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哌啶基 | 54671-60-2

中文名称
哌啶基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iperidinyl radical
英文别名
piperidyl radical
哌啶基化学式
CAS
54671-60-2
化学式
C5H10N
mdl
——
分子量
84.1411
InChiKey
JJFTUBRDVMTEA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8
  • 重原子数:
    6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
  • 拓扑面积:
    1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哌啶 在 idosylbenzene 、 meso-tetrakis(pentafluorophenyl)porphinatoiron(III) chloride 作用下, 生成 哌啶基
    参考文献:
    名称:
    探索裸高价氧代铁卟啉复合物的类化合物 I 反应性:叔胺的氧化
    摘要: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研究通过血红素酶(包括过氧化物酶和细胞色素 P450)和活性化合物 I 种类的功能模型对胺进行氧化 N-脱烷基化的机制。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特别涉及启动氧化序列的主要步骤的特征,无论是氢原子转移 (HAT) 还是电子转移 (ET) 事件,面临诸如多种氧化剂的可能贡献和复杂的环境影响等问题。在本研究中,氧代铁 (IV) 卟啉自由基阳离子中间体 1,[(TPFPP)*+ Fe(IV)=O]+ (TPFPP = meso-tetrakis (pentafluorophenyl)porphinato dianion),化合物 I 的功能模型,已作为裸种生产。通过 ESI-FT-ICR 质谱法研究的与胺 (A) 的气相反应首次揭示了氧化活化中涉及的基本步骤和离子中间体。离子产物的形成涉及 ET(A*+,胺自由基阳离子),从胺([A(-H)]+,亚胺离子)的形式氢化物转移 (HT),以及氧原子转移
    DOI:
    10.1021/ja077286t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bsolute rate constants for the reactions of tert-butoxyl, tert-butylperoxyl, and benzophenone triplet with amines: the importance of a stereoelectronic effect
    作者:D. Griller、J. A. Howard、P. R. Marriott、J. C. Scaiano
    DOI:10.1021/ja00393a020
    日期:1981.2
  • Probing the Compound I-like Reactivity of a Bare High-Valent Oxo Iron Porphyrin Complex:  The Oxidation of Tertiary Amines
    作者:Barbara Chiavarino、Romano Cipollini、Maria Elisa Crestoni、Simonetta Fornarini、Francesco Lanucara、Andrea Lapi
    DOI:10.1021/ja077286t
    日期:2008.3.1
    the ionization energy of the amine. A stepwise pathway accounts for the C-H bond activation resulting in the formal HT product, namely a primary ET process forming A*+, which is deprotonated at the alpha-C-H bond forming an N-methyl-N-arylaminomethyl radical, A(-H)*, readily oxidized to the iminium ion, [A(-H)]+. The kinetic isotope effect (KIE) for proton transfer (PT) increases as the acidity of the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研究通过血红素酶(包括过氧化物酶和细胞色素 P450)和活性化合物 I 种类的功能模型对胺进行氧化 N-脱烷基化的机制。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特别涉及启动氧化序列的主要步骤的特征,无论是氢原子转移 (HAT) 还是电子转移 (ET) 事件,面临诸如多种氧化剂的可能贡献和复杂的环境影响等问题。在本研究中,氧代铁 (IV) 卟啉自由基阳离子中间体 1,[(TPFPP)*+ Fe(IV)=O]+ (TPFPP = meso-tetrakis (pentafluorophenyl)porphinato dianion),化合物 I 的功能模型,已作为裸种生产。通过 ESI-FT-ICR 质谱法研究的与胺 (A) 的气相反应首次揭示了氧化活化中涉及的基本步骤和离子中间体。离子产物的形成涉及 ET(A*+,胺自由基阳离子),从胺([A(-H)]+,亚胺离子)的形式氢化物转移 (HT),以及氧原子转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