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氯苯酚 | 108-43-0

中文名称
3-氯苯酚
中文别名
间氯酚;3-氯-1-羟基苯;3-氯酚;3-羟基氯苯;间羟基氯苯;间氯苯酚
英文名称
3-Chlorophenol
英文别名
3-monochlorophenol;m-chlorophenol
3-氯苯酚化学式
CAS
108-43-0
化学式
C6H5ClO
mdl
MFCD00002256
分子量
128.558
InChiKey
HORNXRXVQWOLP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31-34 °C (lit.)
  • 沸点:
    214 °C (lit.)
  • 密度:
    1.218 g/mL at 25 °C (lit.)
  • 闪点:
    >230 °F
  • 溶解度:
    溶于乙醇和乙醚。
  • 物理描述:
    M-chlorophenol appears as white crystals with an odor of phenol. Sinks in and slowly dissolves in water. (NTP, 1992)
  • 颜色/状态:
    Needles
  • 气味:
    Odor similar to phenol
  • 味道:
    Strong medicinal taste
  • 蒸汽压力:
    0.125 mm Hg at 25 °C
  • 亨利常数:
    3.45e-07 atm-m3/mole
  • 稳定性/保质期:
    1. 稳定性<sup>[18]</sup> - 稳定 2. 禁配物<sup>[19]</sup> - 强氧化剂、强酸、酰基氯、酸酐 3. 避免接触的条件<sup>[20]</sup> - 受热 4. 聚合危害<sup>[21]</sup> - 不聚合 5. 分解产物<sup>[22]</sup> - 氯化氢
  • 分解:
    When heated to decomposition it emits toxic fumes of /hydrogen chloride/.
  • 粘度:
    11.55 cP at 25 °C
  • 燃烧热:
    2760.0 kJ/mole at 77 °F solid /25 °C/
  • 汽化热:
    45.86 kJ/mole at 214 °C
  • 气味阈值:
    0.2 ug/l for water at 30 °C
  • 折光率:
    Index of refraction: 1.5565 at 40 °C
  • 解离常数:
    pKa = 9.12 at 25 °C
  • 保留指数:
    1171;1165;1167;1169;1157;1157;1159;1161;1194;1189;1159;1194;1170;1173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
  • 重原子数:
    8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20.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ADMET

