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osin Y | 17372-87-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osin Y
英文别名
2',4',5',7'-tetrabromofluorescein dianion;2,4,5,7-tetrabromofluorescein;eosin yellow;eosin;Eosin-Y;2',4',5',7'-Tetrabromofluorescein(2-);2-(2,4,5,7-tetrabromo-3-oxido-6-oxoxanthen-9-yl)benzoate
eosin Y化学式
CAS
17372-87-1
化学式
C20H6Br4O5
mdl
——
分子量
645.881
InChiKey
AZXGXVQWEUFULR-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300°C
  • 密度:
    1.02 g/mL at 20 °C
  • 闪点:
    11 °C
  • 溶解度:
    在水中的溶解度0.1 g/mL,暗红色
  • 最大波长(λmax):
    514nm
  • LogP:
    -1.33
  • 稳定性/保质期:
    - 常温常压下稳定。 - 避免接触氧化物。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9
  • 重原子数:
    29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89.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品标志:
    Xn,F,Xi,T
  • 安全说明:
    S16,S24/25,S26,S36/37,S39,S45,S61,S7
  • 危险类别码:
    R11
  • WGK Germany:
    1
  • 海关编码:
    382200100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230 3/PG 2
  • RTECS号:
    LM5850000
  • 危险标志:
    GHS07
  • 危险性描述:
    H319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305 + P351 + P338
  • 储存条件:
    常温下请密闭避光保存,并保持通风和干燥。

SDS

SDS:8f9a8488d0b47a369016972d0980ae5f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Eosin Y disodium salt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2′,4′,5′,7′-Tetrabromofluoresceindisodium salt
Acid Red 87
Bromofluorescein
Bronze Bromo ES
Bromo acid J. TS, XL, or XX
Eosin yellowish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眼刺激 (类别2A)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措施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2′,4′,5′,7′-Tetrabromofluoresceindisodium salt
别名
Acid Red 87
Bromofluorescein
Bronze Bromo ES
Bromo acid J. TS, XL, or XX
Eosin yellowish
: C20H6Br4Na2O5
分子式
: 691.85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Disodium 2-(2,4,5,7-tetrabromo-6-oxido-3-oxoxanthen-9-yl)benzoate
-
CAS 号 17372-87-1
EC-编号 241-409-6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溴化氢气, 钠的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收集、处理泄漏物,不要产生灰尘。 扫掉和铲掉。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防止粉尘和气溶胶生成。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按照良好工业和安全规范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沉浸保护
联合国运输名称: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 Z677272, 规格 M)
飞溅保护
联合国运输名称: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 3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 Z677272, 规格 M)
0, 测试方法 EN374
如果以溶剂形式应用或与其它物质混合应用,或在不 同于EN
374规定的条件下应用,请与EC批准的手套的供应 商联系。
这个推荐只是建议性的,并且务必让熟悉我们客户计划使用的特定情况的工业卫生学专家评估确认才可.
这不应该解释为在提供对任何特定使用情况方法的批准.
身体保护
防渗透的衣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须暴露于有害环境中,请使用P95型(美国)或P1型(欧盟 英国
143)防微粒呼吸器。如需更高级别防护,请使用OV/AG/P99型(美国)或ABEK-P2型 (欧盟 英国 143)
防毒罐。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1.018 g/cm3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眼睛刺激或腐蚀
眼睛 - 兔子 - 中度的眼睛刺激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致癌性 - 大鼠 - 皮下的
肿瘤发生:符合RTECS标准的可疑致癌试剂。 肿瘤发生:在敏感细胞株中增加原位肿瘤的机会。
IARC:
3 - Group 3: Not classifiable as to its carcinogenicity to humans (Disodium 2-(2,4,5,7-
tetrabromo-6-oxido-3-oxoxanthen-9-yl)benzoate)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LM5850000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对鱼类的毒性 半数致死浓度(LC50) - 青鳉鱼 - 1,200 mg/l - 48 h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上述信息视为正确,但不包含所有的信息,仅作为指引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是基于我们目前所知,就正
确的安全提示来说适用于本品。该信息不代表对此产品性质的保证。
参见发票或包装条的反面。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水溶性伊红Y概述

水溶性伊红Y是一种化学合成的酸性染料,在水中离解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与蛋白质的氨基正电荷的阳离子结合,使胞浆染色。细胞浆、红细胞、肌肉、结缔组织和嗜伊红颗粒等会被染成不同程度的红色或粉红色,与蓝色的细胞核形成鲜明对比。

应用

伊红是细胞浆的良好染料。通常与苏木素或美蓝等其他染料配套使用,用于HE染色法中的胞质染色,呈现粉红色(嗜酸性)。在免疫组织化学实验中,它常作为衬染试剂,便于观察组织和细胞结构。

