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性质 氟吡甲禾灵为无色晶体,熔点在55~57℃之间,蒸气压为0.80mPa(25℃),油水分配系数Kow-lgP=4.07。亨利常数为3.23×10^-2Pa·m³/mol(计算值)。水中溶解度为9.3mg/L(25℃);在其他溶剂中的溶解度如下:乙腈4.0kg/kg,丙酮3.5kg/kg,二氯甲烷3.0kg/kg,二甲苯1.27kg/kg。
毒性 氟吡甲禾灵的大鼠急性经口LD₅₀(mg/kg)为雄性393、雌性599。兔子急性经皮LD₅₀>5000mg/kg,对兔皮肤无刺激作用,但对眼睛有中度刺激作用。
作用机理与特点 氟吡甲禾灵是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抑制剂。施用于茎叶后,药剂能迅速被禾本科杂草的叶子吸收,并传导至整株植物,在分生组织中积累,从而抑制植物体内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活性,导致脂肪酸合成受阻而杀死杂草。喷洒在土壤中的药剂也能通过根部吸收产生杀草效果。与氟吡甲禾相比,它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更稳定的药效,不易受低温、雨水等不利环境条件的影响。施药后48小时内可以观察到杂草的受害症状,首先是幼嫩组织和生长旺盛的部分受到抑制。
应用 高效氟吡甲禾灵适用于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如稗草、狗尾草、马唐、野燕麦、牛筋草、野黍、千金子、早熟禾、旱雀麦、大麦属、看麦娘、黑麦草等,以及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如匍匐冰草、堰麦草、假高粱、芦苇和狗牙根等。它对苗后到分蘖期至抽穗初期的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有很好的防除效果,但对阔叶草和莎草无效。
合成方法 高效氟吡甲禾灵的合成步骤如下:
中间体2,3-二氯-5-三氟甲基吡啶通过以下反应制备:
生物活性 Haloxyfop-P-methyl 是一种芳氯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能够被目标植物的根或叶片吸收,阻碍脂肪酸合成并增加氧化应激。
用途 主要用于防治大豆和棉花中的一年生禾本科杂草。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高效氟吡甲禾灵 | (R)-2-[4-(3-chloro-5-trifluoromethylpyridin-2-yloxy)phenoxy]propanoic acid | 95977-29-0 | C15H11ClF3NO4 | 361.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