代谢
M-CHLOROPHENOL 在豚鼠体内生成 M-CHLOROANISOLE。在兔体内生成 4-CHLOROCATECHOL。在兔体内生成 M-CHLOROPHENYL-BETA-D-GLUCURONIDE 和 M-CHLOROPHENYL SULFATE。
M-CHLOROPHENOL YIELDS M-CHLOROANISOLE IN GUINEA PIGS. YIELDS 4-CHLOROCATECHOL IN RABBITS. YIELDS M-CHLOROPHENYL-BETA-D-GLUCURONIDE & M-CHLOROPHENYL SULFATE IN RABBITS.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 各种氯酚作为中间代谢物在微生物降解除草剂2,4-D和2,4,5-T以及杀虫剂Silvex、Ronnel、林丹和六氯化苯的过程中形成。/氯酚/
... Various chlorophenols are formed as intermediate metabolites during the microbiological degradation of the herbicides 2,4-D & 2,4,5-T and pesticides Silvex, Ronnel, lindane, and benzene hexachloride. /Chlorophenols/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哺乳动物对氯苯的新陈代谢产生3-氯苯酚作为主要产品之一。
Mammalian metabolism of chlorobenzene yields 3-chlorophenol as /one of/ the major products.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 暴露途径
该物质可以通过吸入其蒸汽、通过皮肤接触以及摄入进入人体。
The substance can be absorbed into the body by inhalation of its vapour, through the skin and by ingestion.
来源:ILO-WHO International Chemical Safety Cards (ICSCs)
毒理性
  • 吸入症状
咳嗽。喉咙痛。
Cough. Sore throat.
来源:ILO-WHO International Chemical Safety Cards (ICSCs)
毒理性
  • 皮肤症状
红斑。疼痛。
Redness. Pain.
来源:ILO-WHO International Chemical Safety Cards (ICSCs)
毒理性
  • 眼睛症状
红斑。疼痛。
Redness. Pain.
来源:ILO-WHO International Chemical Safety Cards (ICSCs)
毒理性
  • 副作用
神经毒素 - 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毒素 职业性肝毒素 - 继发性肝毒素:在职业环境中潜在毒性效应基于人类摄入或动物实验的中毒案例。 肾毒素 - 该化学物质在职业环境中可能对肾脏有毒。 皮肤毒素 - 皮肤烧伤。
Neurotoxin - Other CNS neurotoxin Occupational hepatotoxin - Secondary hepatotoxins: the potential for toxic effect in the occupational setting is based on cases of poisoning by human ingestion or animal experimentation. Nephrotoxin - The chemical is potentially toxic to the kidneys in the occupational setting. Dermatotoxin - Skin burns.
来源:Haz-Map, Information on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吸收、分配和排泄
... 从胃肠道和注射部位吸收。以硫酸和葡萄糖醛酸的结合物形式排出。/氯酚/
... ABSORBED FROM ... GASTROINTESTINAL TRACT & ... PARENTERAL SITES OF INJECTION. ... EXCRETED AS CONJUGATES OF SULFURIC & GLUCURONIC ACID. /CHLOROPHENOLS/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6.1
  • 危险品标志:
    Xn
  • 安全说明:
    S28,S28A,S61
  • 危险类别码:
    R51/53,R20/21/22
  • WGK Germany:
    2
  • 海关编码:
    2908100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020 6.1/PG 3
  • 危险类别:
    6.1
  • RTECS号:
    SK2450000
  • 包装等级:
    III
  • 储存条件: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及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SDS

SDS:a4c2326d3c7eb2fef38cbb00b8b1fc73
查看
3-氯苯酚

模块 1. 化学品
产品名称: 3-Chlorophenol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GHS分类
物理性危害 未分类
健康危害
急性毒性(经口) 第4级
急性毒性(经皮) 第4级
急性毒性(吸入) 第4级
皮肤腐蚀/刺激 第2级
严重损伤/刺激眼睛 2A类
环境危害
急性水生毒性 第2级
慢性水生毒性 第2级
GHS标签元素
图标或危害标志
信号词 警告
危险描述 吸入或皮肤接触或吞咽有害。
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刺激
对水生生物有毒性
长期影响对水生生物有毒性
防范说明
[预防] 避免吸入。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的环境下使用。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使用本产品时切勿吃东西,喝水或吸烟。
处理后要彻底清洗双手。
穿戴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具。
3-氯苯酚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急救措施] 吸入: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在呼吸舒适的地方保持休息。若感不适,呼叫解毒
中心/医生。
食入:若感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漱口。
眼睛接触: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眼睛接触:求医/就诊
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
若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被污染的衣物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若感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收集溢出物。
[废弃处置] 根据当地政府规定把物品/容器交与工业废弃处理机构。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单一物质/混和物 单一物质
化学名(中文名): 3-氯苯酚
百分比: >98.0%(GC)
CAS编码: 108-43-0
分子式: C6H5ClO

模块 4. 急救措施
吸入: 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若感不适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皮肤接触: 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
若皮肤刺激或发生皮疹:求医/就诊。
眼睛接触: 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清洗。
如果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食入: 若感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漱口。
危害迹象: 咳嗽, 咽喉痛, 发红, 疼痛
紧急救助者的防护: 救援者需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比如橡胶手套和气密性护目镜。

