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氘代正戊烷-d12 | 2031-90-5

中文名称
氘代正戊烷-d12
中文别名
氘代正戊烷;氘代正戊烷-d{12};戊烷-d12
英文名称
pentane-d12
英文别名
n-Deuteropentan;1,1,1,2,2,3,3,4,4,5,5,5-dodecadeuteriopentane
氘代正戊烷-d12化学式
CAS
2031-90-5
化学式
C5H12
mdl
——
分子量
84.055
InChiKey
OFBQJSOFQDEBGM-HYVJACIR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30 °C(lit.)
  • 沸点:
    36 °C(lit.)
  • 密度:
    0.731 g/mL at 25 °C(lit.)
  • 闪点:
    <−30 °F
  • 溶解度:
    可溶于氯仿(少量)、己烷(少量)
  • 稳定性/保质期:
    如果按照规格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没有已知危险反应,应避免与氧化物接触。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
  • 重原子数:
    5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3
  • 危险品标志:
    F
  • 安全说明:
    S16,S29,S33,S9
  • 危险类别码:
    R11
  • WGK Germany:
    3
  • 包装等级:
    II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265 3/PG 2
  • 危险标志:
    GHS02,GHS07,GHS08
  • 危险性描述:
    H225,H304,H336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10,P261,P301 + P310,P331

SDS

SDS:032687c9f75640ac01430f6985dc2a58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戊烷-d12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易燃液体 (类别 2)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 5)
急性毒性, 经皮 (类别 5)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 3)
吸入危险 (类别 1)
急性水生毒性 (类别 2)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225 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H303 吞咽可能有害。
H304 吞咽并进入呼吸道可能致命。
H313 接触皮肤可能有害。
H336 可能引起昏睡或眩晕。
H401 对水生生物有毒。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和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33 保持容器密闭。
P240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
P241 使用防爆的电气/ 通风/ 照明 设备。
P242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 采取措施,防止静电放电。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戴面罩.
事故响应
P301 + P310 如果吞下去了: 立即呼救解毒中心或医生。
P303 + P361 + P353 如果皮肤(或头发)接触:立即除去/脱掉所有沾污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淋
浴。
P304 + P340 如吸入: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31 不要诱发呕吐。
P370 + P378 火灾时: 用干的砂子,干的化学品或耐醇性的泡沫来灭火。
安全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3 + P235 保持低温,存放于通风良好处。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5D12
分子式
: 84.22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Pentane-d12
<=100%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2031-90-5
No.)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接触眼睛会引起:, 发红, 视力模糊, 催泪。, 延长或重复与皮肤接触可能引起:, 脱脂, 皮炎,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损伤肺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无数据资料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用水喷雾冷却未打开的容器。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移去所有火源。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谨防蒸气积累达到可爆炸的浓度。蒸气能在低洼处积聚。
6.2 环境保护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一定要避免排放到周围环境中。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围堵溢出,用防电真空清洁器或湿刷子将溢出物收集起来,并放置到容器中去,根据当地规定处理(见第13部
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吸入蒸气和烟雾。
切勿靠近火源。-严禁烟火。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聚。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打开了的容器必须仔细重新封口并保持竖放位置以防止泄漏。
充气保存 吸湿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阻燃防静电防护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XBEK
型(EN
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
毒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液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130 °C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36 °C - lit.
