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olivianine | 958296-41-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olivianine
英文别名
(1R,2S,4S,6S,8R,9S,10S,14S,16R)-9,13,17,17-tetramethyl-5-methylidene-18,22-dioxaheptacyclo[12.8.0.01,10.02,16.02,20.04,9.06,8]docosa-12,19-dien-21-one
bolivianine化学式
CAS
958296-41-8
化学式
C25H30O3
mdl
——
分子量
378.511
InChiKey
DKDFCCZFRBMDLE-ZTJJBFDG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519.0±50.0 °C(Predicted)
  • 密度:
    1.24±0.1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7
  • 重原子数:
    28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7.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2
  • 拓扑面积:
    35.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bolivianine对甲苯磺酸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70%的产率得到isobolivianine
    参考文献:
    名称:
    Onoseriolide,Bolivianine和Isobolivianine的不对称全合成
    摘要:
    在本文中,我们描述了我们在玻利维亚宁(1)和异obolivianine(2)的全合成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其中包括onoseriolide(3)的合成。遵循手性拆分策略,分21步完成了第一代玻利维亚宁的合成。基于玻利维亚宁(1),鬼臼内酯(3)和β-(E)-奥美精(8)之间的潜在生物遗传关系),通过14个步骤从市售(+)-马鞭酮仿生实现了玻利维亚宁的第二代合成。改进的总合成功能包括通过烯丙基金属碳烯进行钯催化的前所未有的钯催化的分子内环丙烷化,用于构建ABC三环系统,以及用于安装EFG的Diels–Alder /分子间杂Diels–Alder(DA / IMHDA)级联反应具有正确立体化学的三环骨架。在酸的存在下促进了从玻利维亚宁向异obolivianine的转化。生物合成机制和优秀的区域选择性和内选择性级联由理论化学基础上的理论计算很好的支持。
    DOI:
    10.1002/chem.201304378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Onoseriolide,Bolivianine和Isobolivianine的不对称全合成
    摘要:
    在本文中,我们描述了我们在玻利维亚宁(1)和异obolivianine(2)的全合成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其中包括onoseriolide(3)的合成。遵循手性拆分策略,分21步完成了第一代玻利维亚宁的合成。基于玻利维亚宁(1),鬼臼内酯(3)和β-(E)-奥美精(8)之间的潜在生物遗传关系),通过14个步骤从市售(+)-马鞭酮仿生实现了玻利维亚宁的第二代合成。改进的总合成功能包括通过烯丙基金属碳烯进行钯催化的前所未有的钯催化的分子内环丙烷化,用于构建ABC三环系统,以及用于安装EFG的Diels–Alder /分子间杂Diels–Alder(DA / IMHDA)级联反应具有正确立体化学的三环骨架。在酸的存在下促进了从玻利维亚宁向异obolivianine的转化。生物合成机制和优秀的区域选择性和内选择性级联由理论化学基础上的理论计算很好的支持。
    DOI:
    10.1002/chem.20130437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n alternative total synthesis of bolivianine
    作者:Jin-Peng Li、Chang-Chun Yuan、Biao Du、Bo Liu
    DOI:10.1016/j.cclet.2016.06.013
    日期:2017.1
    Abstract An alternative total synthesis of bolivianine in twelve steps is herein reported on the basis of our previous successful bioinspired total synthesis. The present total synthesis features straightforward transformation from an aldol product to the butenolide of the target molecule, and stereoselective Diels-Alder cycloaddition to construct ring E, as well as the final spontaneous IMHDA process
    摘要本文以我们先前成功的生物启发性全合成为基础,报告了十二步合成玻利维亚宁的另一种全合成方法。本发明的总合成特征是从醛醇产物直接转化为目标分子的丁烯内酯,以及立体选择性Diels-Alder环加成以构建环E,以及最终的自发IMHDA过程。
  • Bioinspired Total Synthesis of Bolivianine: A Diels– Alder/Intramolecular Hetero-Diels–Alder Cascade Approach
    作者:Changchun Yuan、Biao Du、Li Yang、Bo Liu
    DOI:10.1021/ja4040335
    日期:2013.6.26
    We report the first total synthesis of bolivanine in a 14 step pathway involving the synthesis of onoseriolide. Our synthesis features a palladium-catalyzed intramolecular cyclopropanation involving an allylic metal carbene and a Diels-Alder/intramolecular hetero-Diels-Alder cascade, allowing the single-step assembly of a tricyclic system with proper configuration. The synthetic efforts validate our modified biogenetic hypothesis and allow us to confirm the absolute configuration of bolivianine.
