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fluorocinnamaldehyde | 56578-38-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fluorocinnamaldehyde
英文别名
3-(3-Fluorophenyl)prop-2-enal
3-fluorocinnamaldehyde化学式
CAS
56578-38-2
化学式
C9H7FO
mdl
——
分子量
150.152
InChiKey
DWPBUTPTXDAJJ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46 ºC
  • 密度:
    1.138
  • 闪点:
    91 ºC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5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7.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储存条件:
    2-8°C

SDS

SDS:14a5e08fcb1e9ff0946fce022ec52ca5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制备方法

本品是一种有机合成中间体。

用途简介

(此处内容为空,可以考虑补充相关信息)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fluorocinnamaldehyde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3-(3-fluorophenyl)-2-propen-1-ol
    参考文献:
    名称:
    铑通过顺序C–C偶联和氧化还原异构化催化合成α,β-不饱和酮
    摘要:
    新型的Rh(I)催化的顺序C–C偶联和烯丙醇与1,3-二烯之间的氧化还原异构化已经完成。这种通用的协议可快速提供多种具有优异原子经济性和区域选择性的多取代α,β-不饱和酮。
    DOI:
    10.1021/acs.orglett.8b02190
  • 作为产物:
    描述:
    3-(3-fluorophenyl)-2-propen-1-ol戴斯-马丁氧化剂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91%的产率得到3-fluorocinnamaldehyde
    参考文献:
    名称:
    共轭α-取代的二烯酸的高度区域和对映选择性加氢。
    摘要:
    使用Trifer-Rh配合物首次实现了对共轭α-取代二烯酸的高度区域和对映选择性加氢,为合成手性α-取代的γ,δ-不饱和酸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法。DFT计算表明,形成N + H–O氢键相互作用可稳定过渡态,并且4,5-双键与Rh(III)中心的配位将促进还原消除过程。该氢化提供了沙比特利前体的克级合成。
    DOI:
    10.1021/acs.orglett.0c0091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diarylcyclopropanecarboaldehydes by organocatalysis
    作者:Xuyun Chen、Yang Yu、Ziyang Liao、Hao Li、Wei Wang
    DOI:10.1016/j.tetlet.2016.10.097
    日期:2016.12
    β-unsaturated aldehydes. The reactions were catalyzed by chiral amine catalyst under mild condition to afford the chiral diarylcyclopropanecarboaldehydes in good to high yields and up to excellent enantioselectivities.
    由取代的苄基氯和α,β-不饱和醛开发了一种有效的手性三取代二芳基环丙烷碳醛的合成方法。在温和的条件下,通过手性胺催化剂催化反应,从而以高至高收率和高达优异的对映选择性提供手性二芳基环丙烷甲醛。
  • 含季碳手性中心的呋喃内酯环类化合物的合成 方法
    申请人:成都中医药大学
    公开号:CN103864731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本发明提供了含季碳手性中心的呋喃内酯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合成方法,所得终产物手性选择良好,能够达到85%以上甚至更高,且反应时间较短,为含季碳手性中心的呋喃内酯环类化合物的手性合成提供了新的选择。
  • Regioselective Silylations of Propargyl and Allyl Pivalates through Ca-Promoted Reductive C(sp<sup>3</sup>)–O Bond Cleavage
    作者:Tianyuan Zhang、Suhua Zheng、Taro Kobayashi、Hirofumi Maekawa
    DOI:10.1021/acs.orglett.1c02532
    日期:2021.9.17
    1-phenylallyl pivalates was developed through reductive C(sp3)–O bond cleavage. This method represents the first example of the direct application of vastly abundant calcium granules to a reductive coupling reaction. A broad range of propargylsilanes and allylsilanes are simply prepared using easy-to-handle pivalates and chlorotrimethylsilane under mild catalyst-free and additive-free conditions.
    通过还原 C(sp 3 )–开发了一种从易于获得的 3-苯基炔丙基和 1-苯基烯丙基新戊酸酯区域选择性制备 3-苯基炔丙基硅烷和 3-苯基烯丙基硅烷的实用方案,产率分别为 36-77% 和 48-86%。O 键断裂。这种方法代表了将大量钙颗粒直接应用于还原偶联反应的第一个例子。在温和的无催化剂和无添加剂的条件下,使用易于处理的新戊酸酯和氯三甲基硅烷可以简单地制备各种炔丙基硅烷和烯丙基硅烷。
  • Photoinduced Copper-Catalyzed Asymmetric C–O Cross-Coupling
    作者:Jun Chen、Yu-Jie Liang、Peng-Zi Wang、Guo-Qing Li、Bin Zhang、Hao Qian、Xiao-Die Huan、Wei Guan、Wen-Jing Xiao、Jia-Rong Chen
    DOI:10.1021/jacs.1c06535
    日期:2021.8.25
    from the presence of heteroatoms. Although considerable advances have recently been achieved in radical-involved catalytic asymmetric C–N bond formation, there has been little progress in the corresponding C–O bond-forming processes. Here, we describe a photoinduced copper-catalyzed cross-coupling of readily available oxime esters and 1,3-dienes to generate diversely substituted allylic esters with high
    碳-杂原子键的构建是有机化学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因为有机分子的功能通常来源于杂原子的存在。尽管最近在涉及自由基的催化不对称 C-N 键形成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相应的 C-O 键形成过程进展甚微。在这里,我们描述了容易获得的肟酯和 1,3-二烯的光诱导铜催化交叉偶联,以产生具有高区域和对映选择性(> 75 个例子;高达 95% ee)的多种取代的烯丙酯。该反应在室温下在紫色发光二极管 (LED) 的激发下进行,并具有使用单一、地球上丰富的铜基手性催化剂既是自由基生成的光氧化还原催化剂,也是 C-O 偶联中不对称诱导的来源。结合实验和密度泛函理论 (DFT) 计算研究表明,从作为双功能试剂的氧化还原活性肟酯和 1,3-二烯通过自由基 - 极性交叉过程形成 π-烯丙基铜配合物。
  • Direct Synthesis of Benzo[<i>f</i>]indazoles from Sulfonyl Hydrazines and 1,3-Enynes by Copper-Catalyzed Annulation
    作者:Biao Yao、Tao Miao、Pinhua Li、Lei Wang
    DOI:10.1021/acs.orglett.8b03564
    日期:2019.1.4
    A novel and efficient strategy for the direct synthesis of benzo[f]indazoles via copper-catalyzed cascade reaction of sulfonyl hydrazides with 1,3-enynes under mild conditions has been developed. This method achieves the formation of two C–N bonds and one C–C bond in one pot, providing a series of benzo[f]indazoles in moderate to good yields with good functional group tolerance and remarkable regioselectivity
    提出了一种在温和条件下通过磺酰肼与1,3-烯炔的铜催化级联反应直接合成苯并[ f ]吲唑的新颖有效策略。此方法可在一锅中形成两个C–N键和一个C–C键,从而以中等至良好的收率提供了一系列苯并[ f ]吲唑,并具有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和显着的区域选择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