g) 闪点
-49.00 °C - 闭杯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爆炸上限: 8.30 %(V)
爆炸下限: 1.40 %(V)
k) 蒸气压
579.0 hPa 在 20.00 °C
1,859.7 hPa 在 55.00 °C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0.731 g/mL 在 25 °C0.731 g/cm3 在 25 °C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辛醇--水的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3.390
p) 自燃温度
260.0 °C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热,火焰和火花。 极端温度和直接日晒。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经口 - 小鼠 - 5,000 mg/kg
半数致死浓度(LC50) 吸入 - 大鼠 - 4.00 h - 364,000 mg/m3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经皮 - 兔子 - 3,000 mg/kg
皮肤刺激或腐蚀
皮肤 - 兔子 - 无皮肤刺激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细胞突变性-体外试验 - Ames 试验(艾姆斯试验) - 鼠伤寒沙门氏菌 - 阴性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可能引起昏睡或眩晕。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吞咽并进入呼吸道可能致命。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蒸气可引起睡意和眩昏。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摄入有吸入危害-能进入肺部并引起损伤。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接触眼睛会引起:, 发红, 视力模糊, 催泪。, 延长或重复与皮肤接触可能引起:, 脱脂, 皮炎,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损伤肺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生物降解能力 生物的/需氧的 - 接触时间 192 h
结果: 70 % - 易生物降解。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对水生生物有毒。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在装备有加力燃烧室和洗刷设备的化学焚烧炉内燃烧处理,特别在点燃的时候要注意,因为此物质是高度易燃
性物质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1265 国际海运危规: 1265 国际空运危规: 1265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PENTANES
国际海运危规: PENTANES
国际空运危规: Pentanes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3 国际海运危规: 3 国际空运危规: 3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 国际海运危规: II 国际空运危规: 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是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是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2-PiPr2-4-methylphenyl]2)Ti=CHtBu(CH2tBu)氘代正戊烷-d12 反应 12.0h, 以100%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乙烷、丙烷、直链烷烃 C4-C8 和一些环烷烃通过钛-碳多键的室温脱氢
    摘要:
    瞬态钛新戊炔,[(PNP)Ti≡C(t)Bu] (A; PNP(-)≡N[2-P(i)Pr2-4-甲基苯基]2(-)),在室温超过 24 小时,通过连续的 1,2-CH 键加成和 β-氢提取得到 [(PNP)Ti(η(2)-H2C=CH2)(CH2(t)Bu)] (1)。中间体 A 也可以将丙烷脱氢为丙烯,尽管不完全,以及线性和挥发性烷烃 C4-C6 可形成可分离的 α-烯烃配合物 [(PNP)Ti(η(2)-H2C=CHR)( CH2(t)Bu)](R = CH3 (2)、CH2CH3 (3)、(n)Pr (4) 和 (n)Bu (5))。配合物 1-5 可以由 [(PNP)Ti=CH(t)Bu(OTf)] 和相应的烷基化试剂 LiCH2CHR (R = H, CH3(unstable), CH2CH3, (n)Pr, and ( n) 不)。烯烃配合物 1 和 3-5 均已通过多种多核
    DOI:
    10.1021/ja4060178
  • 作为产物:
    描述:
    在 Ra-Ni (2)H2(2)H2SO4 作用下, 生成 氘代正戊烷-d12
    参考文献:
    名称:
    Polubentseva, M. F.; Sofronova, V. E.; Bazhenov, B. A., Journal of general chemistry of the USSR, 1984, vol. 54, # 7, p. 1434 - 1439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H Bond Activation of Hydrocarbons by an Imidozirconocene Complex
    作者:Helen M. Hoyt、Forrest E. Michael、Robert G. Bergman
    DOI:10.1021/ja0385944
    日期:2004.2.1
    arene C-H bonds. Mechanistic experiments support the proposal of intramolecular elimination of methane followed by a concerted addition of the hydrocarbon C-H bond. Products formed by activation of sp2 C-H bonds are generally more thermodynamically stable than those formed by activation of sp3 C-H bonds, and those resulting from reaction at primary C-H bonds are preferred over secondary sp3 C-H activation
    已显示 Cp2(L)Zr=NCMe3(Cp = 环戊二烯基,L = 路易斯碱)类型的单体 imidozirconocene 配合物可激活苯的碳氢键,但不能激活饱和烃的 CH 键。据我们所知,迄今为止,尚未在亚胺茂金属系统中观察到这一类极其重要的 CH 活化反应。然而,在加热外消旋亚乙基双(四氢)茚基甲基叔丁基酰胺络合物时形成的 M=NR 键干净且定量地激活了范围广泛的正烷烃、烯烃和芳烃 CH 键。机理实验支持在分子内消除甲烷,然后协同添加烃 CH 键的提议。由 sp2 CH 键活化形成的产物通常比 sp3 CH 键活化形成的产物在热力学上更稳定,那些由一级 CH 键反应产生的产物优于二级 sp3 CH 活化产物。还有证据表明 CH 键之间的热力学选择性是空间控制的,而不是电子控制的。
  • Facile and Selective Aliphatic C−H Bond Activation at Ambient Temperatures Initiated by Cp*W(NO)(CH<sub>2</sub>CMe<sub>3</sub>)(η<sup>3</sup>-CH<sub>2</sub>CHCHMe)
    作者:Jenkins Y. K. Tsang、Miriam S. A. Buschhaus、Peter M. Graham、Christopher J. Semiao、Scott P. Semproni、Simon J. Kim、Peter Legzdins
    DOI:10.1021/ja710606v
    日期:2008.3.1
    ether, and triethylamine all lead to the corresponding terminal C-H activation products. Furthermore, a judicious choice of solvents permits the C-H activation of gaseous hydrocarbons (i.e., propane, ethane, and methane) at ambient temperatures under moderately elevated pressures. However, reactions between intermediate A and cyclohexene, acetone, 3-pentanone, and 2-butyne lead to coupling between the eta(2)-diene
    Cp*W(NO)(CH2CMe3)(eta(3)-CH2CHCHMe) (1) 在环境温度下的热解导致新戊烷的损失和 eta(2)-二烯中间体 Cp*W(NO) 的形成(eta(2)-CH2=CHCH=CH2) (A),已作为其 18e PMe3 加合物分离。在直链烷烃的存在下,A 仅在其末端碳上影响烃的 CH 活化并形成 18e Cp*W(NO)(n-烷基)(eta(3)-CH2CHCHMe) 络合物。类似地,用甲基环己烷、氯戊烷、乙醚和三乙胺处理 1 都会产生相应的末端 CH 活化产物。此外,明智地选择溶剂允许在适度升高的压力下在环境温度下对气态烃(即丙烷、乙烷和甲烷)进行 CH 活化。然而,中间体 A 与环己烯、丙酮、3-戊酮和 2-丁炔导致 eta(2)-二烯配体与有机分子上的不饱和位点之间发生偶联。例如,Cp*W(NO)(eta(3),eta(1)-CH2CHCHCH2C(CH2CH3)2O)
  • Selective Activation and Functionalization of Linear Alkanes Initiated under Ambient Conditions by a Tungsten Allyl Nitrosyl Complex
    作者:Jenkins Y. K. Tsang、Miriam S. A. Buschhaus、Peter Legzdins
    DOI:10.1021/ja0713633
    日期:2007.5.1