  • Asymmetric Total Synthesis of Onoseriolide, Bolivianine, and Isobolivianine
    作者:Biao Du、Changchun Yuan、Tianzi Yu、Li Yang、Yang Yang、Bo Liu、Song Qin
    DOI:10.1002/chem.201304378
    日期:2014.2.24
    efforts on the total synthesis of bolivianine (1) and isobolivianine (2), involving the synthesis of onoseriolide (3). The first generation synthesis of bolivianine was completed in 21 steps by following a chiral resolution strategy. Based on the potential bio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bolivianine (1), onoseriolide (3), and β‐(E)‐ocimene (8), the second generation synthesis of bolivianine was biomimetically
    在本文中,我们描述了我们在玻利维亚宁(1)和异obolivianine(2)的全合成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其中包括onoseriolide(3)的合成。遵循手性拆分策略,分21步完成了第一代玻利维亚宁的合成。基于玻利维亚宁(1),鬼臼内酯(3)和β-(E)-奥美精(8)之间的潜在生物遗传关系),通过14个步骤从市售(+)-马鞭酮仿生实现了玻利维亚宁的第二代合成。改进的总合成功能包括通过烯丙基金属碳烯进行钯催化的前所未有的钯催化的分子内环丙烷化,用于构建ABC三环系统,以及用于安装EFG的Diels–Alder /分子间杂Diels–Alder(DA / IMHDA)级联反应具有正确立体化学的三环骨架。在酸的存在下促进了从玻利维亚宁向异obolivianine的转化。生物合成机制和优秀的区域选择性和内选择性级联由理论化学基础上的理论计算很好的支持。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5β,6α,8α,10α,13α)-6-羟基-15-氧代黄-9(11),16-二烯-18-油酸 (3S,3aR,8aR)-3,8a-二羟基-5-异丙基-3,8-二甲基-2,3,3a,4,5,8a-六氢-1H-天青-6-酮 (2Z)-2-(羟甲基)丁-2-烯酸乙酯 (2S,4aR,6aR,7R,9S,10aS,10bR)-甲基9-(苯甲酰氧基)-2-(呋喃-3-基)-十二烷基-6a,10b-二甲基-4,10-dioxo-1H-苯并[f]异亚甲基-7-羧酸盐 (+)顺式,反式-脱落酸-d6 龙舌兰皂苷乙酯 龙脑香醇酮 龙脑烯醛 龙脑7-O-[Β-D-呋喃芹菜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 龙牙楤木皂甙VII 龙吉甙元 齿孔醇 齐墩果醛 齐墩果酸苄酯 齐墩果酸甲酯 齐墩果酸乙酯 齐墩果酸3-O-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3)-beta-D-吡喃木糖基(1-3)-alpha-L-吡喃鼠李糖基(1-2)-alpha-L-阿拉伯糖吡喃糖苷 齐墩果酸 beta-D-葡萄糖酯 齐墩果酸 beta-D-吡喃葡萄糖基酯 齐墩果酸 3-乙酸酯 齐墩果酸 3-O-beta-D-葡吡喃糖基 (1→2)-alpha-L-吡喃阿拉伯糖苷 齐墩果酸 齐墩果-12-烯-3b,6b-二醇 齐墩果-12-烯-3,24-二醇 齐墩果-12-烯-3,21,23-三醇,(3b,4b,21a)-(9CI) 齐墩果-12-烯-3,11-二酮 齐墩果-12-烯-2α,3β,28-三醇 齐墩果-12-烯-29-酸,3,22-二羟基-11-羰基-,g-内酯,(3b,20b,22b)- 齐墩果-12-烯-28-酸,3-[(6-脱氧-4-O-b-D-吡喃木糖基-a-L-吡喃鼠李糖基)氧代]-,(3b)-(9CI) 鼠特灵 鼠尾草酸醌 鼠尾草酸 鼠尾草酚酮 鼠尾草苦内脂 黑蚁素 黑蔓醇酯B 黑蔓醇酯A 黑蔓酮酯D 黑海常春藤皂苷A1 黑檀醇 黑果茜草萜 B 黑五味子酸 黏黴酮 黏帚霉酸 黄黄质 黄钟花醌 黄质醛 黄褐毛忍冬皂苷A 黄蝉花素 黄蝉花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