模块 5. 消防措施
合适的灭火剂: 干粉,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
特殊危险性: 小心,燃烧或高温下可能分解产生毒烟。
特定方法: 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
周围一旦着火:如果安全,移去可移动容器。
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 灭火时,一定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模块 6. 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具,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远离溢出物/泄露处并处在上风处。
紧急措施: 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
环保措施: 小心,切勿排入河流等。因为考虑对环境有负面影响。
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 清扫收集粉尘,封入密闭容器。注意切勿分散。附着物或收集物应该立即根据合适的
法律法规处置。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处理
技术措施: 在通风良好处进行处理。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具。防止粉尘扩散。处理后彻底清洗双手
和脸。
注意事项: 如果粉尘或浮质产生,使用局部排气。
3-氯苯酚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
贮存
储存条件: 保持容器密闭。存放于凉爽、阴暗处。
存放于惰性气体环境中。
远离不相容的材料比如氧化剂存放。
气敏
包装材料: 依据法律。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尽可能安装封闭体系或局部排风系统,操作人员切勿直接接触。同时安装淋浴器和洗
眼器。
个人防护用品
呼吸系统防护: 防尘面具。依据当地和政府法规。
手部防护: 防护手套。
眼睛防护: 安全防护镜。如果情况需要,佩戴面具。
皮肤和身体防护: 防护服。如果情况需要,穿戴防护靴。

模块 9. 理化特性
固体
外形(20°C):
外观: 晶体-块状
颜色: 白色-浅黄色
气味: 特殊味
pH: 无数据资料
熔点: 33°C (凝固点)
沸点/沸程 214 °C
闪点: 无资料
爆炸特性
爆炸下限: 无资料
爆炸上限: 无资料
蒸气压:
133Pa/44.2°C
密度: 无资料
溶解度:
[水] 微溶于(2.6g/100mL, 20°C)
[其他溶剂]
溶于: 醚, 酒精, 苯
log水分配系数 = 2.47 - 2.52
其他数据: 该产品在过冷条件下可能是液体。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化学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稳定。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未报道特殊反应性。
须避免接触的物质 氧化剂, 酸性氯化物, 酸酐
危险的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氯化氢, 氯

模块 11.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ipr-rat LD50:355 mg/kg
orl-mus LD50:521 mg/kg
orl-rat LD50:570 mg/kg
scu-rat LD50:1390 mg/kg
3-氯苯酚

模块 11. 毒理学信息
对皮肤腐蚀或刺激: 无资料
对眼睛严重损害或刺激: 无资料
生殖细胞变异原性: mmo-sat 10 ug/plate (+/-S9)
致癌性: skn-mus TDLo:6000 mg/kg/15W-I
IARC = 无资料
NTP = 无资料
生殖毒性: 无资料
RTECS 号码: SK2450000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
鱼类: 无资料
甲壳类: 无资料
藻类: 无资料
残留性 / 降解性: 0% (by BOD), 0% (by GC)
潜在生物累积 (BCF): 5.1 - 10(conc. 40 ug/L), 7 - 16(conc. 4 ug/L)
土壤中移动性
log水分配系数: 2.47 - 2.52
土壤吸收系数 (Koc): 无资料
亨利定律 无资料
constant(PaM3/mol):

模块 13. 废弃处置
如果可能,回收处理。请咨询当地管理部门。建议在可燃溶剂中溶解混合,在装有后燃和洗涤装置的化学焚烧炉中
焚烧。废弃处置时请遵守国家、地区和当地的所有法规。

模块 14. 运输信息
联合国分类: 第1项 毒害品。
UN编号: 2020
正式运输名称: 氯酚,固体
包装等级: III
海洋污染物: Y

模块 15.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11年2月16日修订):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CN编号:61703
3-氯苯酚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3-氯苯酚 用途

3-氯苯酚是一种具有抗真菌活性的卤苯酚,常用于制备各种生物活性化合物。研究表明,它也可用于植物活性炭的再生。

化学性质

3-氯苯酚为白色针状结晶,熔点(m.p.)33~35℃,沸点(b.p.)214℃,折射率(n20D)1.5630,相对密度1.218。它微溶于水,易溶于醇、醚和甘油。该物质具有显著的酸性,但由于3号位氯原子的吸电子效应,其酸性比苯酚要弱。