    (1) formation of the intermediate η2-diene complex, Cp*W(NO)(η2-CH2CHCHCH2) (A) via intramolecular β-H elimination of neopentane from 1, and (2) incorporation of n-pentane into A via intermolecular β-H addition to produce 2. Intermediate A can be trapped by PMe3 as the Cp*W(NO)(η2-CH2CHCHCH2)(PMe3) adduct (3), and the solid-state molecular structures of 1, 2, and 3 have been established by single-crystal
    新的钨烯丙基亚硝酰基络合物 Cp*W(NO)(η3-CH2CHCHMe)(CH2CMe3) (1) (Cp* = η5-C5Me5; Me = CH3),在在室温下形成热稳定化合物 Cp*W(NO)(η3-CH2CHCHMe)(CH2CH2CH2CH2Me) (2),通过用 I2 处理,正戊基配体可以选择性地释放为 1-碘戊烷。当前的实验证据表明,源自 1 的 CH 活化化学通过两个不同的步骤进行:(1)中间体 η2-二烯复合物 Cp*W(NO)(η2-CH2CHCHCH2) (A) 通过分子内 β-从 1 中消除新戊烷的 H,以及 (2) 通过分子间 β-H 加成将正戊烷结合到 A 中以产生 2。中间体 A 可以被 PMe3 捕获为 Cp*W(NO)(η2-CH2CHCHCH2)(PMe3 ) 加合物 (3),以及固态分子结构 1, 2,
  • Multiple C–H Activations of Linear Alkanes by Various (η<sup>5</sup>-Cyclopentadienyl)W(NO)(CH<sub>2</sub>CMe<sub>3</sub>)<sub>2</sub> Complexes
    作者:Monica V. Shree、Diana Fabulyak、Rhett A. Baillie、Guillaume P. Lefèvre、Kevan Dettelbach、Aurélien Béthegnies、Brian O. Patrick、Peter Legzdins、Devon C. Rosenfeld
    DOI:10.1021/acs.organomet.7b00034
    日期:2017.8.14
    neat linear alkanes effects three successive C–H bond activations of the hydrocarbon substrates and forms Cp*W(NO)(H)(η3-allyl) complexes in which the allyl ligands are derived from the alkanes. These allyl hydrido compounds exist in solutions as mixtures of isomers containing monosubstituted (i.e., terminal) or 1,3-disubstituted (i.e., internal) allyl ligands which can have either an endo or exo orientation
    作为伴随图中所示,热解Cp的* W(NO)(CH 2 CME 3)2(CP * =η 5 -C 5我5)在80℃下在纯的直链烷烃的效果三个连续的CH键的激活烃底物和形式Cp的* W(NO)(H)(η 3-烯丙基)配合物,其中烯丙基配体衍生自烷烃。这些烯丙基氢化物化合物以含有单取代(即末端)或1,3-二取代(即内部)烯丙基配体的异构体混合物形式存在,这些配体可以具有内或外取向,且取代基位于基团的近端或远端。亚硝酰基配体。由于空间因素,在所有情况下,最丰富的异构体在内向具有单取代的烯丙基配体,烷基末端位于亚硝酰基配体的远端。此外,Cp的相对丰度* W(NO)(H)(η 3具有单取代的烯丙基配体与减小增加的长度-烯丙基)异构体Ñ烷烃链。在Cp的进一步热分解* W(NO)(H)(η 3-烯丙基)配合物导致烯烃的释放。是否发起通过的Cp * W(NO)(CH 2 CME 3)2或独立地合成的Cp *
  • Five-Coordinate Platinum(IV) Complex as a Precursor to a Novel Pt(II) Olefin Hydride Complex for Alkane Activation
    作者:Ulrich Fekl、Karen I. Goldberg
    DOI:10.1021/ja0258677
    日期:2002.6.1
    The five-coordinate platinum(IV) complex (nacnac)PtMe3 (nacnac- = [(o-iPr2C6H3)NC(CH3)}2CH]-) thermally eliminates ethane and methane to produce a novel olefin(hydrido)platinum(II) complex, where the olefin is part of the nacnac-type ligand. This Pt(II) product activates hydrocarbons, including alkanes under mild conditions, as indicated by scrambling of hydrogen and deuterium between the hydrocarbon
    五配位铂 (IV) 配合物 (nacnac)PtMe3 (nacnac- = [(o-iPr2C6H3)NC(CH3)}2CH]-) 热消除乙烷和甲烷以生产新型烯烃(氢化)铂(II)络合物,其中烯烃是 nacnac 型配体的一部分。这种 Pt(II) 产品在温和条件下激活烃类,包括烷烃,如在烃溶剂和铂络合物配体上的选定位置之间加氢和氘所表明的那样。提出了烯烃插入金属氢化物键打开位点以允许烃配位和 CH 键氧化加成的机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