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乙基-1-己烯 | 1632-16-2

中文名称
2-乙基-1-己烯
中文别名
3-亚甲基庚烷;2-乙基己烯-1
英文名称
2-ethyl-1-hexene
英文别名
2-Aethylhexen-(1);2-Ethyl-1-hexen;2-Aethyl-hex-1-en;3-methyleneheptane;2-Ethylhex-1-en;2-Ethyl-hexen-(1);2-Aethyl-1-hexen;2-ethylhex-1-ene;2-ethylhexene;2-Ethylhexen;2-butyl-1-butene;Ethyl-2-hexen-1;3-methylideneheptane
2-乙基-1-己烯化学式
CAS
1632-16-2
化学式
C8H16
mdl
——
分子量
112.215
InChiKey
XTVRLCUJHGUXC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03.01°C (estimate)
  • 沸点:
    120°C
  • 密度:
    0,73 g/cm3
  • 闪点:
    24 °C
  • 蒸汽压力:
    19.72 mmHg
  • 保留指数:
    766.68;767.07;785;786.3;764.12;788;777;790;786;786;772.8;785.4;776.8
  • 稳定性/保质期:
    在常温常压下保持稳定,应避免与氧化物直接接触。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
  • 重原子数:
    8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5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ADMET

毒理性
  • 毒性数据
LCLo(大鼠)= 4000 ppm/4小时
LCLo (rat) = 4,000 ppm/4hr
来源:Haz-Map, Information on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3
  • 危险品标志:
    F
  • 危险类别码:
    R11
  • 危险品运输编号:
    1216
  • WGK Germany:
    3
  • RTECS号:
    MP6825000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类别:
    3
  • 安全说明:
    S16,S23,S3/7,S33,S36/37/39,S9
  • 储存条件:
    请将容器密封保存,并存放在阴凉、干燥处。

SDS

SDS:600c3f887ad278e2b7ed4d44f3ea2d27
查看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2-乙基己烯-1;2-乙基-1-己烯
化学品英文名称: 2-Ethylhexene-1;2-Ethylhexene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 No.: 1632-16-2
分子式: C 8 H 16
分子量: 112.2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化学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2-乙基己烯-1;2-乙基-1-己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吸入本品可引起中毒,出现头痛、头晕、嗜睡或兴奋等症状。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误服者,饮适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易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遇高热能发生聚合反应,出现大量放热现象,引起容器破裂或爆炸事故。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1211灭火剂。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闪点(℃): 24
自燃温度(℃):
爆炸下限[%(V/V)]:
爆炸上限[%(V/V)]:
最小点火能(mJ):
爆燃点: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MPa):
建规火险分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严禁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中 国 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 MAC:未制订标准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
pH:
熔点(℃):
沸点(℃): 120
相对密度(水=1): 0.7270(2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87
饱和蒸气压(kPa):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24
引燃温度(℃):
爆炸上限%(V/V):
爆炸下限%(V/V):
分子式: C 8 H 16
分子量: 112.24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醇、醚、丙酮、石油烃、焦油溶剂。
主要用途: 用于合成香料、药物、染料及树脂。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在常温常压下 不稳定
禁配物: 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能发生
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100mg/kg(小鼠腹腔) LC50: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家兔经皮: 100mg/24 小时,中度刺激。家兔经眼:500mg/24小时,轻度刺激。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建议用焚烧法处置。在能利用的地方重复使用容器或在规定场所掩埋。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UN编号: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无资料。
运输注意事项: 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避免阳光直射。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仓库要有醒目的防火标志。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
RETCS号:
IMDG规则页码: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填表时间: 年月日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6
MSDS修改日期: 年月日

制备方法与用途

类别:易燃液体

毒性分级:中毒

急性毒性:

  • 吸入:大鼠 LCL0 4000 PPM/4小时
  • 腹腔注射:小鼠 LD50 100 毫克/公斤

刺激数据:

  • 皮肤:兔子,100 毫克/24小时 中度刺激
  • 眼睛:兔子,500 毫克/24小时 轻微刺激

可燃性危险特性:遇明火、高温或氧化剂时易燃;燃烧会产生刺激性烟雾。

储运特性:库房需通风、低温且干燥,并与氧化剂和酸类分开存放。

灭火剂:推荐使用干粉、干砂、二氧化碳、泡沫或1211灭火剂。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乙基-1-己烯氢气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80.0 ℃ 、1.0 MPa 条件下, 反应 20.0h, 以91%的产率得到3-甲基庚烷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纳米结构镍催化剂对烯烃进行化学选择性加氢
    摘要:
    官能化烯烃的选择性加氢在化学和制药工业中具有重要意义。在这里,我们报告了一种纳米结构的镍催化剂,该催化剂能够在温和条件下对纯脂肪族和官能化烯烃进行选择性加氢。地球上丰富的金属催化剂允许空间保护的烯烃的选择性氢化,并进一步耐受羰基、酯、醚和腈等官能团。我们催化剂的表征揭示了表面氧化金属镍纳米颗粒的形成,该纳米颗粒由活性炭载体上的 N 掺杂碳层稳定。
    DOI:
    10.1002/zaac.202100124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van Pelt; Wibaut, Recueil des Travaux Chimiques des Pays-Bas, 1941, vol. 60, p. 61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ethod for Producing Isononanoic Acid Esters, Starting from 2-Ethyl Hexanol
    申请人:Oxea GmbH
    公开号:US20150158805A1
    公开(公告)日:2015-06-11
    A Process for preparing carboxylic esters of a mixture of structurally branched C9 monocarboxylic acids proceeding from 2-ethylhexanol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a) 2-ethylhexanol is dehydrated to an octene mixture in the presence of a catalyst; (b) the octene mixture obtained in step a) is reacted in the presence of a transition metal compound of group VIII of the periodic table of the elements with carbon monoxide and hydrogen to give a mixture of isomeric isononanals; (c) the mixture of isomeric isononanals obtained in step b) is oxidized to a mixture of structurally branched C9 monocarboxylic acids; and (d) the mixture of structurally branched C9 monocarboxylic acids obtained in step c) is reacted with alcohols to give carboxylic esters.
    一种制备从2-乙基己醇出发的结构分支C9单羧酸酯混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a) 在催化剂存在下,将2-乙基己醇脱水成为辛烯混合物; (b) 在步骤a)中获得的辛烯混合物在元素周期表第VIII族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存在下与一氧化碳和氢反应,得到异辛醛的混合物; (c) 在步骤b)中获得的异辛醛混合物被氧化成结构分支的C9单羧酸的混合物;以及 (d) 在步骤c)中获得的结构分支C9单羧酸混合物与醇反应,得到羧酸酯。
  • A Facile Synthesis of Alkyl Iodides and Deuterated Alkyl Iodides by Hydroiodination and Deuterioiodination of Olefins
    作者:Shinji Irifune、Takao Kibayashi、Yasutaka Ishii、Masaya Ogawa
    DOI:10.1055/s-1988-27575
    日期:——
    Chlorotrimethylsilane/sodium iodide in the presence of water has been found as facile method for the hydroiodination of olefins to alkyl iodides under mild conditions. This procedure has successfully been extended to the preparation of deuterated alkyl iodides by using deuterium oxide in place of water.
    在水存在下,发现氯三甲基硅烷/碘化钠为一种简便方法,可在温和条件下实现烯烃的氢碘化反应生成烷基碘。通过使用重水代替普通水,这一方法已成功扩展到制备氘化的烷基碘。
  • Oxidative Cleavage of Olefins into Carboxylic Acids with Hydrogen Peroxide by Tungstic Acid
    作者:Takahito Oguchi、Toshikazu Ura、Yasutaka Ishii、Masaya Ogawa
