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enzol-(1-azo-1)-naphthol-(8) | 20638-44-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enzol-(1-azo-1)-naphthol-(8)
英文别名
8-Phenylazo-[1]naphthol;8-Phenyldiazenylnaphthalen-1-ol
Benzol-(1-azo-1)-naphthol-(8)化学式
CAS
20638-44-2
化学式
C16H12N2O
mdl
——
分子量
248.284
InChiKey
MGMCPGWKHAOUF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90-92 °C(Solv: ethanol (64-17-5))
  • 沸点:
    452.5±18.0 °C(Predicted)
  • 密度:
    1.17±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6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4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pectroscopic characterization and binding interaction of heavy metal onto the surface receptor of the azobenzene: DFT and experimental approach
    作者:Marwa Chaabene、Soumaya Agren、Jamal El Haskouri、Abdul-Rahman Allouche、Lahcini Mohamed、Rafik Ben Chaâbane、Mohamed Hassen V Baouab
    DOI:10.1016/j.molstruc.2021.130962
    日期:2021.11
    azo±hydrazone tautomerism. Theorically, the title molecule calculated in Acetonitrile solvent is the most reactive. The observed red shifts are explained by the large extension of the π conjugated system and the blue shifts confirm the appearance of several tautomeric forms of the studied azo-benzene which lead to a marked improvement in photochemical stability. The cation binding properties of azo benzene
    偶氮苯1-芳基偶氮-2-萘酚已合成并通过元素分析表征,1使用实验和理论方法的 H NMR、IR 和 UV-Vis 光谱。MEP、NPA 和 FMO 还使用不同的溶剂在 DFT/B3LYP-D3 级别进行,以研究溶剂的影响。已使用积分方程形式化极化连续介质模型 (IEF-PCM) 在气相和溶剂介质中检查了该化合物的能量行为。溶剂对 NPA 值的影响很小,而分子硬度和稳定性都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而降低。振动和吸收分析显示没有显着的偶氮±腙互变异构现象。理论上,在乙腈溶剂中计算的标题分子是最具反应性的。观察到的红移是由 π 共轭系统的大扩展解释的,蓝移证实了所研究的偶氮苯的几种互变异构形式的出现,这导致光化学稳定性的显着改善。偶氮苯作为铜吸收传感器的阳离子结合特性2+、Mg 2+、Ni 2+和Zn 2+阳离子被报道。在气相和液相中的最高吸附能对应于配合物 Azoic/Ni 2+然后是 Azoic/Cu
  • Perekalina; Segalina, Zhurnal Obshchei Khimii, 1954, vol. 24, p. 683,686;engl.Ausg.S.691
    作者:Perekalina、Segalina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