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ethyl 2-(4-bromo-phenoxy)-3-phenylpropanoate | 1416332-54-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ethyl 2-(4-bromo-phenoxy)-3-phenylpropanoate
英文别名
ethyl (2S)-2-(4-bromophenoxy)-3-phenylpropanoate
(S)-ethyl 2-(4-bromo-phenoxy)-3-phenylpropanoate化学式
CAS
1416332-54-1
化学式
C17H17BrO3
mdl
——
分子量
349.224
InChiKey
YXCMEDOZXLYVIY-INIZCTEO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9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4
  • 拓扑面积:
    35.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S)-ethyl 2-(4-bromo-phenoxy)-3-phenylpropanoatecaesium carbonate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苯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新的2-(芳氧基)-3-苯基丙酸作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的受体α/γ双激动剂,能够上调线粒体肉碱穿梭系统基因表达
    摘要:
    通过将不同的取代基引入先前报道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的受体α/γ(PPARα/γ)双激动剂1的联苯体系中,制备一系列2-(芳氧基)-3-苯基丙酸,这是允许的鉴定对PPARα具有更高效力和微调的中等PPARγ活性的新配体。对于最有前途的立体异构体(S)-16,PPARγ的X射线和量热研究表明,在高配体浓度下,两个分子同时与受体结合。基于这些结果和两种受体亚型的对接实验,提供了分子解释,分别解释了其作为PPARα和PPARγ的完全和部分激动剂的不同行为。还研究了(S)-16对线粒体穿梭系统的两个关键组成部分线粒体酰基肉碱载体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基因表达的影响,从而使该化合物与目前在治疗中使用的PPARα激动剂功效较弱。
    DOI:
    10.1021/jm301018z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新的2-(芳氧基)-3-苯基丙酸作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的受体α/γ双激动剂,能够上调线粒体肉碱穿梭系统基因表达
    摘要:
    通过将不同的取代基引入先前报道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的受体α/γ(PPARα/γ)双激动剂1的联苯体系中,制备一系列2-(芳氧基)-3-苯基丙酸,这是允许的鉴定对PPARα具有更高效力和微调的中等PPARγ活性的新配体。对于最有前途的立体异构体(S)-16,PPARγ的X射线和量热研究表明,在高配体浓度下,两个分子同时与受体结合。基于这些结果和两种受体亚型的对接实验,提供了分子解释,分别解释了其作为PPARα和PPARγ的完全和部分激动剂的不同行为。还研究了(S)-16对线粒体穿梭系统的两个关键组成部分线粒体酰基肉碱载体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基因表达的影响,从而使该化合物与目前在治疗中使用的PPARα激动剂功效较弱。
    DOI:
    10.1021/jm301018z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10.1016/j.ejmech.2024.116567
    作者:Laghezza, Antonio、Cerchia, Carmen、Genovese, Massimo、Montanari, Roberta、Capelli, Davide、Wackerlig, Judith、Simic, Stefan、Falbo, Emanuele、Pecora, Lucia、Leuci, Rosalba、Brunetti, Leonardo、Piemontese, Luca、Tortorella, Paolo、Biswas, Abanish、Singh, Ravi Pratap、Tambe, Suhas、Sudeep、Pattnaik, Ashok Kumar、Jayaprakash, Venkatesan、Paoli, Paolo、Lavecchia, Antonio、Loiodice, Fulvio
    DOI:10.1016/j.ejmech.2024.116567
    日期:——
    New analogs of the PPAR pan agonist AL29-26 encompassed ligand ()- showing potent activation of PPARα and -γ subtypes as a partial agonist. In vitro experiments and docking studies in the presence of PPAR antagonists were performed to help interpretation of biological data and investigate the main interactions at the binding sites. Further in vitro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 induced anti-steatotic
    PPAR 全激动剂 AL29-26 的新类似物包含配体 ()-,作为部分激动剂,可有效激活 PPARα 和 -γ 亚型。在 PPAR 拮抗剂存在的情况下进行体外实验和对接研究,以帮助解释生物学数据并研究结合位点的主要相互作用。进一步的体外实验表明,()-诱导抗脂肪变性作用并增强葡萄糖摄取。后一种效应可能部分归因于线粒体丙酮酸载体的显着抑制,表明 ()- 也通过不依赖胰岛素​​的机​​制发挥作用。体内实验表明,该化合物可降低糖尿病小鼠模型的血糖和血脂水平,且对骨骼、肾脏和肝脏没有毒性。据我们所知,这是 PPARα/γ 双重部分激动剂的第一个例子,显示了这些联合作用,因此,代表了治疗血脂异常 2 型糖尿病新药的潜在先导。
  • New 2-(Aryloxy)-3-phenylpropanoic Acids as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α/γ Dual Agonists Able To Upregulate Mitochondrial Carnitine Shuttle System Gene Expression
    作者:A. Laghezza、G. Pochetti、A. Lavecchia、G. Fracchiolla、S. Faliti、L. Piemontese、C. Di Giovanni、V. Iacobazzi、V. Infantino、R. Montanari、D. Capelli、P. Tortorella、F. Loiodice
    DOI:10.1021/jm301018z
    日期:2013.1.10
    The preparation of a series of 2-(aryloxy)-3-phenylpropanoic acids, resulting from the introduction of different substituents into the biphenyl system of the previously reported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α/γ (PPARα/γ) dual agonist 1, allowed the identification of new ligands with higher potency on PPARα and fine-tuned moderate PPARγ activity. For the most promising stereoisomer (S)-16
    通过将不同的取代基引入先前报道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的受体α/γ(PPARα/γ)双激动剂1的联苯体系中,制备一系列2-(芳氧基)-3-苯基丙酸,这是允许的鉴定对PPARα具有更高效力和微调的中等PPARγ活性的新配体。对于最有前途的立体异构体(S)-16,PPARγ的X射线和量热研究表明,在高配体浓度下,两个分子同时与受体结合。基于这些结果和两种受体亚型的对接实验,提供了分子解释,分别解释了其作为PPARα和PPARγ的完全和部分激动剂的不同行为。还研究了(S)-16对线粒体穿梭系统的两个关键组成部分线粒体酰基肉碱载体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基因表达的影响,从而使该化合物与目前在治疗中使用的PPARα激动剂功效较弱。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