    DOI:10.1246/cl.1989.857
    日期:1989.5
    A facile conversion of olefins into carboxylic acids could be achieved by using aqueous hydrogen peroxide (35%-H2O2) in the presence of catalytic amounts of tungstic acid (5 wt%). The oxidation was markedly influenced by the acidity of the reaction medium, and it was found to proceed favorably under a weak acidic condition (pH 4–5).
    在催化量的钨酸 (5 wt%) 存在下,使用过氧化氢水溶液 (35%-H2O2) 可以轻松地将烯烃转化为羧酸。氧化受反应介质酸度的显着影响,并且发现在弱酸性条件下(pH 4-5)可以顺利进行。
  • Thermally induced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s of linear coordination polymers based on aluminum tris(diorganophosphates)
    作者:Maciej Dębowski、Krzysztof Łokaj、Andrzej Ostrowski、Janusz Zachara、Paulina Wiecińska、Paweł Falkowski、Anna Krztoń-Maziopa、Zbigniew Florjańczyk
    DOI:10.1039/c8dt02672f
    日期:——
    Al[O2P(OR)2]3 proceeds either through β-elimination of olefin (for compounds with C2–C8 aliphatic ligands), or a homolytic cleavage of the P–OR bond (for methyl and phenyl derivatives); both processes are accompanied by condensation of the newly formed POH groups and liberation of water. Powder XRD, FTIR and SEM analyses of the solid residues indicate that thermolysis of Al[O2P(OR)2]3 accompanied by
    由通式为catena -Al [O 2 P(OR)2 ] 3的线性三(二有机磷酸铝)铝链组成的无机有机杂化聚合物的热转变(其中R = C 1 –C 8烷基或苯基部分)已通过DSC,粉末XRD,TGA和TG-QMS以及光谱学进行了研究。DSC和XRD表明,它们中的大多数由于其有机取代基的构象变化而在-100至200℃之间经历了固态的可逆结构转变。然而,仅在带有长的2-乙基己基的衍生物的情况下才发生刚性聚合物链的平移位移,该衍生物在约140℃下变为液体。所研究的聚合物的热分解过程在200至265°C之间开始,这取决于装饰其铝磷酸盐核心的有机取代基R的类型。TGA结合质谱分析所产生的气态产物表明Al [O 2 P(OR)2 ]的热分解3通过烯烃的β-消除(对于具有C 2 -C 8脂族配体的化合物)或P-OR键的均相裂解(对于甲基和苯基衍生物)进行;这两个过程都伴随着新形成的POH基团的缩合和水的
  • Effect of Alcohol Structure on the Kinetics of Etherification and Dehydration over Tungstated Zirconia
    作者:Julie Rorrer、Suresh Pindi、F. Dean Toste、Alexis T. Bell
    DOI:10.1002/cssc.201801067
    日期:2018.9.21
    energies for etherification and dehydration, demonstrating the possibility to produce both symmetrical and asymmetrical linear ethers. Reactions over a series of C6 alcohols with varying methyl branch positions indicated that substituted alcohols (2°, 3°) and alcohols with branches on the β‐carbon readily undergo dehydration, but alcohols with branches at least three carbons away from the ‐OH group are
    线性和支链醚分子作为可从生物质衍生的醇生产的柴油添加剂和润滑剂,最近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在这项研究中,钨酸锆被鉴定为是一种选择性的绿色固体酸催化剂,用于液相中伯醇的直接醚化,在393 K下对C 6 -C 12线性醇偶联的醚选择性达到> 94%。线性伯醇(C 6 –C 12)对醚化和脱水的表观活化能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证明了同时生产对称和不对称线性醚的可能性。在一系列C 6上的反应甲基支链位置变化的醇表明,取代的醇(2°,3°)和在β-碳上具有支链的醇容易脱水,但是在支链上离OH基团至少三个碳的醇对醚具有高度选择性。合成并测试了一种新型的模型化合物4-己基-1-十二烷醇,以进一步证明这种结构-活性关系。醇结构对选择性的影响趋势与先前提出的醚化和脱水机理相一致,并有助于定义可能的途径,以从生物质衍生的醇中选择性地形成醚。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raman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