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5-双(氯甲基)-4-(2-乙基己氧基)苯甲醚 | 146370-52-7

中文名称
2,5-双(氯甲基)-4-(2-乙基己氧基)苯甲醚
中文别名
1,4-二氯甲基-2-(2-乙基己氧基)-5-甲氧基苯;2,5-双(氯甲基)-1-甲氧基-4-(2-乙基己氧基)苯;2,5-二(氯甲基)-1-甲氧基-4-(2-乙基己氧基)苯;2,5-二(氯甲基)-1-甲氧基-4-(2-乙基己氧基)-苯;2,5-二(氯甲基)- 1-甲氧基-4- (2-乙基己氧基)-苯
英文名称
1,4-bis(chloromethyl)-2-(2-ethylhexyloxy)-5-methoxybenzene
英文别名
1,4-bis(chloromethyl)-2-methoxy-5-(2-ethylhexyloxy)benzene;1,4-Bis(chloromethyl)-2-((2-ethylhexyl)oxy)-5-methoxybenzene;1,4-bis(chloromethyl)-2-(2-ethylhexoxy)-5-methoxybenzene
2,5-双(氯甲基)-4-(2-乙基己氧基)苯甲醚化学式
CAS
146370-52-7
化学式
C17H26Cl2O2
mdl
——
分子量
333.298
InChiKey
TXAVEVGYOGQVA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21.6±40.0 °C(Predicted)
  • 密度:
    1.079±0.06 g/cm3(Predicted)
  • 稳定性/保质期:
    常温常压下稳定,避免与强氧化剂接触,并保持干燥。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77
  • 重原子数:
    21.0
  • 可旋转键数:
    10.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5
  • 拓扑面积:
    18.46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8
  • 危险品标志:
    C
  • 安全说明:
    S26,S27,S36/37/39,S45
  • 危险类别码:
    R34
  • 海关编码:
    2909309090
  • 危险标志:
    GHS05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759
  • 危险性描述:
    H314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80,P305 + P351 + P338,P310
  • 包装等级:
    II
  • 危险类别:
    8
  • 储存条件:
    密封储存,应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库房中。

