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三(2-苯并咪唑甲基)胺 | 64019-57-4

中文名称
三(2-苯并咪唑甲基)胺
中文别名
三(2-苯并咪唑基甲基)胺
英文名称
N,N',N''-tris(2-benzimidazolylmethyl)amine
英文别名
tris(benzimidazol-2-ylmethyl)amine;tris(2-benzimidazolylmethyl)amine;1-(1H-benzimidazol-2-yl)-N,N-bis(1H-benzimidazol-2-ylmethyl)methanamine
三(2-苯并咪唑甲基)胺化学式
CAS
64019-57-4
化学式
C24H21N7
mdl
——
分子量
407.478
InChiKey
YQIGEJHOYBUSL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77-281 °C (lit.)
  • 沸点:
    821.2±60.0 °C(Predicted)
  • 密度:
    1.432±0.06 g/cm3(Predicted)
  • 最大波长(λmax):
    280nm(DMF)(lit.)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5
  • 重原子数:
    31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6.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2
  • 拓扑面积:
    89.3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4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Xi
  • 安全说明:
    S26,S37/39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
  • 海关编码:
    2933990090
  • WGK Germany:
    3
  • 危险标志:
    GHS07
  • 危险性描述:
    H315,H319,H335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 + P351 + P338
  • 储存条件:
    室温

SDS

SDS:f0fc139276374eef13a307d2a97f0558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Tris(2-benzimidazolylmethyl)amine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BimH)3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5)
皮肤刺激 (类别2)
眼刺激 (类别2A)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危害类型象形图
信号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303 吞咽可能有害。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
P261 避免吸入粉尘/ 烟/ 气体/ 烟雾/ 蒸汽/ 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措施
P302 + P352 如果在皮肤上: 用大量肥皂和水淋洗。
P304 + P340 如果吸入: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
P305 + P351 + P338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
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解毒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2 + 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 就诊。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 就诊。
P362 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处理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BimH)3
别名
: C24H21N7
分子式
: 407.47 g/mol
分子量
成分 浓度
Tris(2-benzimidazolylmethyl)amine
-
化学文摘编号(CAS No.) 64019-57-4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如果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在眼睛接触的情况下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如果误服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最重要的症状和影响,急性的和滞后的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5.3 救火人员的预防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的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预防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收集、处理泄漏物,不要产生灰尘。 扫掉和铲掉。 存放在合适的封闭的处理容器内。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防止粉尘和气溶胶生成。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充气保存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8.1 控制参数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工业卫生和安全使用规则来操作。 休息以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人身保护设备
