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4-(nitro)phenyl)amino]acetamido}benzoic acid | 195393-49-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4-(nitro)phenyl)amino]acetamido}benzoic acid
英文别名
2-[[2-(4-Nitroanilino)acetyl]amino]benzoic acid
2-{2-[(4-(nitro)phenyl)amino]acetamido}benzoic acid化学式
CAS
195393-49-8
化学式
C15H13N3O5
mdl
——
分子量
315.285
InChiKey
SSGGCGRYQLSPI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653.4±50.0 °C(Predicted)
  • 密度:
    1.496±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7
  • 拓扑面积:
    124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2-[(4-(nitro)phenyl)amino]acetamido}benzoic acid 在 PPA 作用下, 反应 2.0h, 以37%的产率得到2-hydroxy-3-((4-nitrophenyl)amino)quinolin-4(1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一,二或三个基本侧链的吲哚[3,2-b]喹啉的合成,G-四链体稳定,对接研究及其对癌细胞的影响
    摘要:
    端粒和致癌启动子区域中的G-四链体(G4)DNA结构是癌症治疗的潜在目标,并且已证明G4配体可调节端粒酶活性和癌基因转录。在这里,我们报告了20种吲哚[3,2- b]的合成和G4热稳定作用,通过FRET熔解测定确定]喹啉单,双和三取代有碱性侧链。还进行了分子建模研究,以试图使配体与G4的结合姿势合理化。总体而言,结果表明配体结合和G4 DNA热稳定性随N5-甲基或7-羧基和丙胺侧链而增加,而G4和双链DNA之间的选择性似乎受碱性侧基的数量和相对位置的调节链。在所有研究过的吲哚喹啉衍生物中,带有7-(氨基烷基)羧酸酯侧链的新型三取代化合物3 d和4 d脱颖而出,是最有希望的化合物。它们显示出较高的G4热稳定性(ΔT m值在17至8°C之间),且G4间的ΔHsp90A > KRas21R≈F21T > c-Kit2的T m趋势,对G4的选择性比双链DNA高10倍,对HCT116癌细胞系(IC 50和IC
    DOI:
    10.1002/cmdc.201300288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一,二或三个基本侧链的吲哚[3,2-b]喹啉的合成,G-四链体稳定,对接研究及其对癌细胞的影响
    摘要:
    端粒和致癌启动子区域中的G-四链体(G4)DNA结构是癌症治疗的潜在目标,并且已证明G4配体可调节端粒酶活性和癌基因转录。在这里,我们报告了20种吲哚[3,2- b]的合成和G4热稳定作用,通过FRET熔解测定确定]喹啉单,双和三取代有碱性侧链。还进行了分子建模研究,以试图使配体与G4的结合姿势合理化。总体而言,结果表明配体结合和G4 DNA热稳定性随N5-甲基或7-羧基和丙胺侧链而增加,而G4和双链DNA之间的选择性似乎受碱性侧基的数量和相对位置的调节链。在所有研究过的吲哚喹啉衍生物中,带有7-(氨基烷基)羧酸酯侧链的新型三取代化合物3 d和4 d脱颖而出,是最有希望的化合物。它们显示出较高的G4热稳定性(ΔT m值在17至8°C之间),且G4间的ΔHsp90A > KRas21R≈F21T > c-Kit2的T m趋势,对G4的选择性比双链DNA高10倍,对HCT116癌细胞系(IC 50和IC
    DOI:
    10.1002/cmdc.20130028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US5741926A
    申请人:——
    公开号:US5741926A
    公开(公告)日:1998-04-21
  • Synthesis, G-Quadruplex Stabilisation, Docking Studies, and Effect on Cancer Cells of Indolo[3,2-<i>b</i>]quinolines with One, Two, or Three Basic Side Chains
    作者:João Lavrado、Pedro M. Borralho、Stephan A. Ohnmacht、Rui E. Castro、Cecília M. P. Rodrigues、Rui Moreira、Daniel J. V. A. dos Santos、Stephen Neidle、Alexandra Paulo
    DOI:10.1002/cmdc.201300288
    日期:2013.8.19
    binding and G4 DNA thermal stabilisation increase with an N5‐methyl or a 7‐carboxylate group and propylamine side chains, whereas selectivity between G4 and duplex DNA appears to be modulated by the number and relative position of basic side chains. From all the indoloquinoline derivatives studied, the novel trisubstituted compounds 3 d and 4 d, bearing a 7‐(aminoalkyl)carboxylate side chain, stand out
    端粒和致癌启动子区域中的G-四链体(G4)DNA结构是癌症治疗的潜在目标,并且已证明G4配体可调节端粒酶活性和癌基因转录。在这里,我们报告了20种吲哚[3,2- b]的合成和G4热稳定作用,通过FRET熔解测定确定]喹啉单,双和三取代有碱性侧链。还进行了分子建模研究,以试图使配体与G4的结合姿势合理化。总体而言,结果表明配体结合和G4 DNA热稳定性随N5-甲基或7-羧基和丙胺侧链而增加,而G4和双链DNA之间的选择性似乎受碱性侧基的数量和相对位置的调节链。在所有研究过的吲哚喹啉衍生物中,带有7-(氨基烷基)羧酸酯侧链的新型三取代化合物3 d和4 d脱颖而出,是最有希望的化合物。它们显示出较高的G4热稳定性(ΔT m值在17至8°C之间),且G4间的ΔHsp90A > KRas21R≈F21T > c-Kit2的T m趋势,对G4的选择性比双链DNA高10倍,对HCT116癌细胞系(IC 50和IC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