用途

3-氯苯酚可用于有机合成,并且还用于显微分析。在制药、染料工业及有机合成中,它也用作消毒剂。此外,对氯苯酚(4-氯苯酚)是重要的医药、农药和染料中间体,在农药上可用来合成三唑酮、三唑醇、萘乙酸(对氯苯氧乙酸)、丙虫磷、毒鼠磷、杀螟腈、苯腈磷、杀螨脒、螨卵酯、除螨酯、咪菌酮等。间氯苯酚是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果酸的中间体。

生产方法

3-氯苯酚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制备:

  1. 由间氯苯胺重氮化生成:在搅拌下将重氮盐滴加到140℃的硫酸水溶液中,进行水蒸气蒸馏。之后用乙醚萃取、干燥和结晶后即可得到成品。
  2. 直接氯化苯酚:使用次氯酸钠作为氯化剂直接使苯酚氯化,并分离间氯苯酚、对氯苯酚和邻氯苯酚。
  3. 二氯硫酰作为氯化剂:在加热后的苯酚中加入二氯硫酰,缓慢滴加并在一定温度下保温后,通过水洗涤、碳酸钠洗涤等步骤得到产品。
  4. 对氯苯胺重氮化法:将对氯苯胺与亚硝酸钠和硫酸反应制得重氮盐,然后进行水解。