用途
  • 生化研究:作为吸附指示剂,可用于测定Br⁻、I⁻、SCN⁻、MoO₆²⁻、Ag⁺等离子。
  • 生物染色剂:用于肽和蛋白质、原生质、碱性磷酸酶的染色;光度测定银(次微克量);赖特血球着色剂(Wright stain)组分,用于检别血细胞。
  • 显色剂:用于荧光光度法测定Ag⁺、Pb²⁺、Mn²⁺、Zn²⁺等。
性质 类别

有毒物质

毒性分级

中毒

急性毒性
  • 腹腔注射大鼠 LD₀₅₀: 500 毫克/公斤
  • 口服小鼠 LD₅₀: 2344 毫克/公斤
可燃性危险特性

热分解排出有毒氧化钠和溴化物烟雾。

储运特性

库房应保持通风干燥低温。

灭火剂

水、干粉、干砂、二氧化碳、泡沫、1211灭火剂。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eosin Y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0.28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微波辅助快速合成具有优异稳定性的铜纳米粒子及其多方面的应用
    摘要:
    在人类已知的几种过渡金属中,由于其在环境条件下的本能氧化能力,Cu的合成仍然是主要的挑战。本工作介绍了一种微波辅助一锅法,该方法使用肼作为还原剂和番石榴叶提取物在水介质中合成高度稳定的铜纳米粒子(CuNPs)。作为稳定剂。研究了前驱体pH,温度,稳定剂和还原剂的量,微波辐射的功率水平和时间等不同合成参数对纳米颗粒形成的影响。胶体的紫外可见光谱显示表面等离振子共振带,中心在561-572 nm之间,是铜纳米颗粒的特征。提取物和铜纳米粒子的FTIR光谱比较研究表明,稳定中涉及不同的官能团。TEM显微照片和XRD图谱显示形成了大小约为15 nm的具有面心立方结构的近球形纳米颗粒。合成铜纳米颗粒的催化效率已通过降解有机污染物亚甲基蓝,甲基红,甲基橙,曙红黄,2-硝基苯酚和3-硝基苯酚。已经评估了CuNP对L929成纤维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作用,并且发现其出乎意料地小。合成的CuNPs对致病性革兰氏阴
    DOI:
    10.1016/j.molliq.2016.06.080
  • 作为产物:
    描述:
    氧气 作用下, 以 aq. phosphate buffer 为溶剂, 反应 0.25h, 生成 eosin Y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光氧化还原自催化的指数放大
    摘要:
    指数分子扩增(如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实现超灵敏的生物检测。在这里,我们报告了一种基于光氧化还原自催化的新指数放大策略,其中曙红 Y 是一种光催化剂,通过在绿光下激活非荧光曙红 Y 衍生物(EYH 3-)来放大自身。失活的光催化剂在低强度光下稳定且快速活化,使得曙红 Y 放大适用于资源有限的环境。通过稳态动力学研究和反应模型,我们发现 EYH 3-要么被三线态伊红 Y 和随后的 1e - /H +通过单电子氧化氧化成伊红 Y转移,或被单线态氧激活,有降解的风险。通过降低 EYH 3–降解率,我们成功地提高了 EYH 3–对曙红 Y 的回收率,实现了高效的自催化曙红 Y 扩增。此外,为了证明其输出信号的灵活性,我们将曙红 Y 放大与光致显色聚合相结合,实现对分析物的灵敏视觉检测。最后,我们应用指数放大方法开发生物测定法,以检测生物标志物,包括 SARS-CoV-2 核衣壳蛋白,这是一种用于诊断
    DOI:
    10.1021/jacs.1c04236
  • 作为试剂:
    描述:
    (E)-N-烯丙基-1-苯基甲亚胺eosin Y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乙腈 为溶剂, 反应 7.0h, 生成 N-烯丙基苄胺
    参考文献:
    名称:
    实时高分辨率FlowNMR光谱在线监测光催化反应
    摘要:
    我们演示了如何将FlowNMR光谱技术轻松地用于研究光化学反应,这些光化学反应需要持续输入光和空气才能在现实条件下产生机械的见解。曙红Y介导的N-烯丙基苄胺的光氧化反应产生亚胺作为主要反应产物,在较长的反应时间后,会形成不需要的醛。流动反应过程中反应条件的容易变化允许进行探针实验,以提供有关光催化剂作用方式的信息。
    DOI:
    10.1039/c7cc07059d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Fluorescein-based ionic liquid sensor for label-free detection of serum albumins
    作者:Waduge Indika S. Galpothdeniya、Susmita Das、Sergio L. De Rooy、Bishnu P. Regmi、Suzana Hamdan、Isiah M. Warner
    DOI:10.1039/c4ra01461h
    日期:——
    report a fluorescein-based room temperature ionic liquid (RTIL) as a fluorescent probe for highly selective and sensitive detection of albumins. This RTIL was prepared by pairing dianionic fluorescein (FL) with trihexyl(tetradecyl)phosphonium (P66614) cation. The ionic liquid was then dispersed in aqueous medium to produce nanodroplet dispersions. Examination of fluorescence and UV-vis spectroscopic
    在此,我们报告了一种基于荧光素的室温离子液体(RTIL)作为荧光探针,用于高度选择性和灵敏地检测白蛋白。通过将双阴离子荧光素(FL)与三己基(十四烷基)phosph配对来制备此RTIL(P 66614)阳离子。然后将离子液体分散在水性介质中以产生纳米液滴分散体。荧光和紫外可见光谱数据的检查表明,这些分散体由强荧光单体物质和弱荧光J型聚集体组成。观察到这两种类型的相对丰度取决于蛋白质的类型和浓度。在存在牛血清白蛋白(BSA)或人血清白蛋白(HSA)的情况下,发现单体种类占优势,因此观察到随着BSA或HSA浓度的增加荧光强度增加。观察到荧光强度与HSA浓度之间具有极好的相关性,并且可检测到低至300 ng / mL的HSA。总体而言,这些[P 66614 ]2 [FL]纳米液滴似乎是非常有前途的材料,可用于以高准确度,灵敏度和选择性高度简便,廉价,快速且无标签的方式检测水性介质中的白蛋白。