SDS

SDS:f4da0b7ba89a65218e128a8c3670f5d6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2,5-双(氯甲基)-1-甲氧基-4-(2-乙基己氧基)苯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皮肤腐蚀 (类别1B)
严重的眼损伤 (类别1)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314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警告申明
预防
P260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戴面罩.
措施
P301 + P330 + P331 如误吞咽:漱口。不要诱导呕吐。
P303 + P361 + P353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 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用水清洗皮肤/
淋浴。
P304 + P340 如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并保持呼吸顺畅的姿势休息.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0 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63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储存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处理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催泪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17H26Cl2O2
分子式
: 333.29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2,5-Bis(chloromethyl)-1-methoxy-4-(2-ethylhexyloxy)benzene
-
CAS 号 146370-52-7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立即脱掉污染的衣服和鞋子。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咳嗽, 呼吸短促, 头痛, 恶心, 呕吐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氯化氢气体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收集、处理泄漏物,不要产生灰尘。 扫掉和铲掉。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防止粉尘和气溶胶生成。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按照良好工业和安全规范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微粒防毒面具N100型(US
)或P3型(EN
143)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毒
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防潮。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该物质对组织、粘膜和上呼吸道破坏力强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引致灼伤。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引起皮肤烧伤。
眼睛 引起眼睛烧伤。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咳嗽, 呼吸短促, 头痛, 恶心, 呕吐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1759 国际海运危规: 1759 国际空运危规: 1759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CORROSIVE SOLID, N.O.S. (2,5-Bis(chloromethyl)-1-methoxy-4-(2-
ethylhexyloxy)benzene)
国际海运危规: CORROSIVE SOLID, N.O.S. (2,5-Bis(chloromethyl)-1-methoxy-4-(2-
ethylhexyloxy)benzene)
国际空运危规: Corrosive solid, n.o.s. (2,5-Bis(chloromethyl)-1-methoxy-4-(2-ethylhexyloxy)benzene)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8 国际海运危规: 8 国际空运危规: 8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 国际海运危规: II 国际空运危规: 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用途:导电高分子前体(Conducting Polymer Precursor)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共轭聚芴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和电致发光,这些衍生物含有多种染料作为共聚单体
    摘要:
    已设计,合成和表征了四种包含不同共聚单体(R1,R2,R3和R4)的新的芴基交替聚合物(PFR1-S,PFR2-S,PFR3-S和PFR4-S)。发现这些聚合物是热稳定的,并且容易溶于普通的有机溶剂。由这些聚合物制成的单层LED器件发出蓝绿色到纯红色的光。我们的结果表明,均聚物,聚(9,9-二辛基芴-2,7-二基)(PDOF)发出的光的颜色可以通过掺入R1,R2,R3和R4共聚单体来调节。带隙。共聚物的吸收和发射最大值根据氰基中的碳酸亚乙烯单元(α-或β位置而变化-位置)和结合的芳香族基团(噻吩或亚苯基)的类型。值得注意的是,PFR4-S显示出纯红色发射(CIE坐标值x = 0.66,y = 0.33),几乎与国家电视系统委员会要求的标准红色(0.66,0.34)相同。PFR3-S还表现出纯红色发射(色度值x = 0.63,y = 0.38),其最大亮度和最大外部量子效率在6 V时约为3100
    DOI:
    10.1021/ma049728g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共轭聚芴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和电致发光,这些衍生物含有多种染料作为共聚单体
    摘要:
    已设计,合成和表征了四种包含不同共聚单体(R1,R2,R3和R4)的新的芴基交替聚合物(PFR1-S,PFR2-S,PFR3-S和PFR4-S)。发现这些聚合物是热稳定的,并且容易溶于普通的有机溶剂。由这些聚合物制成的单层LED器件发出蓝绿色到纯红色的光。我们的结果表明,均聚物,聚(9,9-二辛基芴-2,7-二基)(PDOF)发出的光的颜色可以通过掺入R1,R2,R3和R4共聚单体来调节。带隙。共聚物的吸收和发射最大值根据氰基中的碳酸亚乙烯单元(α-或β位置而变化-位置)和结合的芳香族基团(噻吩或亚苯基)的类型。值得注意的是,PFR4-S显示出纯红色发射(CIE坐标值x = 0.66,y = 0.33),几乎与国家电视系统委员会要求的标准红色(0.66,0.34)相同。PFR3-S还表现出纯红色发射(色度值x = 0.63,y = 0.38),其最大亮度和最大外部量子效率在6 V时约为3100
    DOI:
    10.1021/ma049728g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ncorporation of π-Conjugated Polymer into Silica:  Preparation of Poly[2-methoxy-5-(2-ethylhexyloxy)-1,4-phenylenevinylene]/Silica and Poly(3-hexylthiophene)/Silica Composites
    作者:Masataka Kubo、Chiharu Takimoto、Yuya Minami、Takahiro Uno、Takahito Itoh、Masashi Shoyama
    DOI:10.1021/ma0508956
    日期:2005.8.1
    )hexyl)thiophene and subsequent cleavage of a tetrahydropyranyl group. Acid-catalyzed polycondensations of tetraethoxysilane (TEO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presence of these polymers to give homogeneous composites with silica. The resulting composite materials were characterized by UV−vis and emission spectra.
    进行2-甲氧基-5-(2-乙基己氧基)-对苯二甲撑双(三苯基氯化chloride)与2-甲氧基-5-(2-乙基己氧基)苯-1,4-二甲醛的维蒂希反应,得到聚[2 -甲氧基-5-(2-乙基己氧基)-1,4-亚苯基亚乙烯基](MEH-PPV)在链端用terminated部分终止。聚[3- hexylthiophene-共-3-(6-羟基己基)噻吩] 01用2-溴-3-己基噻吩和2-溴-3-(6-(2-四氢吡喃氧基)己基)区域选择性偶联反应制备噻吩然后切割四氢吡喃基。在这些聚合物的存在下,进行四乙氧基硅烷(TEOS)的酸催化缩聚反应,得到具有二氧化硅的均质复合材料。所得的复合材料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发射光谱进行表征。
  • High efficiency aqueous-processed MEH-PPV/CdTe hybrid solar cells with a PCE of 4.20%
    作者:Fangyuan Liu、Zhaolai Chen、Xiaohang Du、Qingsen Zeng、Tianjiao Ji、Zhongkai Cheng、Gan Jin、Bai Yang
    DOI:10.1039/c5ta08507a
    日期:——