眼/面保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防渗透的衣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须暴露于有害环境中,请使用P95型(美国)或P1型(欧盟 英国
143)防微粒呼吸器。如需更高级别防护,请使用OV/AG/P99型(美国)或ABEK-P2型 (欧盟 英国 143)
防毒罐。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临界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熔点范围: 277 - 281 °C - lit.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可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相对蒸气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化学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避免接触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腐蚀/刺激
无数据资料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诱变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吸入 -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生物积累的潜在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污染了的包装物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UN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无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预防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三(2-苯并咪唑甲基)胺 在 Et3N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生成 Fe(tris(benzimidazol-2-ylmethyl)amine)(3,5-di-tert-butylcatecholate)(1+)
    参考文献:
    名称:
    Viswanathan, Rathinam; Palaniandavar, Mallayan; Balasubramanian, Thailampillai, Inorganic Chemistry, 1998, vol. 37, # 12, p. 2943 - 2951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次氮基三乙酸邻苯二胺乙二醇 为溶剂, 反应 20.0h, 生成 三(2-苯并咪唑甲基)胺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铜催化叠氮化物-炔烃环加成的苯并咪唑和相关配体
    摘要:
    已发现三(2-苯并咪唑基甲基)胺是铜(I)催化的叠氮化物-炔环加成反应的优异加速配体。带有不同苯并咪唑 N 取代基以及苯并噻唑和吡啶基配体臂的候选物通过在相对稀释条件下通过等分淬火动力学进行的绝对速率测量和在浓缩条件下通过反应量热法进行的相对速率测量进行评估。具有侧链烷基羧酸盐臂的苯并咪唑基配体被证明在后一种情况下是有利的。该催化剂系统显示出包含不止一种活性物质,对 pH 值和缓冲盐的变化提供复杂的响应,并在高浓度配位配体的存在下保持高催化速率。
    DOI:
    10.1021/ja072678l
  • 作为试剂:
    描述:
    2,4,6-三溴甲基三甲基苯 在 sodium azide 、 copper(ll) sulfate pentahydratesodium ascorbate三(2-苯并咪唑甲基)胺 作用下, 以 二甲基亚砜叔丁醇 为溶剂, 反应 48.0h, 生成 N-[[1-[[3,5-bis[[4-[[bis(pyridin-2-ylmethyl)amino]methyl]triazol-1-yl]methyl]-2,4,6-triethylphenyl]methyl]triazol-4-yl]methyl]-1-pyridin-2-yl-N-(pyridin-2-ylmethyl)methan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自折叠多铁络合物催化烷烃氧化
    摘要:
    摘要 预先组织的配体支架能够协调多个 Fe​​(II) 中心以形成亲电 CH 氧化催化剂。该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以良好的收率氧化未活化的烃,包括简单的直链烷烃,并具有氧化仲 CH 键的选择性。含有单个金属中心的对照配合物不能氧化无应变的线性碳氢化合物,表明多个中心的参与有助于具有挑战性的底物的 CH 氧化。
    DOI:
    10.1080/10610278.2016.117718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ductive Activation of O<sub>2</sub> by Non-Heme Iron(II) Benzilate Complexes of N<sub>4</sub> Ligands: Effect of Ligand Topology on the Reactivity of O<sub>2</sub>-Derived Oxidant
    作者:Biswarup Chakraborty、Rahul Dev Jana、Reena Singh、Sayantan Paria、Tapan Kanti Paine
    DOI:10.1021/acs.inorgchem.6b02282
    日期:2017.1.3
