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R)-1-((3aR,5R,6S,6aR)-6-(acryloyloxy)-2,2-dimethyltetrahydrofuro[2,3-d][1,3]dioxol-5-yl)ethane-1,2-diyl bis(4-chloro-4-oxobutanoate) | 1025023-52-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R)-1-((3aR,5R,6S,6aR)-6-(acryloyloxy)-2,2-dimethyltetrahydrofuro[2,3-d][1,3]dioxol-5-yl)ethane-1,2-diyl bis(4-chloro-4-oxobutanoate)
英文别名
——
(R)-1-((3aR,5R,6S,6aR)-6-(acryloyloxy)-2,2-dimethyltetrahydrofuro[2,3-d][1,3]dioxol-5-yl)ethane-1,2-diyl bis(4-chloro-4-oxobutanoate) 化学式
CAS
1025023-52-2
化学式
C20H24Cl2O11
mdl
——
分子量
511.31
InChiKey
VVRHISXTJVNMQL-RKQOPIJL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51
  • 重原子数:
    33.0
  • 可旋转键数:
    12.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5
  • 拓扑面积:
    140.7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11.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Glyconanobiotics:用于 MRSA 和炭疽芽孢杆菌的新型碳水化合物纳米颗粒抗生素。
    摘要:
    本报告描述了在其框架内具有共价结合抗生素的糖基化聚丙烯酸酯纳米颗粒的合成和评估。必需的糖基化药物单体是从三种已知抗生素中的一种制备的,即 N-仲丁硫基 β-内酰胺、环丙沙星和青霉素,通过与 3-O-丙烯酰-1,2-O-异亚丙基-5,6 酰化双((氯琥珀酰)氧基)-d-呋喃葡萄糖(7)或 6-O-乙酰基-3-O-丙烯酰-1,2-O-异亚丙基-5-(氯琥珀酰)氧基-α-d-葡萄糖苷(10 )。在作为表面活性剂的十二烷基硫酸钠(3 重量%)和作为自由基引发剂(1 重量%)的过硫酸钾存在下,这些丙烯酸酯单体在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的 7:3 (w:w) 混合物中进行乳液聚合. 所得纳米颗粒乳液的特征在于动态光散射,并发现与我们之前研究的系统具有相似的直径(约 40 nm)和尺寸分布。微生物测试表明,N-仲丁硫基β-内酰胺和环丙沙星纳米颗粒均具有强大的体外抗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炭疽杆菌的活性,而结合
    DOI:
    10.1016/j.bmc.2007.11.052
  • 作为产物:
    描述:
    4,4'-(((R)-1-((3aR,5R,6S,6aR)-6-(acryloyloxy)-2,2-dimethyltetrahydrofuro[2,3-d][1,3]dioxol-5-yl)ethane-1,2-diyl)bis(oxy))bis(4-oxobutanoic acid) 氯化亚砜 作用下, 反应 0.75h, 以98%的产率得到(R)-1-((3aR,5R,6S,6aR)-6-(acryloyloxy)-2,2-dimethyltetrahydrofuro[2,3-d][1,3]dioxol-5-yl)ethane-1,2-diyl bis(4-chloro-4-oxobuta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Glyconanobiotics:用于 MRSA 和炭疽芽孢杆菌的新型碳水化合物纳米颗粒抗生素。
    摘要:
    本报告描述了在其框架内具有共价结合抗生素的糖基化聚丙烯酸酯纳米颗粒的合成和评估。必需的糖基化药物单体是从三种已知抗生素中的一种制备的,即 N-仲丁硫基 β-内酰胺、环丙沙星和青霉素,通过与 3-O-丙烯酰-1,2-O-异亚丙基-5,6 酰化双((氯琥珀酰)氧基)-d-呋喃葡萄糖(7)或 6-O-乙酰基-3-O-丙烯酰-1,2-O-异亚丙基-5-(氯琥珀酰)氧基-α-d-葡萄糖苷(10 )。在作为表面活性剂的十二烷基硫酸钠(3 重量%)和作为自由基引发剂(1 重量%)的过硫酸钾存在下,这些丙烯酸酯单体在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的 7:3 (w:w) 混合物中进行乳液聚合. 所得纳米颗粒乳液的特征在于动态光散射,并发现与我们之前研究的系统具有相似的直径(约 40 nm)和尺寸分布。微生物测试表明,N-仲丁硫基β-内酰胺和环丙沙星纳米颗粒均具有强大的体外抗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炭疽杆菌的活性,而结合
    DOI:
    10.1016/j.bmc.2007.11.05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