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喃妥因(NFT)是广泛用于治疗特定尿路感染(UTI)的抗菌剂。已经报道了与使用NFT相关的许多不良反应,包括肝毒性。进行了结构-毒性关系研究,以深入了解NFT的毒性作用机理。在大鼠肝微粒体和原代大鼠肝细胞中评估了NFT及其通过结构操作设计和合成的9个类似物或组成部分(1-9)的毒性作用。耗尽
谷胱甘肽(GSH)的能力下降的顺序如下:含硝基
呋喃的化合物(NFT和1-3)>含
硝基苯的化合物(4和5)>不含硝基的化合物(6-9)。在这些化合物的细胞毒性中观察到了与GSH耗竭相似的模式。含硝基测试化合物(NFT,1-5)的硝基还原电位(电子缺乏)随着耗尽GSH的能力和细胞毒性强度的降低而降低。发现由NFT的代谢减少产生的相应的亚硝基和
羟胺中间体首次对GSH具有反应性。另外,含
硝基化合物4(模型化合物)比相应的
苯胺(4a)具有更大的细胞毒性。这些发现不仅使我们能够确定NFT的毒性作用机理,而且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