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二溴-1,2-二氯-乙烯 | 25856-29-5

中文名称
1,2-二溴-1,2-二氯-乙烯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dibromo-1,2-dichloro-ethene
英文别名
1,2-Dibrom-1,2-dichlor-aethen;1,2-Dibromo-1,2-dichloroethene
1,2-二溴-1,2-二氯-乙烯化学式
CAS
25856-29-5
化学式
C2Br2Cl2
mdl
——
分子量
254.736
InChiKey
SMPHFZZWDAMYF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6
  • 重原子数:
    6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反应信息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ntramolecular Geminal and Vicinal Element Effects in Substitution of Simple Bromo(chloro)alkenes by Methoxide and Thiolate Ions. An Example of a Single Step Substitution?
    作者:Michal Beit-Yannai、Zvi Rappoport、Bagrat A. Shainyan、Yuri S. Danilevich
    DOI:10.1021/jo9709357
    日期:1997.11.1
    Intramolecular element effects k(Br)/k(Cl) for substitution of geminal bromochloroalkenes BrC(Cl)=C(Br)Cl (1), BrC(Cl)=CCl(2) (2), Me(2)C=C(Br)Cl (3), and XCH=C(Br)Cl (X = Cl, 4; X = Br, 5), with MeO(-) and RS(-) nucleophiles were investigated. 3 did not give substitution, and 4 and 5 gave substitution with MeO(-) via an initial elimination (to acetylene)-addition route, followed by further reactions
    分子内元素效应k(Br)/ k(Cl)替代双溴氯代烯烃BrC(Cl)= C(Br)Cl(1),BrC(Cl)= CCl(2)(2),Me(2)C =研究了C(Br)Cl(3)和XCH = C(Br)Cl(X = Cl,4; X = Br,5),以及MeO(-)和RS(-)亲核试剂。3没有给出取代,而4和5通过最初的消除(至乙炔)加成路线被MeO(-)取代,随后进行了进一步的反应。在4与硫醇盐的反应中,获得2-10的双生元素效应。RSC(Cl)= C(Cl)Y,Y = SR,Br的形成是由于最初的嗜盐反应,随后将RSCl加到形成的乙炔中。2与MeO(-)的反应产生较高的邻位元素效应,而RS(-)产生较高的双生元素效应。1与MeO(-)和RS(-)离子的反应产生了高(2个数量级)的宝石元素效应,其被解释为表明决定速率的CX键裂解。高的k(Br)/ k(Cl)分子间元素效应(k(1)/ k(Cl(2)C
  • 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紫外光转换封装胶膜及其制备方法、光伏组件
    申请人:江苏绿人半导体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802694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领域,公开了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紫外光转换封装胶膜及其制备方法、光伏组件,该有机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本发明的有机化合物添加到胶膜中,作为紫外光转换封装胶膜,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可见光透光率高,可对紫外线的吸收有良好吸收,且将紫外线转化为可见光,进而对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转化效率及耐候性有显著提高。#imgabs0#
  • Schmeisser,M. et al., Chemische Berichte, 1962, vol. 95, p. 1648 - 1656
    作者:Schmeisser,M. et al.
    DOI:——
    日期:——
  • van de Walle, Bulletin des Societes Chimiques Belges, 1920, vol. 29, p. 307
    作者:van de Walle
    DOI:——
    日期:——
  • Mkrjan, Chemical Abstracts, 1946, p. 3392
    作者:Mkrjan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