    monoanionic benzilate, whereas complex 7 contains a mononuclear five-coordinate iron(II) center. Benzilate binds to the iron center in a monodentate fashion via one of the carboxylate oxygens in 1 and 7, but it coordinates in a bidentate chelating mode through carboxylate oxygen and neutral hydroxy oxygen in 2, 3, and 5. All of the iron(II) complexes react with dioxygen to exhibit quantitative decarboxylation
    已分离出一系列具有通式[(L)Fe II(benzilate)] +的苯甲酸铁(II)配合物(1 – 7),并进行了表征,以研究支持配体(L)对金属基反应性的影响与双氧反应生成的氧化剂。五个三脚架N 4配体(三(2-吡啶基甲基)胺(TPA在1中),三(6-甲基-2-吡啶基甲基)胺(6-Me 3 -TPA在2中),N 1,N 1-二甲基-N 2,N 2-双(2-吡啶基甲基)乙烷-1,2-二胺(iso -BPMEN in3),Ñ 1,Ñ 1二甲基Ñ 2,Ñ 2 -双(6-甲基-2-吡啶基甲基)乙烷-1,2-二胺(6-ME 2 -异丙在-BPMEN 4),和三( 2-苯并咪唑基甲基)胺(TBimA在7中))和两个线性四齿胺配体(N 1 ,N 2-二甲基-N 1 ,N 2-双(2-吡啶基甲基)乙烷-1,2-二胺(BPMEN在5中))和N 1,N 2-二甲基-N 1,N 2-双(6-甲基-2-吡啶基甲基)乙烷-1,2-二胺(6-Me
  • Doubly interpenetrating stereoisomeric three-dimensional frameworks of tripodal neodymium(III) complexes from potentially spacer-controlled enantioselective self-assembly
    作者:Cheng-Yong Su、Bei-Sheng Kang、Qing-Chuan Yang、Thomas C. W. Mak
    DOI:10.1039/b001236j
    日期:——
    Two three-dimensional frameworks composed of doubly interpenetrating networks of the same topology but different stereoisomeric structures have been constructed from self-assembly of the chiral building block, Δ- or Λ-[Nd(ntb)2]3+, with different spacers bipy and bpen (ntb = tris(2-benzimidazolylmethyl)amine, bipy = 4,4′-bipyridyl, bpen = trans-1,2-bis(4-pyridyl)ethylene). In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Nd(ntb)2][ClO4]3·3bipy·2H2O the spacer bipy connects [Nd(ntb)2]3+ cations of the same handedness to generate a chiral network Δ3-Δ . . . (or Λ3-Λ . . .)[Nd(ntb)2]3+· 3bipy}∞, which is interpenetrated further by another identical network.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Nd(ntb)2][ClO4]3· 3bpen·H2O shows a topologically similar but achiral framework in which each spacer bpen connects either cations of the same chirality or a pair of enantiomers, thus generating a three-dimensional racemate Δ2Λ-Λ . . . (or Λ2Δ-Δ . . .)[Nd(ntb)2]3+·3bpen}∞. Aggregation of the molecular species is effected by N–H⋯N hydrogen bonds, and the observed enantioselective self-assembly can be rationalized by π⋯π interactions between aromatic rings.
    使用手性构筑单元Δ型或Λ型[Nd(ntb)2]3+与两种不同的连接配体bipy和bpen(ntb = 三(2-苯并咪唑基甲基)胺, bipy = 4,4′-联吡啶, bpen = 反式-1,2-双(4-吡啶基)乙烯)通过自组装构筑了由相同拓扑结构但不同立体异构结构组成的双重互穿三维框架。在[Nd(ntb)2][ClO4]3·3bipy·2H2O的晶体结构中,连接配体bipy将相同手性的[Nd(ntb)2]3+阳离子相连形成了手性网格Δ3-Δ...(或Λ3-Λ...) [Nd(ntb)2]3+·3bipy}∞,该手性网格进一步与另外一个相同的手性网格互穿。[Nd(ntb)2][ClO4]3·3bpen·H2O的晶体结构表明,所构筑的网格在拓扑结构上与前者是相似的但非手性的,在这个结构中,每个连接配体bpen连接了或者是同手性的或者是两个相反手性的阳离子,从而形成了一个三维的外消旋体网格Δ2Λ-Λ... (或Λ2Δ-Δ...) [Nd(ntb)2]3+·3bpen}∞。分子物种通过N–H…N氢键的作用进行聚集,观察到的手性选择性自组装可以通过芳香环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来解释。
  • Rhodium, palladium and platinum complexes of tris(pyridylalkyl)amine and tris(benzimidazolylmethyl)amine N4-tripodal ligands
    作者:David G. Lonnon、Donald C. Craig、Stephen B. Colbran
