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ET
代谢
当灭线虫剂被喂给产蛋鸡时...在肝脏和蛋黄中发现了代谢物2,4-二氯酚。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磷酸化、脱烷基化和二氯苯酚部分的氢解断裂。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血浆和组织酶负责将有机磷化合物水解成相应的磷酸和磷酰酸。然而,氧化酶也参与一些有机磷化合物的代谢。抗胆碱酯酶剂。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有机磷抗胆碱酯酶剂在体内被一组称为A-酯酶或对氧磷酶的酶以及细胞色素P-450系统水解。人类群体对通过这些途径的有机磷代谢存在相当大的变异性。A-酯酶存在于血浆和肝脏内质网中,能够水解大量有机磷化合物...通过分裂无水物、P-F、P-CN或酯键。/抗胆碱酯酶剂/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这些化合物通过肝脏中的细胞色素P450介导的单加氧酶进行解毒,但一些代谢产物比母体化合物更有毒性...通常在接触后12到48小时可以检测到代谢产物。/有机磷化合物/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其他毒物 - 有机磷
来源:Haz-Map, Information on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毒理性
一些吩噻嗪类药物可能拮抗,而另一些可能增强有机磷杀虫剂的有毒抗胆碱酯酶效果。有机磷胆碱酯酶抑制剂。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在长期治疗中,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抗抗胆碱酯酶的抗青光眼作用(增加眼内压)。... 抗胆碱药对抗抗胆碱酯酶在自主神经和中央神经系统上的缩瞳(抗青光眼)和其他毒蕈碱作用。三环类抗抑郁药(抗胆碱能作用)对抗抗胆碱酯酶在青光眼中的抗青光眼(缩瞳)作用。... 具有抗胆碱能作用的抗组胺药对抗抗胆碱酯酶的缩瞳(抗青光眼)和中央神经系统作用。抗胆碱酯酶增强由抗组胺药引起的镇静和行为改变。抗胆碱酯酶药物在自主效应细胞上的作用,以及在某种程度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可被阿托品这种首选解毒剂所拮抗。巴比妥类药物的作用可被抗胆碱酯酶增强。... 二泛醇增强抗胆碱酯酶的效果。氟磷酸盐杀虫剂增强其他抗胆碱酯酶的效果。/抗胆碱酯酶/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巴比妥类药物可被抗胆碱酯酶增强。尽管巴比妥类药物可以谨慎用于治疗癫痫,但在处理由于抗胆碱酯酶导致的毒物中毒时,必须极度小心,特别是对于有机磷杀虫剂。毒扁豆碱,一种用作缩瞳剂胆碱酯酶抑制剂,会增强其他类似抑制剂的效果...用于其他目的(相加效应)或可能的协同作用。那些接触有机磷杀虫剂的人必须采取严格预防措施。...有机磷杀虫剂:附加的抗胆碱酯酶效果。危险。使用抗胆碱酯酶的患者(即使是局部的,如眼药水)应避免去最近使用过有机磷杀虫剂的地方。/抗胆碱酯酶/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抗胆碱酯酶(有机磷)杀虫剂对抗极化肌肉松弛剂。吩噻嗪类/和硫杂蒽类/:...可能增强有机磷杀虫剂的有毒效果。/杀虫剂,有机磷/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在用VC-13溶液喷洒的牛以及浸泡的绵羊和山羊中,未水解的VC-13残留物在脂肪和脂肪组织中最多。VC-13的水解产物,自由态的2,4-二氯苯酚,主要出现在肾脏和肝脏中。未水解的残留物在暴露后7天达到最高;之后逐渐下降;牛在6周内将其消除,绵羊和山羊在8周内将其消除。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经皮吸收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它储存在体内脂肪库中,并从脂肪库中缓慢释放。因此,在单次给药或反复接触后,症状可能会延迟数小时或数天出现。在接触二氯芬硫磷后长达48天内,在脂肪活检、血清和尿液中都能检测到该物质。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敌百虫具有比大多数有机磷杀虫剂更高的辛醇/水分配系数,并且由于敌百虫从脂肪组织储库中缓慢释放,导致中毒过程延长。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在一例服用二氯酚硫磷后第三天死亡男性的体内组织中,二氯酚硫磷在血清和肾脏中的浓度分别为19 ppm和0.83 ppm。在另一例类似病例中,二氯酚硫磷在脂肪、胆汁、肝脏和肾脏中的浓度分别为174 ppm、37 ppm、4 ppm和1.3 ppm。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制备方法与用途
化学性质
这是一种无色液体,沸点为164-169℃(1.33×10^-2kPa),相对密度为1.320(20/4℃)。它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和煤油中,在水中的溶解度仅为0.245ppm。
用途
该产品是一种接触性土壤杀线虫剂,主要用于防治大豆、小豆、芸豆、黄瓜的瓜种蝇,萝卜的黄条跳甲,葱、圆葱的洋葱蝇以及柑橘线虫等。
生产方法
其生产过程由2,4-二氯苯酚与O,O-二乙基硫代磷酰氯反应制得。具体步骤是将840份2,4-二氯苯酚和923份O,O-二乙基硫代磷酰氯投入反应锅中,搅拌加热至溶解。随后在50℃下加入412份5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并升温至110℃反应2小时。接着将反应物料滴加到由124份25%氢氧化钠、1098份水和2410份己烷组成的混合液中,静置分层后分离出己烷层并蒸尽己烷,通过减压蒸馏收集93-100℃(6.7kPa)的馏分即可获得目标产物。
类别
农药
毒性分级
高毒
急性毒性
口服对大鼠LD50值为172毫克/公斤
可燃性危险特性
受热分解会产生有毒氧化磷、氧化硫和氯化物气体
储运特性
应存放在通风低温干燥的库房内,且需与食品原料分开储存运输
灭火剂
使用砂土、干粉或泡沫进行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