综上所述,3-氯苯酚的生产工艺中,二氯硫酰法因成本较高、设备腐蚀严重等原因较少使用;而直接氯化法流程简单、投资少且成本低,成为了一条经济合理的生产路线。

类别 毒性

有毒物品

急性毒性

口服-大鼠 LD50: 570 毫克/公斤; 口服-小鼠 LD50: 521 毫克/公斤

燃烧与爆炸危险特性

遇明火可燃;与氧化剂反应;受热分解有毒氯化物烟雾。

储运特性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存储,与氧化剂和食品添加剂分开存放。

灭火方法

二氧化碳、泡沫、砂土、雾状水。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氯苯酚氢气 作用下, 反应 4.0h, 生成 环己酮
    参考文献:
    名称:
    在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催化纳米反应器上的Pd纳米颗粒上苯酚选择性加氢成环己酮
    摘要:
    制备了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反应器(Pd @ HMSNs)包裹的Pd纳米粒子,用于苯酚,甲酚和氯酚的氢化为环己酮衍生物。Pd @ HMSN在约30 nm HMSN的约16 nm空心腔中具有约4 nm Pd NP。此类Pd @ HMSN具有高度的热稳定性和催化稳定性。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钯@ HMSNs有效地催化酚和氢化米在≥99.0%转化甲酚与≥98.3%的环己酮的选择性衍生物。o-和m的加氢与Pd @ HMSN相比,-氯苯酚在100.0%的转化率下具有≥97.3%的选择性选择性的环己酮,证明了此类HMSN对连续反应的有益作用。将Pd NPs限制在介孔纳米反应器的空心腔内可大大提高反应物分子与Pd NPs的碰撞时间,从而提高了催化效率,而Pd NPs在腔内的滞留提供了对Pd NPs的保护作用,有利于热和热反应。催化稳定性。
    DOI:
    10.1016/j.apcata.2020.117961
  • 作为产物:
    描述:
    五氯酚sodium hydroxide四乙基溴化铵 、 sodium sulfat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生成 3-氯苯酚
    参考文献:
    名称:
    Electroreduc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34 [1]. Cathodic Dehalogenation of Chloroarenes with Electron-Donating Substituents
    摘要:
    氯代芳烃的电化学还原与供电取代基(如氯甲苯、-苯甲醚和-酚)进行研究。在铅或碳阴极下,在各种溶剂支持电解质的电位静态和电流静态条件下进行制备电解。在适当条件下,可能对具有两个或更多氯取代基的化合物进行部分和主要区域选择性的去氯化。尤其是在对位,替换一个单独的氯取代基是困难的。因此,高度有毒和持久的寡氯衍生物可以转化为氯化程度较低的问题较少的化合物。通过电还原,也可以显着降低受氯化酚和Nitrofen®污染的土壤提取物等实际材料的氯含量。
    DOI:
    10.1515/znb-2003-1206
  • 作为试剂:
    描述:
    2-联苯硼酸2-甲基-1-((4-硝基苯基)磺酰基)氮丙啶3-氯苯酚三(1-萘基)膦caesium carbonate 、 bis(dibenzylideneacetone)-palladium(0)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36.0h, 以60%的产率得到N-(4-nitrobenzenesulfonyl)-1-(2-biphenyl)propan-2-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Palladium-Catalyzed Cross-Coupling of N-Sulfonylaziridines with Boronic Acids
    摘要:
    A mild palladium-catalyzed cross-coupling of unsubstituted and 2-alkyl-substituted aziridines with arylboronic acid nucleophiles is presented. The reaction is highly regioselective and compatible with diverse functionality. A catalytic amount of base, a sterically demanding triarylphosphine ligand, and a phenol additive are critical to the success of the reaction. Coupling of a deuterium-labeled substrate established that ring opening of the aziridine occurs with inversion of stereochemistry.
    DOI:
    10.1021/ja410686v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 2,4-DIAMINOQUINAZOLINES FOR SPINAL MUSCULAR ATROPHY<br/>[FR] 2,4-DIAMINOQUINAZOLINES UTILES POUR LE TRAITEMENT D'UNE ATROPHIE MUSCULAIRE SPINALE
    申请人:DECODE CHEMISTRY INC
    公开号:WO2005123724A1
    公开(公告)日:2005-12-29
    2,4-Diaminoquinazolines of formulae I-IV and VI (I, II, III, IV and VI) are useful for treating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
    2,4-二氨基喹唑啉的化学式I-IV和VI(I,II,III,IV和VI)可用于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SMA)。
  • Kinetic Study of the Phenolysis of <i>O</i>-Methyl and <i>O</i>-Phenyl <i>O</i>-2,4-Dinitrophenyl Thiocarbonates and <i>O</i>-Ethyl 2,4-Dinitrophenyl Dithiocarbonate
    作者:Enrique A. Castro、David Arellano、Paulina Pavez、José G. Santos
    DOI:10.1021/jo034538+
    日期:2003.8.1
