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2-Hydroxy-3,3-dimethyl-bernsteinsaeuredimethylester | 68984-72-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2-Hydroxy-3,3-dimethyl-bernsteinsaeuredimethylester
英文别名
(S)-DImethyl-2-hydroxy-3,3-dimethylsuccinat;dimethyl (3S)-3-hydroxy-2,2-dimethylbutanedioate
(S)-2-Hydroxy-3,3-dimethyl-bernsteinsaeuredimethylester化学式
CAS
68984-72-5
化学式
C8H14O5
mdl
——
分子量
190.196
InChiKey
KMZCJCTWTQSWKH-RXMQYKED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3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5
  • 拓扑面积:
    72.8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S)-2-Hydroxy-3,3-dimethyl-bernsteinsaeuredimethylester氢氧化钾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以92%的产率得到(2S)-3,3-Dimethylbernsteinsaeure-4-methyl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Zumstereochemischen Verlauf der Biosynthese von 2-Oxo-pantolacton:Synthese vonstereospezifisch indiziertem Pantolacton ausÄpfelsäure †
    摘要:
    (+)-潘内酯1(13)是由(-)-(S)-苹果酸二甲酯(7)以40%的收率合成而成的,其短序列涉及双烷基化(7 10 11),选择性水解(11 12)和随后减少(12 13)。通过两个非对映体的3-乙基-3-甲基的烷基化剂的变化和制备苹果酸盐14和15是可能的显示,第二烷基化步骤的非对映选择性,通过优先攻击来自带来重新临界的面取向烯醇(9,另见方案1)。反过来,已经利用该知识来合成在其Si-甲基基团中富含13 C的泛内酯样品。分析的13 C-NMR。该样品的光谱以及先前由Aberhart报道的生物合成实验结果表明,2-氧代异戊酸(3)到2-氧代泛酸(4)的生物羟甲基化发生在泛酸的生物合成中。保留模式(方案2的)。
    DOI:
    10.1002/hlca.19820650136
  • 作为产物:
    描述:
    Butanedioic acid, 2-hydroxy-3-methyl-, dimethyl ester, (R*,R*)- 、 碘甲烷lithium diisopropyl am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94%的产率得到(S)-2-Hydroxy-3,3-dimethyl-bernsteinsaeuredimethyl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Zumstereochemischen Verlauf der Biosynthese von 2-Oxo-pantolacton:Synthese vonstereospezifisch indiziertem Pantolacton ausÄpfelsäure †
    摘要:
    (+)-潘内酯1(13)是由(-)-(S)-苹果酸二甲酯(7)以40%的收率合成而成的,其短序列涉及双烷基化(7 10 11),选择性水解(11 12)和随后减少(12 13)。通过两个非对映体的3-乙基-3-甲基的烷基化剂的变化和制备苹果酸盐14和15是可能的显示,第二烷基化步骤的非对映选择性,通过优先攻击来自带来重新临界的面取向烯醇(9,另见方案1)。反过来,已经利用该知识来合成在其Si-甲基基团中富含13 C的泛内酯样品。分析的13 C-NMR。该样品的光谱以及先前由Aberhart报道的生物合成实验结果表明,2-氧代异戊酸(3)到2-氧代泛酸(4)的生物羟甲基化发生在泛酸的生物合成中。保留模式(方案2的)。
    DOI:
    10.1002/hlca.1982065013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Foss,P.S. et al.,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1978, vol. 31, p. 1981 - 1987
    作者:Foss,P.S. et al.
    DOI:——
    日期:——
  • KENDE, ANDREW S.;KAWAMURA, KUNIAKI;ORWAT, MICHAEL J., TETRAHEDRON LETT., 30,(1989) N3, C. 5821-5824
    作者:KENDE, ANDREW S.、KAWAMURA, KUNIAKI、ORWAT, MICHAEL J.
    DOI:——
    日期:——
  • Zum stereochemischen Verlauf der Biosynthese von 2-Oxo-pantolacton: Synthese von stereospezifisch indiziertem Pantolacton aus Äpfelsäure
    作者:Daniel Wasmuth、Duilio Arigoni、Dieter Seebach
    DOI:10.1002/hlca.19820650136
    日期:1982.2.3
    malate (7) in 40% yield in a short sequence involving double alkylation (7 10 11), selective hydrolysis (11 12) and subsequent reduction (12 13). Through variation of the alkylating agents and preparation of the two diastereomeric 3-ethyl-3-methyl malates 14 and 15 it was possible to show that the diastereoselectivity of the second alkylation step is brought about by preferential attack from the Re-face
    (+)-潘内酯1(13)是由(-)-(S)-苹果酸二甲酯(7)以40%的收率合成而成的,其短序列涉及双烷基化(7 10 11),选择性水解(11 12)和随后减少(12 13)。通过两个非对映体的3-乙基-3-甲基的烷基化剂的变化和制备苹果酸盐14和15是可能的显示,第二烷基化步骤的非对映选择性,通过优先攻击来自带来重新临界的面取向烯醇(9,另见方案1)。反过来,已经利用该知识来合成在其Si-甲基基团中富含13 C的泛内酯样品。分析的13 C-NMR。该样品的光谱以及先前由Aberhart报道的生物合成实验结果表明,2-氧代异戊酸(3)到2-氧代泛酸(4)的生物羟甲基化发生在泛酸的生物合成中。保留模式(方案2的)。
  •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the α,α-dimethyl-β-hydroxy
    作者:Andrew S. Kende、Kuniaki Kawamura、Michael J. Orwat
    DOI:10.1016/s0040-4039(01)93480-x
    日期:1989.1
查看更多