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氨基-N-(2-苯甲酰基-4-硝基苯基)乙酰胺 | 2011-69-0

中文名称
2-氨基-N-(2-苯甲酰基-4-硝基苯基)乙酰胺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Glycylamino-5-nitrobenzophenon
英文别名
2-amino-N-(2-benzoyl-4-nitrophenyl)acetamide;5-Nitro-2-aminoacetylamino-benzophenon;2-Amino-2'-benzoyl-4'-nitroacetanilid;2-Aminoacetamido-5-nitrobenzophenon;2-Aminoacetamino-5-nitro-benzophenon
2-氨基-N-(2-苯甲酰基-4-硝基苯基)乙酰胺化学式
CAS
2011-69-0
化学式
C15H13N3O4
mdl
——
分子量
299.286
InChiKey
YEABXHBIQRGGD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9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7
  • 拓扑面积:
    118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5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24299090

SDS

SDS:f6ebb29038d54f9d55342d5c20ee1a23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氨基-N-(2-苯甲酰基-4-硝基苯基)乙酰胺 以 aq. phosphate buffer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硝西泮
    参考文献:
    名称:
    硝苯西and和其他苯二氮卓类在人造胃液中的降解行为的阐明:胃中药物的降解性研究(二)
    摘要:
    通过LC /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监测八种苯并二氮杂卓(BZP)在人工胃液中的降解行为:阿普唑仑,依替唑仑,地西epa,三唑仑,硝西epa(NZP),氟尼西epa(FNZ),溴马西m和劳拉西m估计他们在胃中的药代动力学。对于可降解药物,测量其物理化学参数(如反应速率常数)以评估存储条件对药物可降解性的影响,例如通过提高存储温度降解是否会更快进行,或者通过调节pH值降解反应是否可逆。结果,证实了尽管八种BZPs在人造胃液中降解,但是当pH升高时它们大部分可以恢复,并且恢复率根据pH和BZP类型的不同而不同。至于NZP,绘制Arrhenius曲线图,获得降解反应涉及的物理化学参数,如活化能和活化熵,并对反应动力学进行了讨论。此外,已确认两种物质是NZP在人造胃液中的降解产物:一种是可逆降解产物(A)(中间),另一种是不可逆降解产物(B)(最终降解产物)。将该中间体鉴定为2-氨基- 一个
    DOI:
    10.1248/cpb.c20-00836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Micellar catalysis of organic reactions. XIV. Hydrolysis of some 1,4-Benzodiazepin-2-one drugs in acidic solution
    摘要:
    地西泮和硝西泮酸性水解的动力学研究 对地西泮和硝西泮的酸性水解进行了动力学研究。 在十二烷基硫酸钠胶束(sds 硫酸钠胶束(sds)的存在下进行了地西泮和硝西泮的酸性水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地西泮的水解是以双相动力学方式进行的。 发生双相动力学反应。这与 氮甲基键水解,然后是非常缓慢的酰胺键水解。 酰胺键的水解速度非常缓慢,这与水溶液中的水解过程一致。然而,研究发现硝西泮的分解动力学是单相的,与最初的酰胺键水解一致。 水解。涉及偶氮甲基键水解的反应 键的水解反应不受酸浓度的影响,并受 的胶束抑制。涉及 酰胺水解的反应与酸浓度呈一阶关系,并受胶束催化。 胶束催化作用。硝西泮从水(最初的偶氮甲胺裂解)转移到 sds 胶束(最初的酰胺裂解)时的水解机理变化为 (初始酰胺裂解)时,硝西泮的水解机理发生了变化,这可能是偶氮甲 碱水解受到抑制和胶束催化酰胺水解的结果。 的结果。
    DOI:
    10.1071/ch984189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icellar Catalysis of Organic Reactions. XVII. Hydrolysis of Nitrazepam and Some N-Alkylated Derivatives
    作者:TJ Broxton、SR Morrison
    DOI:10.1071/ch9851037
    日期:——

    Product studies for the acid catalysed hydrolysis of nitrazepam and some N-alkyl derivatives in the presence of micelles of sodium dodecyl sulfate ( sds ) have been carried out by a U.V. spectrophotometric technique. Attack of water at C2 leading to initial amide cleavage is favoured by high acid concentrations, by micelles of sds and by small R groups attached to the amide nitrogen atom. For nitrazepam, a change of mechanism from water attack at C5 (leading to initial azomethine cleavage) to water attack at C2 (leading to initial amide cleavage) was observed on transfer from water to micelles of sds . For N-benzyl nitrazepam (1d), however, no change of mechanism was detected. Initial attack of water occurred at C5 (leading to initial azomethine cleavage), both in aqueous solution and in micelles of sds.

    在十二烷基硫酸钠胶束(sds)的存在下,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硝西泮和一些 N-烷基衍生物的酸催化水解产物进行了研究。高浓度的酸性物质、十二烷基硫酸钠胶束以及连接在酰胺氮原子上的小 R 基团都有利于 C2 处水的侵蚀,从而导致酰胺的初步裂解。对于硝西泮,当水从 C5 转移到 sds 的胶束时,观察到机理从 C5 处的水攻击(导致最初的偶氮甲基裂解)变为 C2 处的水攻击(导致最初的酰胺裂解)。但是,N-苄基硝西泮(1d)的机理没有发生变化。无论是在水溶液中还是在 sds 的胶束中,水的初始攻击都发生在 C5 处(导致偶氮甲胺的初始裂解)。
  • Quinazolines and 1,4-Benzodiazepines. X.<sup>1</sup> Nitro-Substituted 5-Phenyl-1,4-benzodiazepine Derivatives<sup>2</sup>
    作者:L. H. Sternbach、R. Ian Fryer、O. Keller、W. Metlesics、G. Sach、N. Steiger
    DOI:10.1021/jm00339a010
    日期:1963.5
  • Bahr; Usbeck, Pharmazie, 1981, vol. 36, # 10, p. 668 - 671
    作者:Bahr、Usbeck
    DOI:——
    日期:——
  • US4289770A
    申请人:——
    公开号:US4289770A
    公开(公告)日:1981-09-15
  • USRE31237E
    申请人:——
    公开号:USRE31237E
    公开(公告)日:1983-05-10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