    (PDNPTOC), and O-ethyl 2,4-dinitrophenyl dithiocarbonate (EDNPDTC) are studied kinetically in water, at 25.0 degrees C and an ionic strength of 0.2 M (KCl). All reactions show pseudo-first-order kinetics under an excess of phenol over the substrate, and are first order in phenoxide anion. The reactions of EDNPDTC show a linear Bronsted-type plot of slope beta = 0.67, suggesting a concerted mechanism. On the
    一系列酚与O-甲基O-2,4-二硝基苯基硫代碳酸酯(MDNPTOC),O-苯基O-2,4-二硝基苯基硫代碳酸酯(PDNPTOC)和O-乙基2,4-二硝基苯基二硫代碳酸酯(EDNPDTC)的反应)是在25.0摄氏度的水中和0.2 M(KCl)的离子强度下在水中进行动力学研究的。所有反应在底物上苯酚过量的情况下均显示拟一级反应动力学,并且在酚盐阴离子中为一级反应。EDNPDTC的反应显示斜率β= 0.67的线性布朗斯台德图,表明存在协同作用的机理。另一方面,MDNPTOC和PDNPTOC的酚醛化酶分别显示斜率β= 0.27和0.28的线性布朗斯台德图,这与逐步机理有关,在逐步机理中,阴离子四面体中间体(T(-))的形成决定了速率。通过将所研究的反应的动力学和机理与相似的反应进行比较,得出以下结论:(i)。在中间T(-)中用O(-)取代S(-)会使该物种不稳定。(ii)。将T(-)中的DNPO更
  • Phenyl 4-(2-oxopyrrolidin-1-yl)benzenesulfonates and phenyl 4-(2-oxopyrrolidin-1-yl)benzenesulfonamides as new antimicrotubule agents targeting the colchicine-binding site
    作者:Mathieu Gagné-Boulet、Chahrazed Bouzriba、Atziri Corin Chavez Alvarez、Sébastien Fortin
    DOI:10.1016/j.ejmech.2020.113136
    日期:2021.3
    agents designated as N-phenyl 4-(2-oxoimidazolidin-1-yl)benzenesulfonates (PIB–SOs) and phenyl 4-(2-oxoimidazolidin-1-yl)benzenesulfonamides (PIB–SAs). Our previous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studies (SAR) focused on the aromatic ring B of PIB-SOs and PIB-SAs leaving the impact of the phenylimidazolidin-2-one moiety (ring A) on the binding to the colchicine-binding site (C-BS) poorly studied. Therefore
    我们最近设计并制备了新的有效抗微管剂家族,命名为N4-(2-氧代咪唑啉-1-基)苯磺酸苯酯(PIB-SOs)和4-(2-氧代咪唑啉-1-基)苯磺酰胺(PIB-SAs)。我们之前的结构活性关系研究(SAR)专注于PIB-SO和PIB-SA的芳香环B,而苯基咪唑啉二-2-酮部分(环A)对秋水仙碱结合位点的结合(C -BS)学习得不好。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由吡咯烷-2-酮部分取代咪唑烷-2--2-酮(IMZ)的效果。为此,设计,制备了15种新的4-(2-氧杂吡咯烷-1-基)苯磺酸苯基酯(PYB-SO)和15种苯基4-(2-氧杂吡咯烷-1-基)苯磺酸酰胺(PYB-SA)衍生物,化学表征和生物学评估。PYB-SO和PYB-SA在低纳摩尔至低微摩尔范围内显示抗增殖活性(0。在人HT-1080,HT-29,M21和MCF7癌细胞系上分别为0087–8.6μM和0.056–21μM)。而且,它们阻断了G2
  • 一种抗癌药物乐伐替尼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重庆大学
    公开号:CN107629001B
    公开(公告)日:2020-07-2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癌药物乐伐替尼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以图1所示化合物对氨基水杨酸为起始原料来合成乐伐替尼。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反应条件温和,且无需特殊反应的设备,适用范围更加广泛。本发明公开的方法所用原料和试剂容易从市场购得,从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工艺操作简单,合成周期短,从而更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乐伐替尼。本发明公开的方法不仅合成效率高,而且合成的乐伐替尼的纯度也很高。
  • Carboxylation of Phenols with CO<sub>2</sub>at Atmospheric Pressure
    作者:Junfei Luo、Sara Preciado、Pan Xie、Igor Larrosa
    DOI:10.1002/chem.201601114
    日期:2016.5.10
    A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method for the ortho‐carboxylation of phenols under atmospheric CO2 pressure has been developed. This method provides an alternative to the previously reported Kolbe–Schmitt method, which requires very high pressures of CO2. The addition of a trisubstituted phenol has proved essential for the successful carboxylation of phenols with CO2 at standard atmospheric pressure, allowing
    已经开发了一种在大气CO 2压力下使酚进行邻羧基羧化的便捷有效方法。该方法提供了以前报道的Kolbe-Schmitt方法的替代方法,后者需要非常高的CO 2压力。已证明添加三取代的苯酚对于在标准大气压下成功地将苯酚与CO 2羧化至关重要,从而可以有效制备各种水杨酸。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