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utyl (2E,4E,6E)-4,5,7-triphenyl-2,4,6-heptatrienoate | 1059590-12-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utyl (2E,4E,6E)-4,5,7-triphenyl-2,4,6-heptatrienoate
英文别名
butyl (2E,4E,6E)-4,5,7-triphenylhepta-2,4,6-trienoate
butyl (2E,4E,6E)-4,5,7-triphenyl-2,4,6-heptatrienoate化学式
CAS
1059590-12-3
化学式
C29H28O2
mdl
——
分子量
408.54
InChiKey
GOJLYJGVVASQMU-GTLYGJNG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36-138 °C
  • 沸点:
    567.9±50.0 °C(Predicted)
  • 密度:
    1.082±0.06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8.5
  • 重原子数:
    31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4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丙烯酸丁酯β-溴苯乙烯二苯基乙炔 在 palladium diacetate 碳酸氢钠三苯基膦lithium chloride 作用下, 以 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47%的产率得到butyl (2E,4E,6E)-4,5,7-triphenyl-2,4,6-heptatrie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钯催化有机卤化物与炔烃和烯烃的分子间三组分偶联:低聚烯烃化合物的高效合成
    摘要:
    芳基或乙烯基卤化物,二芳基乙炔和单取代烯烃的分子间三组分偶联在DMF或DMSO水溶液中分别存在乙酸钯,氯化锂和碳酸氢钠作为催化剂,促进剂和碱的情况下有效进行相应的1,3-丁二烯或1,3,5-己三烯衍生物。使用二烯基溴化物可使偶合反应得到1,3,5,7-辛酸酯。在当前的催化条件下,通过乙烯基溴和二芳基乙炔的1:2偶联而无需添加烯烃也可有效地形成富烯衍生物。
    DOI:
    10.1002/adsc.20070017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alladium-Catalyzed Intermolecular Three-Component Coupling of Organic Halides with Alkynes and Alkenes: Efficient Synthesis of Oligoene Compounds
    作者:Kana Shibata、Tetsuya Satoh、Masahiro Miura
    DOI:10.1002/adsc.200700171
    日期:2007.10.8
    intermolecular three-component coupling of aryl or vinyl halides, diarylacetylenes, and monosubstituted alkenes effectively proceeds in the presence of palladium acetate, lithium chloride, and sodium bicarbonate as catalyst, promoter, and base, respectively, in aqueous DMF or DMSO to produce the corresponding 1,3-butadiene or 1,3,5-hexatriene derivatives. Use of dienyl bromides allows the coupling to afford
    芳基或乙烯基卤化物,二芳基乙炔和单取代烯烃的分子间三组分偶联在DMF或DMSO水溶液中分别存在乙酸钯,氯化锂和碳酸氢钠作为催化剂,促进剂和碱的情况下有效进行相应的1,3-丁二烯或1,3,5-己三烯衍生物。使用二烯基溴化物可使偶合反应得到1,3,5,7-辛酸酯。在当前的催化条件下,通过乙烯基溴和二芳基乙炔的1:2偶联而无需添加烯烃也可有效地形成富烯衍生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