯基甲基)硅烷充当μ-桥联配体。这些络合物可以被认为是[FeFe]氢化酶的模型。它们的特征在于元素分析(C,H,S),NMR光谱研究(1 H,13 C,29Si)和单晶X射线衍射。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它们的电化学性质,揭示了由这些化合物催化形成二氢的新机理,其中一个硫原子在催化循环中被​​质子化。三齿配体MeSi(CH 2 SH)3与Fe 3(CO)12的反应产生了四核簇化合物。通过X射线衍射,电化学,拉曼光谱,穆斯堡尔光谱和磁化率技术进行的详细研究表明,对于该化合物,最初[Fe 2 {μ-MeSi(CH 2 S)2 CH 2 SH}(CO)6] 形成了。然
    DOI:
    10.1021/ic101399k
  • 作为产物:
    描述:
    双二氯甲基二甲基硅烷potassium thioacetate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21.0h, 以86%的产率得到bis(acetylthiomethyl)dimethylsilane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双-,三-和四-(巯基甲基)硅烷的铁结合配体的[FeFe]氢化酶中活性位点的模型
    摘要:
    从相应的(氯甲基)硅烷开始,合成了一系列通式为R n Si(CH 2 SH)4- n(n = 0-2; R =有机基)的多官能(巯基甲基)硅烷。它们被用作多齿配体,用于将十二碳三铁Fe 3(CO)12转化为羰基铁配合物,其中去质子化的(巯基甲基)硅烷充当μ-桥联配体。这些络合物可以被认为是[FeFe]氢化酶的模型。它们的特征在于元素分析(C,H,S),NMR光谱研究(1 H,13 C,29Si)和单晶X射线衍射。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它们的电化学性质,揭示了由这些化合物催化形成二氢的新机理,其中一个硫原子在催化循环中被​​质子化。三齿配体MeSi(CH 2 SH)3与Fe 3(CO)12的反应产生了四核簇化合物。通过X射线衍射,电化学,拉曼光谱,穆斯堡尔光谱和磁化率技术进行的详细研究表明,对于该化合物,最初[Fe 2 {μ-MeSi(CH 2 S)2 CH 2 SH}(CO)6] 形成了。然
    DOI:
    10.1021/ic101399k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Chemistry of New, Mixed Group 14 and 16 Heterocycles:  Nucleophile-Induced Ring Contraction of Mesocyclic Dications
    作者:Eric Block、Evgeny V. Dikarev、Richard S. Glass、Jin、Bo Li、Xiaojie Li、Shao-Zhong Zhang
    DOI:10.1021/ja065037j
    日期:2006.11.1
    More than 40 new 4- to 12-membered ring heterocycles containing various combinations of Group 14 and 16 elements Si, Sn, S, Se, and Te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fully characterized. Synthesis of these small-ring as well as medium-ring (mesocyclic) heterocycles from alpha,omega-dihalides is facilitated by the presence of gem-dialkylsilyl and gem-dialkylstannyl groups in the precursors. Conformations
    已经合成并充分表征了 40 多种新的 4 至 12 元环杂环,这些杂环包含 14 和 16 族元素 Si、Sn、S、Se 和 Te 的各种组合。前体中存在墒二烷基甲硅烷基和墒二烷基甲烷基,有助于从 α,ω-二卤化物合成这些小环和中环(中环)杂环。通过 X 射线晶体结构分析确定了几种固态新环系统的构象。用 NOPF6 或 Br2 氧化混合的 S(Se, Te)/Si 八元环中间环,分别产生二化物或双环二化物,可通过 NMR 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在用亲核试剂处理时,介环基团或相应的自由基阳离子会发生环收缩,产生五元或六元环杂环。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羧酸-三聚乙二醇-硫代乙酸酯 磷酸)二氢8-羰基腺苷5'-( 硫代甲酰胺 硫代二乙醇酸二异丙酯 硫代乙酸甲酯 硫代乙酸烯丙酯 硫代乙酸氯代丙酯 硫代乙酸丙酯 硫代乙酸S-正丁酯 硫代乙酸S-乙酯 硫代乙酸S-(2-氨基-乙基)酯盐酸盐 硫代乙酸S-(2,3-二氯丙酯) 硫代乙酸(Z)-S-(3-甲基戊-2-烯-4-炔基)酯 硫代乙酸 S-异丙基酯 硫代乙酸 S-(2-氧代丙基)酯 硫代乙酸 S-(2-氟乙基)酯 硫代丙酸甲酯 硫代丙酸S-乙酯 硫代丙酸S-(2-二甲氨基乙酯) 甲硫代酰胺,N,N-二乙基- 甲基-三聚乙二醇-硫代乙酸酯 环戊硫醇乙酸 环己烷羰基硫代羧酸s-叔丁酯 环己基甲硫醇乙酸 氰甲基硫代乙酸 孟鲁司特钠杂质 叔-丁基-3,6,9,12,15,18,21-七氧杂-34-氧代-33-硫杂三十五烷酸酯 卡托普利杂质6 乙酸3-(乙酰巯基)己酯 乙酰硫酯-六聚乙二醇-炔 乙酰硫酯-八聚乙二醇-炔 乙酰硫酯-三聚乙二醇-炔 乙酰基硫醚 乙酰基硫基-PEG4-炔 乙硫酸,S-环丙基酯 乙硫酸,S-1-环己烯-1-基酯 乙硫酸,S-(3-碘丙基)酯 乙硫酸,S-(1,1-二乙基丙基)酯 乙硫基甲醛 乙基三氟巯基乙酯 丙酸烯丙巯酯 丙酸,3-丙氧基-3-硫代-,乙基酯 s-(2-氨乙基)硫代乙酸 S-(4-氰基丁基)硫代乙酸酯 S-癸基2,2-二甲基硫代丙酸酯 S-甲基环戊烯-1-硫代甲酸酯 S-甲基环己烯-1-硫代甲酸酯 S-甲基氰基硫代乙酸酯 S-甲基2-甲基硫代丙酸酯 S-甲基2-丙氧基硫代丙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