    Aqueous-processed MEH-PPV/CdTe hybrid solar cells are firstly fabricated. A PCE of 4.20% is achieved. The nanoscale morphology of MEH-PPV/CdTe HSCs which impacts charge transfer and transport is deeply investigated. It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for efficient solution-processed MEH-PPV/nanocrystal hybrid solar cells.

    首先制备了水处理的MEH-PPV/CdTe混合太阳能电池。实现了4.20%的能量转换效率。深入研究了MEH-PPV/CdTe混合太阳能电池的纳米尺度形貌,对电荷转移和传输产生影响。这是制备高效溶液处理的MEH-PPV/纳米晶混合太阳能电池的重要方法。
  • White light emission transparent polymer nanocomposites with novel poly(p-phenylene vinylene) derivatives and surface functionalized CdSe/ZnS NCs
    作者:Bingxin Liu、Xiaodan Lü、Chunyu Wang、Cuiyan Tong、Yao He、Changli Lü
    DOI:10.1016/j.dyepig.2013.04.038
    日期:2013.10
    monomers containing CdSe/ZnS NCs to successfully fabricate transparent bulk nanocomposites by in situ polymerization. The 5-(2-methacryloylethyloxymethyl)-8-quinolinol molecules can be coordinated to the surface of CdSe/ZnS nanocrystals to form a metalloquinolate with green light emission at about 500 nm, while the red light emission of nanocrystals remained after the polymerization process. The efficient
    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共轭聚对苯撑亚乙烯基单元和含有乙烯基和羧基的非共轭聚对苯二甲基单元的新型聚合物。使用不含膦的前体制备具有红色发光的单分散CdSe / ZnS纳米晶体。将新型荧光聚合物和5-(2-甲基丙烯酰基乙氧基甲基)-8-喹啉醇分散在含有CdSe / ZnS NCs的乙烯基单体中,从而成功地原位制备透明的块状纳米复合材料聚合。5-(2-甲基丙烯酰基乙氧基甲基)-8-喹啉醇分子可以配位到CdSe / ZnS纳米晶体的表面,形成金属喹啉酸酯,在大约500 nm处发射绿色光,而在聚合过程后仍保留纳米晶体的红色光。当纳米晶体与5-(2-甲基丙烯酰基乙氧基甲基)-8-喹啉醇的重量比为10∶1时,可以获得具有色坐标(0.32,0.34)的有效的发白光的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在系统中观察到了从光激发的金属喹啉酸酯到纳米晶体的电荷转移。
  • Multi-photon reactive compositons with inorganic particles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structures
    申请人: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公开号:US20040068023A1
    公开(公告)日:2004-04-08
    A multi-photon reactive composition including: (a) at least one reactive species; and (b) multi-photon photoinitiator system; and (c) a plurality of substantially inorganic particles, wherein the particles have an average particle size of less than about 10 microns in diameter.
    一种多光子反应组合物,包括:(a)至少一种反应性物质;(b)多光子光引发剂系统;和(c)多个基本上无机颗粒,其中颗粒的平均粒径小于约10微米。
  • Polymeric fluorescent substance and polymer light-emitting device
    申请人:——
    公开号:US20010020085A1
    公开(公告)日:2001-09-06
    Provided is a polymeric fluorescent substance showing fluorescence in solid state, which has a specific carrier drift mobility, a specific repeating unit, and specific number-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The polymeric fluorescent substance is excellent in solubility to organic solvents, and has higher efficiency and longer lifetime in applying as a polymer LED.
    提供的是一种聚合荧光物质,在固态下显示荧光,具有特定的载流子漂移迁移率、特定的重复单元和特定的数均分子量。该聚合荧光物质在有机溶剂中溶解性优良,并且在应用于聚合物LED时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长的寿命。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