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ansyl asparagine | 141425-82-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ansyl asparagine
英文别名
dansyl-D,L-Asn;Dns-D,L-Asn;Dansylasparagin;4-amino-2-[[5-(dimethylamino)naphthalen-1-yl]sulfonylamino]-4-oxobutanoic acid
dansyl asparagine化学式
CAS
141425-82-3
化学式
C16H19N3O5S
mdl
——
分子量
365.41
InChiKey
LRBOEWHGZIFPK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657.5±65.0 °C(Predicted)
  • 密度:
    1.419±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9
  • 重原子数:
    25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138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7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ansyl asparagineL-亮氨酸 、 ammonium acetate 、 硼酸 、 zinc(II) sulfate 、 β-环糊精 作用下, 以 aq. buffer 为溶剂, 生成 Dns-D-Asn 、 4-氨基-2-[(5-二甲基氨基萘-1-基)磺酰基氨基]-4-氧代丁酸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Zn(ii)-1-亮氨酸配合物和β-环糊精的新型手性配体交换毛细管电泳系统及其在酪氨酸酶抑制剂筛选中的应用†
    摘要:
    酪氨酸酶在黑色素形成中起关键作用,并且与动物体内的色素沉着过多和食物中的酶促褐变密切相关。因此,筛选酪氨酸酶抑制剂具有重要意义。在这项工作中,基于Zn(II)-L-亮氨酸复合物和β-环糊精(β-CD)的协同作用,开发了一种新的手性配体交换-毛细管电泳(CLE-CE)系统,用于筛选酪氨酸酶抑制剂。β-CD的浓度的影响,缓冲液pH的比值,大号-亮氨酸对于Zn(II),并用DNS-复杂浓度进行了调查d,大号-酪氨酸,DNS- d,大号-缬氨酸和DNS- d,L-苯丙氨酸作为被测分析物。最佳的缓冲条件包括pH值为8.2的100.0 mM硼酸,5.0 mM乙酸铵,3.0 mM Zn(II),6.0 mM L-亮氨酸和4.0 mMβ-CD。已经发现六对Dns- D,L -AA可以被基线分离,并且五对Dns- D,L- AA被部分地对映分离。然后对L-酪氨酸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以12.95μM至413.3μM的浓度获得了良好的线性(r
    DOI:
    10.1039/c4ra09433f
  • 作为产物:
    描述:
    DL-天冬酰胺一水物丹酰氯lith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丙酮 为溶剂, 反应 0.5h, 生成 dansyl asparag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Zn(ii)-1-亮氨酸配合物和β-环糊精的新型手性配体交换毛细管电泳系统及其在酪氨酸酶抑制剂筛选中的应用†
    摘要:
    酪氨酸酶在黑色素形成中起关键作用,并且与动物体内的色素沉着过多和食物中的酶促褐变密切相关。因此,筛选酪氨酸酶抑制剂具有重要意义。在这项工作中,基于Zn(II)-L-亮氨酸复合物和β-环糊精(β-CD)的协同作用,开发了一种新的手性配体交换-毛细管电泳(CLE-CE)系统,用于筛选酪氨酸酶抑制剂。β-CD的浓度的影响,缓冲液pH的比值,大号-亮氨酸对于Zn(II),并用DNS-复杂浓度进行了调查d,大号-酪氨酸,DNS- d,大号-缬氨酸和DNS- d,L-苯丙氨酸作为被测分析物。最佳的缓冲条件包括pH值为8.2的100.0 mM硼酸,5.0 mM乙酸铵,3.0 mM Zn(II),6.0 mM L-亮氨酸和4.0 mMβ-CD。已经发现六对Dns- D,L -AA可以被基线分离,并且五对Dns- D,L- AA被部分地对映分离。然后对L-酪氨酸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以12.95μM至413.3μM的浓度获得了良好的线性(r
    DOI:
    10.1039/c4ra09433f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Lee Won-Yong, Nieman T. A., J. Chromatogr., 659 (1994) N 1, S 111-118
    作者:Lee Won-Yong, Nieman T. A.
    DOI:——
    日期:——
  • A new chiral ligand exchang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system based on Zn(<scp>ii</scp>)–<scp>l</scp>-leucine complexes coordinating with β-cyclodextri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creening tyrosinase inhibitors
    作者:Yuan Su、Xiaoyu Mu、Li Qi
    DOI:10.1039/c4ra09433f
    日期:——
    hyper pigmentation in animals and enzymatic browning in food. Thu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creen inhibitors of tyrosinase. In this work, a new chiral ligand exchange-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LE-CE) system based on the coordination effect of Zn(II)–L-leucine complexes and β-cyclodextrin (β-CD) was developed for screening the inhibitors of tyrosinase. The effects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β-CD
    酪氨酸酶在黑色素形成中起关键作用,并且与动物体内的色素沉着过多和食物中的酶促褐变密切相关。因此,筛选酪氨酸酶抑制剂具有重要意义。在这项工作中,基于Zn(II)-L-亮氨酸复合物和β-环糊精(β-CD)的协同作用,开发了一种新的手性配体交换-毛细管电泳(CLE-CE)系统,用于筛选酪氨酸酶抑制剂。β-CD的浓度的影响,缓冲液pH的比值,大号-亮氨酸对于Zn(II),并用DNS-复杂浓度进行了调查d,大号-酪氨酸,DNS- d,大号-缬氨酸和DNS- d,L-苯丙氨酸作为被测分析物。最佳的缓冲条件包括pH值为8.2的100.0 mM硼酸,5.0 mM乙酸铵,3.0 mM Zn(II),6.0 mM L-亮氨酸和4.0 mMβ-CD。已经发现六对Dns- D,L -AA可以被基线分离,并且五对Dns- D,L- AA被部分地对映分离。然后对L-酪氨酸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以12.95μM至413.3μM的浓度获得了良好的线性(r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