  • A highly efficient dinuclear Cu(<scp>ii</scp>) chemosensor for colorimetric and fluorescent detection of cyanide in water
    作者:Md Mhahabubur Rhaman、Azmain Alamgir、Bryan M. Wong、Douglas R. Powell、Md. Alamgir Hossain
    DOI:10.1039/c4ra10813b
    日期:——
    A novel dinuclear copper chemosensor selectively binds cyanide over a wide range of inorganic anions, enabling it to detect cyanide in water at up to 0.02 ppm, which is 10 times lower than the EPA standard for drinking water.
    一种新型双核铜化学传感器可选择性地与多种无机阴离子中的氰化物结合,使其能够检测出水中的氰化物,检测浓度可达 0.02 ppm,比美国环保署的饮用水标准低 10 倍。
  • The Mechanism of Electron Transfer Reaction for Xanthene Dye-Sensitized Formation of Methyl Viologen Radical
    作者:Yoshiharu Usui、Hiroaki Misawa、Hirochika Sakuragi、Katsumi Tokumaru
    DOI:10.1246/bcsj.60.1573
    日期:1987.5
    Sensitized reduction of methyl viologen, MV2+, occurs efficiently through electron transfer from triplet xanthene dyes to MV2+ followed by electron transfer to the resulting semioxidized dyes from a reductant like triethanolamine. Unreactive ion pair complexes between these dyes and MV2+ are formed (formation constant: 1.2×103 M−1 for Eosine Y and MV2+ in 50% aqueous ethanol solution). The quantum
    甲基紫精 MV2+ 的敏化还原通过从三线态呫吨染料到 MV2+ 的电子转移,然后从三乙醇胺等还原剂向所得半氧化染料转移电子而有效地发生。在这些染料和 MV2+ 之间形成非反应性离子对复合物(形成常数:50% 乙醇水溶液中的曙红 Y 和 MV2+ 的形成常数为 1.2×103 M-1)。还原的甲基紫精自由基的量子产率取决于 MV2+ 和胺的浓度以及溶液的离子强度。加入醇提高了从三线态染料到 MV2+ 的电子转移效率,并讨论了溶剂对反应机理的影响。
  • Willner, Itamar; Marx, Sharon; Eichen, Yoav, Angewandte Chemie, 1992, vol. 104, # 9, p. 1255 - 1257
    作者:Willner, Itamar、Marx, Sharon、Eichen, Yoav
    DOI:——
    日期:——
  • Recognition and Sensing of Nucleoside Monophosphates by a Dicopper(II) Cryptate
    作者:Valeria Amendola、Greta Bergamaschi、Armando Buttafava、Luigi Fabbrizzi、Enrico Monzani
    DOI:10.1021/ja9046262
    日期:2010.1.13
    The dimetallic cryptate [Cu-2(II)(1)(4+) selectively recognizes guanosine monophosphate with respect to other nucleoside monophospates (NMPs) in a MeOH/water solution at pH 7. Recognition is efficiently signaled through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indicator 6-carboxyfluorescein bound to the receptor, monitoring its yellow fluorescent emission. Titration experiments evidenced the occurrence of several simultaneous equilibria involving 1:1 and 2:1 receptor/NMP and receptor/indicator complexes.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added NIMP displaces the indicator from the 2:1 receptor/indicator complex, forming the 1:1 receptor/analyte inclusion complex. Recognition selectivity is thus ascribed to the nature of nucleotide donor atoms involved in the coordination and their ability to encompass the Cu-II-Cu-II distance within the cryptate.
查看更多

相关功能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