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Diacetoxy-1,1'-binaphthyl-3,3'-dicarbonsaeure-dichlorid | 121314-67-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Diacetoxy-1,1'-binaphthyl-3,3'-dicarbonsaeure-dichlorid
英文别名
[1-(2-Acetyloxy-3-carbonochloridoylnaphthalen-1-yl)-3-carbonochloridoylnaphthalen-2-yl] acetate;[1-(2-acetyloxy-3-carbonochloridoylnaphthalen-1-yl)-3-carbonochloridoylnaphthalen-2-yl] acetate
2,2'-Diacetoxy-1,1'-binaphthyl-3,3'-dicarbonsaeure-dichlorid化学式
CAS
121314-67-8
化学式
C26H16Cl2O6
mdl
——
分子量
495.315
InChiKey
KKFHLIYGMDEKR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6
  • 重原子数:
    34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8
  • 拓扑面积:
    86.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2'-Diacetoxy-1,1'-binaphthyl-3,3'-dicarbonsaeure-dichlorid 在 lithium tri-t-butoxyalumin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二乙二醇二甲醚 为溶剂, 反应 1.17h, 生成 Acetic acid 2'-acetoxy-3,3'-diformyl-[1,1']binaphthalenyl-2-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Brunner, Henri; Goldbrunner, Johann, Chemische Berichte, 1989, vol. 122, p. 2005 - 2010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R)-2,2'-dihydroxy-(1,1'-binaphthalene)-3,3'-dicarboxylic acid 在 草酰氯三氟乙酸 作用下, 生成 2,2'-Diacetoxy-1,1'-binaphthyl-3,3'-dicarbonsaeure-dichlorid
    参考文献:
    名称:
    在其腔体内带有羟基的联萘桥连卟啉-铁配合物的性质。
    摘要:
    带有末端氧原子的氢键形成被认为是细胞色素P450激活双氧分子的基础。为了验证该氢键的作用,我们进行了模型配合物的合成:在适当位置(“单冠”或“ SC”)带有羟基的双萘基桥连卟啉。已经研究了合成化合物的铁络合物对碱性配体,双氧和一氧化碳的反应性。当使用大体积的轴向配体如1-甲基金刚烷基-2-甲基咪唑时,仅获得五配位配合物,并且如所预期的,双氧仅作为第六配体结合在化合物的空腔中。在异常低的双氧分压和严格的无水甲苯中,五配位的铁络合物被完全转化为一个新物种,该新物种在420和559 nm的可见光区域吸收,并且我们已将其鉴定为含氧化合物。出乎意料的是,该反应似乎是不可逆地发生的,这是基于以下事实:在将氮气鼓泡通过溶液数小时后,最初的络合物没有被回收。另一方面,用一氧化碳饱和溶液可将络合物缓慢但完全地转变为Fe(II)-CO络合物,该络合物在0摄氏度的双氧饱和甲苯溶液中稳定。但是,通过升高温度,自发
    DOI:
    10.1002/1521-3765(20010702)7:13<2862::aid-chem2862>3.0.co;2-k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anion recognition properties of shape-persistent binaphthyl-containing chiral macrocyclic amides
    作者:Marco Caricato、Nerea Jordana Leza、Claudia Gargiulli、Giuseppe Gattuso、Daniele Dondi、Dario Pasini
    DOI:10.3762/bjoc.8.109
    日期:——
    Resolved, axially chiral binol scaffolds, which incorporate either methoxy or acetoxy functionalities in the 2,2' positions and carboxylic functionalities in the external 3,3' positions, were used as the source of chirality. Two of these binaphthyls are joined through amidation reactions using rigid diaryl amines of differing shapes, to give homochiral tetraamidic macrocycles. The recognition properties of
    我们报告了新型形状持久性、光学活性芳基酰胺大环的合成和表征,可以使用一锅法获得。解析的轴向手性二元醇支架,在 2,2' 位置结合甲氧基或乙酰氧基官能团,在外部 3,3' 位置结合羧基官能团,被用作手性来源。这些联萘中的两个通过使用不同形状的刚性二芳基胺的酰胺化反应连接,得到同手性四酰胺大环。已经分析了这些超分子受体的识别特性,结果表明对二羧酸根阴离子的结合亲和力的调节,结合模式的急剧变化取决于 2,2' 中官能团的空间和电子特征
  • Properties of a Binaphthyl-bridged Porphyrin–Iron Complex Bearing Hydroxy Groups inside its Cavity
    作者:Alain Kossanyi、Fumito Tani、Nobu Nakamura、Yoshinori Naruta
    DOI:10.1002/1521-3765(20010702)7:13<2862::aid-chem2862>3.0.co;2-k
    日期:2001.7.2
    basic ligands, dioxygen and carbon monoxide has been studied. When a bulky axial ligand such as 1-methyladamantyl-2-methylimidazole is used, only the pentacoordinated complex is obtained, and, as expected, dioxygen binds as the sixth ligand only in the cavity of the compound. Under unusually low dioxygen partial pressures and in rigorously anhydrous toluene, the pentacoordinated iron complex is completely
    带有末端氧原子的氢键形成被认为是细胞色素P450激活双氧分子的基础。为了验证该氢键的作用,我们进行了模型配合物的合成:在适当位置(“单冠”或“ SC”)带有羟基的双萘基桥连卟啉。已经研究了合成化合物的铁络合物对碱性配体,双氧和一氧化碳的反应性。当使用大体积的轴向配体如1-甲基金刚烷基-2-甲基咪唑时,仅获得五配位配合物,并且如所预期的,双氧仅作为第六配体结合在化合物的空腔中。在异常低的双氧分压和严格的无水甲苯中,五配位的铁络合物被完全转化为一个新物种,该新物种在420和559 nm的可见光区域吸收,并且我们已将其鉴定为含氧化合物。出乎意料的是,该反应似乎是不可逆地发生的,这是基于以下事实:在将氮气鼓泡通过溶液数小时后,最初的络合物没有被回收。另一方面,用一氧化碳饱和溶液可将络合物缓慢但完全地转变为Fe(II)-CO络合物,该络合物在0摄氏度的双氧饱和甲苯溶液中稳定。但是,通过升高温度,自发
  • Brunner, Henri; Goldbrunner, Johann, Chemische Berichte, 1989, vol. 122, p. 2005 - 2010
    作者:Brunner, Henri、Goldbrunner, Johann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