    DOI:10.1039/b602556k
    日期:——
    reveal exchange occurs between the coordinated and dangling N-donor legs in the palladium and platinum complexes. Exchange free energy (Delta G++ c) values have been calculated and some general rules governing the favoured complex structures and exchange pathways elucidated. The palladium(II) and platinum(II) complexes of a ligand with an pyridylethyl leg are unstable with respect to elimination of
    为了研究潜在的N4-三脚胺配体对其与晚期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和内部交换过程的影响,已经从七个烷基桥联的N-杂环胺三脚架配体制备了五个铑,六个钯和两个铂配合物:三(2-吡啶基甲基)胺,(2-(2-吡啶基乙基))双(2-吡啶基甲基)胺,双(2-(2-吡啶基乙基))-2-吡啶基甲胺,双(2-(2-吡啶基乙基) )胺,((6-(羟甲基)-2-吡啶基)甲基)双(2-吡啶基甲基)胺,三(2-苯并咪唑基甲基)胺(tbima)和三(3-乙基-2-苯并咪唑基甲基)胺。完成了十种配合物的单晶X射线衍射研究:d6-铑(III)配合物是具有K 4 4 N结合配体的八面体,而d8-钯(II)和d8-铂(II)配合物为正方形平面的 kappa 3 N与悬垂的N供体腿相连的三脚架配体结合,不同寻常的是[Pd2(tbima)2Cl2] Cl2二聚体,其中每个钯(II)离子呈方形平面并由一个tbima的两个苯并咪唑腿结合配
  • Structures and fluorescent properties of picolinato zinc(II) and cadmium(II) complexes based on tridentate and tetradentate benzimidazole ligands
    作者:Rui Feng、Fang-Fang Huang、Jia-Li Yuan、Zheng Lu、Tao Fang、Feng-Mei Nie
    DOI:10.1080/00958972.2016.1238464
    日期:2016.12.16
    Abstract Five picolinato zinc(II) and cadmium(II) complexes, [Zn(ntb)(pic)]ClO4·CH3OH·2H2O (1), [Zn(bbma)(pic)]NO3·2CH3OH (2), [Cd(ntb)(pic)]ClO4·0.75CH3OH·H2O (3), [Cd2(bbma)2(pic)2](ClO4)2 (4), and [Cd2(bbp)(bbp-H)(pic)2(C2H5OH)]ClO4 (5), have been synthesized, where pic is the anion of picolinic acid, ntb is tris(2-benzimidazolylmethyl)amine, bbma is bis(benzimidazol-2-yl-methyl)amine, and bbp is
    摘要 五种吡啶甲酸锌(II)和镉(II)配合物,[Zn(ntb)(pic)]ClO4·CH3OH·2H2O (1), [Zn(bbma)(pic)]NO3·2CH3OH (2), [Cd (ntb)(pic)]ClO4·0.75CH3OH·H2O (3)、[Cd2(bbma)2(pic)2](ClO4)2 (4) 和 [Cd2(bbp)(bbp-H)(pic) 2(C2H5OH)]ClO4(5),已合成,其中pic为吡啶甲酸的阴离子,ntb为三(2-苯并咪唑基甲基)胺,bbma为双(苯并咪唑-2-基-甲基)胺,bbp为2,6-双(苯并咪唑-2-基)吡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荧光光谱和热重分析对所有配合物进行了表征。1-3 是单核配合物,其中吡啶甲酸酯采用 N,O-螯合模式。图4是由两个反平行的吡啶甲酸酯以N、O、O-配位模式桥接的对称双核复合物。5 也是一种双核复合物,其中只有一个吡啶甲酸酯是桥。1-D
  • New Pyrazole‐ and Benzimidazole‐derived Ligand Systems
    作者:Mohammad Nozari、Anthony W. Addison、GorDan T. Reeves、Matthias Zeller、Jerry P. Jasinski、Manpreet Kaur、Jayakumar G. Gilbert、Clifton R. Hamilton、Jonathan M. Popovitch、Lawrence M. Wolf、Lindsay E. Crist、Natalia Bastida
    DOI:10.1002/jhet.3155
    日期:2018.6
    compounds includes pyrazole derivatives, tris(2‐benzimidazolylmethyl)amine derivatives, and “pincer” ligands.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include 1H NMR, FT‐IR, CHN analyses, UV‐vis spectroscopy, and fluorimetry, while X‐ray crystal structures are reported for most of the compounds. The crystallographic results affirm a 13C NMR method for isomer assignment of substituted pyrazoles.
    使用诸如众所周知的克诺尔合成和简便的N烷基化方法等方法已经合成了一系列含N的杂环化合物。该系列化合物包括吡唑衍生物,三(2-苯并咪唑基甲基)胺衍生物和“夹子”配体。表征方法包括1 H NMR,FT-IR,CHN分析,UV可见光谱和荧光法,而大多数化合物的X射线晶体结构据报道。晶体学结果证实了取代吡唑的异构体赋形的13 C NMR方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