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O-methyl (4-methoxyphenyl)phosphonochloridothioate | 858128-24-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O-methyl (4-methoxyphenyl)phosphonochloridothioate
英文别名
Chloro-methoxy-(4-methoxyphenyl)-sulfanylidene-lambda5-phosphane;chloro-methoxy-(4-methoxyphenyl)-sulfanylidene-λ5-phosphane
O-methyl (4-methoxyphenyl)phosphonochloridothioate化学式
CAS
858128-24-2
化学式
C8H10ClO2PS
mdl
——
分子量
236.659
InChiKey
JSCJTDJFLHHTF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5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50.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Lawesson试剂与N-烷基异羟肟酸的反应机理
    摘要:
    通过研究 2,4-双(4-甲氧基苯基)-1,3,2,4-二硫代二膦烷 2,4-二硫化物(劳森试剂,LR)和N-烷基异羟肟酸 HA 1. 主要中间体是一种加合物,O-二硫代膦酰化异羟肟酸 19,它分解产生偏硫代膦酸酯 (AnsPOS)、一个硫原子和一个酰胺。同时,由于 19 和间二硫代膦酸酯 (AnsPSS) 在平衡状态下共存,羰基被硫代化。还已经确定,在还原和硫化过程中形成的单体 AnsPOS 不会低聚成环状三聚体 5 和线性低聚物,这是酰胺与 LR 反应的典型特征。由于反应混合物中有未反应的HA 1,AnsPOS 参与受控转化以形成二聚体,即相应的焦硫代膦酸酯 3,以及中间体 O-硫代膦酰化异羟肟酸 2。AnsPOS 的水解产物,即 (4-甲氧基苯基) 硫代膦酸 4,参与最后的反应。(©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Germany
    DOI:
    10.1002/ejoc.200400727
  • 作为产物:
    描述:
    O-methyl hydrogen (4-methoxyphenyl)phosphonothioate三氯氧磷 作用下, 以33%的产率得到O-methyl (4-methoxyphenyl)phosphonochloridothi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Lawesson试剂与N-烷基异羟肟酸的反应机理
    摘要:
    通过研究 2,4-双(4-甲氧基苯基)-1,3,2,4-二硫代二膦烷 2,4-二硫化物(劳森试剂,LR)和N-烷基异羟肟酸 HA 1. 主要中间体是一种加合物,O-二硫代膦酰化异羟肟酸 19,它分解产生偏硫代膦酸酯 (AnsPOS)、一个硫原子和一个酰胺。同时,由于 19 和间二硫代膦酸酯 (AnsPSS) 在平衡状态下共存,羰基被硫代化。还已经确定,在还原和硫化过程中形成的单体 AnsPOS 不会低聚成环状三聚体 5 和线性低聚物,这是酰胺与 LR 反应的典型特征。由于反应混合物中有未反应的HA 1,AnsPOS 参与受控转化以形成二聚体,即相应的焦硫代膦酸酯 3,以及中间体 O-硫代膦酰化异羟肟酸 2。AnsPOS 的水解产物,即 (4-甲氧基苯基) 硫代膦酸 4,参与最后的反应。(©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Germany
    DOI:
    10.1002/ejoc.20040072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echanism of the Reaction of Lawesson’s Reagent withN-Alkylhydroxamic Acids
    作者:Witold Przychodzeń
    DOI:10.1002/ejoc.200400727
    日期:2005.5
    The mechanism of the reaction under discussion has been established by investigating the products of the reaction between 2,4-bis(4-methoxyphenyl)-1,3,2,4-dithiadiphosphetane 2,4-disulfide (Lawessons reagent, LR) and N-alkylhydroxamic acids HAs 1. The primary intermediate is an adduct, O-dithiophosphonylated hydroxamic acid 19, which decomposes to yield metathiophosphonate (AnsPOS), a sulfur atom
    通过研究 2,4-双(4-甲氧基苯基)-1,3,2,4-二硫代二膦烷 2,4-二硫化物(劳森试剂,LR)和N-烷基异羟肟酸 HA 1. 主要中间体是一种加合物,O-二硫代膦酰化异羟肟酸 19,它分解产生偏硫代膦酸酯 (AnsPOS)、一个硫原子和一个酰胺。同时,由于 19 和间二硫代膦酸酯 (AnsPSS) 在平衡状态下共存,羰基被硫代化。还已经确定,在还原和硫化过程中形成的单体 AnsPOS 不会低聚成环状三聚体 5 和线性低聚物,这是酰胺与 LR 反应的典型特征。由于反应混合物中有未反应的HA 1,AnsPOS 参与受控转化以形成二聚体,即相应的焦硫代膦酸酯 3,以及中间体 O-硫代膦酰化异羟肟酸 2。AnsPOS 的水解产物,即 (4-甲氧基苯基) 硫代膦酸 4,参与最后的反应。(©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Germany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