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3,5-dichlorophenyl)-2-iodobenzamid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3,5-dichlorophenyl)-2-iodobenzamide
英文别名
——
N-(3,5-dichlorophenyl)-2-iodobenzamid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3H8Cl2INO
mdl
MFCD01191121
分子量
392.023
InChiKey
HCRLEJMGRDCVB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29.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3,5-dichlorophenyl)-2-iodobenzamideseleniumsodium t-butanolat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2.0h, 生成 2-(3,5-dichlorophenyl)benzo[d][1,2]selenazol-3(2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SARS-CoV-2主要蛋白酶抑制剂的发现及其作用机制
    摘要:
    一种新的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的出现,提出了紧迫的公共卫生危机。如果没有可用的靶向治疗,COVID-19 患者的治疗选择仍然有限。使用药物化学和合理的药物设计策略,我们确定了针对 SARS-CoV-2 主要蛋白酶 (M pro )的 2-phenyl-1,2-benzoselenazol-3-one 类化合物。基于 FRET 的重组 SARS-CoV-2 M pro筛选确定了六种抑制蛋白水解的化合物,IC 50值为纳摩尔。预孵育稀释实验和分子对接确定了对 SARS-CoV-2 M pro的抑制作用可以通过共价或非共价机制发生,并确定铅 E04竞争性抑制 M pro 。铅 E24 以纳摩尔 EC 50值 (844 nM) 抑制 SARS-CoV-2 感染的 Vero E6 细胞中的病毒复制,并进一步证实会损害 SARS-CoV-2 在人肺上皮细胞和人诱导的多能干细胞中的复制-衍生的
    DOI:
    10.1021/acs.jmedchem.1c00566
  • 作为产物:
    描述:
    2-碘苯甲酸3,5-二氯苯胺4-二甲氨基吡啶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53%的产率得到N-(3,5-dichlorophenyl)-2-iodobenz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高度区域选择性的亲电试剂诱导的2-(丙-1-基)苯甲酰胺的环化反应†
    摘要:
    我们报道了在无金属条件下,由2-(1-炔基)苯甲酰胺形成的5元卤代酰亚胺的亲电试剂促进的,高度区域选择性(〜100%)合成。与炔烃的炔丙基碳上的邻近基团辅助相关的空间体积已被用作实现区域选择性的决定性因素。对于炔丙醇和乙酸酯,以及酰胺官能团,观察到非常广泛的结构多样性。对照实验证实了空间大块的作用以及取代基的氧原子对邻近基团的协助,以实现所观察到的高区域选择性。
    DOI:
    10.1039/c8ob00434j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ighly regioselective, electrophile induced cyclizations of 2-(prop-1-ynyl)benzamides
    作者:Bhavani Shankar Chinta、Harikrishna Sanapa、Kamala Prasad Vasikarla、Beeraiah Baire
    DOI:10.1039/c8ob00434j
    日期:——
    We report an electrophile promoted, highly regioselective (∼100%) synthesis of 5-membered haloimidiates from 2-(1-alkynyl)benzamides under metal free conditions. The steric bulk in association with neighbouring group assistance at the propargylic carbon of an alkyne has been employed as the dictating factor to achieve the regioselectivity. A very broad structural diversity has been observed for propargylic
    我们报道了在无金属条件下,由2-(1-炔基)苯甲酰胺形成的5元卤代酰亚胺的亲电试剂促进的,高度区域选择性(〜100%)合成。与炔烃的炔丙基碳上的邻近基团辅助相关的空间体积已被用作实现区域选择性的决定性因素。对于炔丙醇和乙酸酯,以及酰胺官能团,观察到非常广泛的结构多样性。对照实验证实了空间大块的作用以及取代基的氧原子对邻近基团的协助,以实现所观察到的高区域选择性。
  • Discovery and Mechanism of SARS-CoV-2 Main Protease Inhibitors
    作者:Sarah Huff、Indrasena Reddy Kummetha、Shashi Kant Tiwari、Matthew B. Huante、Alex E. Clark、Shaobo Wang、William Bray、Davey Smith、Aaron F. Carlin、Mark Endsley、Tariq M. Rana
    DOI:10.1021/acs.jmedchem.1c00566
    日期:2022.2.24
    coronavirus 2 (SARS-CoV-2), presents an urgent public health crisis. Without available targeted therapies, treatment options remain limited for COVID-19 patients. Using medicinal chemistry and rational drug design strategies, we identify a 2-phenyl-1,2-benzoselenazol-3-one class of compounds targeting the SARS-CoV-2 main protease (Mpro). FRET-based screening against recombinant SARS-CoV-2 Mpro identified
    一种新的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的出现,提出了紧迫的公共卫生危机。如果没有可用的靶向治疗,COVID-19 患者的治疗选择仍然有限。使用药物化学和合理的药物设计策略,我们确定了针对 SARS-CoV-2 主要蛋白酶 (M pro )的 2-phenyl-1,2-benzoselenazol-3-one 类化合物。基于 FRET 的重组 SARS-CoV-2 M pro筛选确定了六种抑制蛋白水解的化合物,IC 50值为纳摩尔。预孵育稀释实验和分子对接确定了对 SARS-CoV-2 M pro的抑制作用可以通过共价或非共价机制发生,并确定铅 E04竞争性抑制 M pro 。铅 E24 以纳摩尔 EC 50值 (844 nM) 抑制 SARS-CoV-2 感染的 Vero E6 细胞中的病毒复制,并进一步证实会损害 SARS-CoV-2 在人肺上皮细胞和人诱导的多能干细胞中的复制-衍生的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